以退为进,忍辱负重,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100字 忍辱负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历史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司马懿忍辱取胜
六出祁山时,孔明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孔明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道:
你既出身为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却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
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以决胜负。”马司懿说:“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无奈天子早就有了明确的旨意,令我们坚守不战,如果现在轻率出战,便是违抗国君命令了。”众将还是愤怒难平。司马懿说:“你们既要出战,等我向天子申报批准以后,大家同心协力迎敌,你们看怎么样?”众将都答应了。
司马懿便写好表章,派遣使者往合肥军前,奏闻皇帝曹睿。曹睿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臣才能低下,而责任重大,陛下曾经明确指示,令臣坚守不战,等待蜀人自己败亡;无奈诸葛亮送来一身妇人服装,将臣视作妇人,耻辱太重了!臣谨预先奏请陛下:近日臣将拼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
曹睿看完后,对众大臣说:“司马懿既已坚守不出,为什么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来不想出战,必定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番侮辱,众将愤怒,才故意上了这道表章,希望陛下更明确地重申一下坚守不战的旨意,以遏制一下众将求战的心情。”曹睿认为他说得十分有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渭水北岸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司马懿迎接谓书到大帐之中,辛毗当众宣读道:“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众将只好按圣旨的意思去办。
后来果然取胜

关于以退为进的人物及故事~

最典型的是越王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最终干掉了吴国

  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年—前465年)在位。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陈道明饰演的越王勾践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
  越王勾践越是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勾践是大禹(大禹姓姒,名文命)的子孙,周王朝建立后,勾践的先人被封在会稽守宗庙,故建立越国。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传说范蠡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


#计钥怨# 人能忍,然后成功的事例 -
(13724902629):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描述楚霸王项羽&越王勾践 韩信受胯下之辱…… 司马迁受宫刑乃著《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首,大抵主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私以为不错~ 希望能帮到你哦^_^

#计钥怨# 名人因主动退让而成功的事例 -
(13724902629): 六尺巷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计钥怨# 卧薪尝胆的故事100字左右? -
(13724902629): 成语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

#计钥怨# 知退者进的名人故事 - 有以退为进的故事吗
(13724902629): 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年—前465年)在位.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 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

#计钥怨#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
(13724902629): 有志者事竟成 志,乃要有所作为的决心;成,是为有所成就.凡学业、事业,小至应试中第、谋取官职,大到江山社稷、民族兴旺,能有所成就者,无不有志之人.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不是一句一时冲动的豪言壮...

#计钥怨# 不屈不饶的事例 -
(13724902629): 故事《自信——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

#计钥怨# 历经重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的名人故事
(13724902629): 史学家谈迁 ,曾两次编写《国榷》,经历重重灾难,历时几十年;海伦.凯勒

#计钥怨# 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例子 100字左右 -
(13724902629):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2、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忍,乃是心头一...

#计钥怨# 以退一步就是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13724902629): 两个小男孩,各自为能吃到多一点的那半大饼而激烈的争吵,虽然在父亲的建议下得到解决,但是,设想,他们每人都愿意退一步,谦让一点,会为这么点小事争吵吗?不会!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人为满足自身的利...

#计钥怨# 历史上忍辱负重的成语故事 -
(13724902629): 辱负重_成语解释【拼音】: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能忍辱负重故也,忍受暂时的屈辱,以仆有尺寸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