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8

  四年级学生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要能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

  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①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1、“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课已经出现,教师应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会背诵一些词,对“词”有哪些了解。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课前,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作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以便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挂图。

  2、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应当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教师可重点点拨《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可对词的知识再稍作介绍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第一步,可让学生自读古诗词,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再要求学生把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使学生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有的小组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画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本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出来。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的指导。

  第三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条件的可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渲染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在朗读中自然成诵。

  3、注意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如《乡村四月》中的“才”“又”二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学”二字使用都简洁传神。《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中写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课后,可以动员学生从课外书中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练习朗诵、背诵,为后面的“展示台”做准备。

  5、关于识字写字,“蚕”、“桑”、“蓑”、“塞”的声母是平舌音,“昼”、“箬”的声母要读准翘舌音。识记字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教师重在引导交流识记方法。要及时表扬识字巧、写字好的同学。

↓下页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


#利生茜#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的解释 -
(13128936799): 《乡村四月》绿油油的青草遍布山原,天空倒映在水田里满川亮白.杜鹃啼唱,细雨像轻烟.四月的乡村里,没有什么闲人.刚刚才采完桑叶,又要插秧国.《四时田园杂兴》白天出去耕田晚上在家织麻布.乡村里的男男女各自经营的家计.小孩子们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桑树旁边学着种瓜.《渔歌子》西塞山前面白鹭在飞,溪边桃花盛开,溪里的鳜鱼肥大.头戴着青色的斗笠,身坡着绿色的蓑衣.斜风细雨也不须要回去.

#利生茜#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到21课所有课文 -
(13128936799):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二课:桂林山水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第五课:中彩那天 第六课:万年牢 第七课:尊严 第八课:将心比心 第九课:自然之道 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 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唤声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第十九课:生命 生命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利生茜#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23课的古诗的意思,要全解上的.急......
(13128936799): 第1首《乡村四月》的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的在蒙蒙细雨在叫着.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第2首《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本事.小孩哪里懂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第3首《渔歌子》的意思是:西塞山附近,白露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

#利生茜#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读音问题 -
(13128936799): 卷juàn; 了liǎo ; 兴xìng ; 未解jiě:供gòng.

#利生茜#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23课古诗词三首我要里面的答案,就是不会改,是第四大题的第一小题.第五小题的第二小题.急! - 作业帮
(13128936799):[答案] 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利生茜#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23课古诗三首什么意思 -
(13128936799): 乡村四月: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四时田园杂兴: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过故人庄: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利生茜#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的诗句是哪四句? -
(13128936799):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还需要意思吗?

#利生茜#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23课古诗三首什么意思 -
(13128936799): 《乡村四月 》描绘了初夏时江南水乡优美和谐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 四时田园杂兴》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耘女织、日夜辛劳以及农村儿童天真活泼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劳动者及儿童的赞扬. 《渔歌子》描绘了烟雨之中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利生茜#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23课的古诗的意思,要全解上的.急...... -
(13128936799): 第1首《乡村四月》的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的在蒙蒙细雨在叫着.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第2首《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本事.小孩哪里懂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第3首《渔歌子》的意思是:西塞山附近,白露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

#利生茜# 四年级下册23课的文章 -
(13128936799):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1]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