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的最后一段中的得到的一切是指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7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有的物品。】
“什么”,这里不是用来提问,而是用以“任指”随便的一个什么东西、物品。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最后一段什么都没有了具体是指什么,什么,什么?~

不久以后,洪水退了。逃出去的村民们又一个个回到了小村庄,但是,现在的小村庄已经没有了花草,没有了树木。
村长给村民们立下了一条规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们也明白了小村庄为什么会被洪水卷走。从此以后,没有人在随便砍树了。他们每个人,每个月都去山坡上植树,都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一天天过去了,美丽的小村庄又回来了。树林比以前还要郁郁葱葱,河水更加清澈见底了,天空比以前还要湛蓝深远,空气越发清新甜润……
突然有一天,又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天、两天……大雨一连下了四点四夜,惊慌失措的村民们担心洪水又要来了!雨终于停了,咆哮的洪水并没有来,人们看到的是雨后美丽的彩虹。正当村民们纳闷的时候,村长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是树木救了我们……”望着眼前美丽的村庄,村民们明白了:只有保护好环境,日子才会过得更好!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7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意思:这里的“一切”指的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在物品,“什么”在这里用以“任指”,随便的一个什么东西、物品,突出了乱砍滥伐树木所引发的惨重后果,同时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们如果不珍惜、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荣肃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祖父的园子怎么分段
(15027884316):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祖父的园子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通过蜜蜂、蝴蝶等的描写,来反映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 第二段(3--12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劳作的情景,体现出祖父的园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第三段(13-14自然段):作者记忆中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自由的.

#荣肃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各5句 快快快!!
(15027884316): 比喻: 第六课24页第一节最后一句 第二节倒数第二句 第九课37页第二节第二句 第五节第二句 第四节最后一句 拟人: 第九课第一节第二句 排比: 第六课第一节第三句 第十一节第三句 第七课第二十节第二句 第九课第五节第二句

#荣肃种# 三年级第七课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
(15027884316): 爱,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感情.时常会莫名的失落,那是因为心里有一座城堡,有一个凄美的童话;时常会痴痴的发呆,那是因为心中有一方天空,有一抹清婉绝版唯美的剪影;时常会静静的流泪,那是因为眼泪,是一种呼唤,是一种撕心裂肺的震撼.不是忘不了,而是不能忘;不是伤不起,而是一直在习惯里,在生命里.

#荣肃种#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哪些 -
(15027884316):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因为版本的不同而有区别: 1、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单元: 第1课《燕子》 第2课《古诗两首》 第3课《荷花》 第4课《珍珠泉》 2、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单元: 第一课《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三课《庐山的云雾》 3、沪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单元: 1 春的消息 2 啊,汤圆 3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4 放风筝 5 荒芜的花园 ———— 不知道你需要的教材是哪个版本的?

#荣肃种#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中的拟人句有哪些 -
(15027884316): 燕子在车厢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大雨没喘气.就像草原的哨兵.

#荣肃种#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为什么人们不约而同地赞叹? -
(15027884316):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所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这都是因为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荣肃种# 三年级下册语文地七单元课文读读背背 -
(15027884316):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读读背背: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荣肃种#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
(15027884316): 最后一段应该是总结4到7自然段的作用(也就是总结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是中心句. 我觉得可以说是总结全文的作用.

#荣肃种# 初二语文第七课《最后一课》中"天气那么暖和 , 那么晴朗"中的两个"那么"的表达作用. -
(15027884316): 反复修辞,起强调作用,侧面烘托出“我”的天真幼稚,无忧无虑.

#荣肃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二章两首古诗的意思 -
(15027884316):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和《春日》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