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中的多音字 草原课文中的多音字(至少5个)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 拼 音 

    lè   lēi  

  • 部 首 革

  • 笔 画 11

  • 五 行 火

  • 繁 体 勒

  • 五 笔 AFL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 lè ]

  • 1.带嚼子的马笼头。

    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马。

    3.强制;逼迫:~令。~派。~索。

    4.统率:亲~六军。

    5.姓。

    6.雕刻:~石。~碑。

    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

  • [ lēi ]

  • 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紧;系紧:行李没有捆紧,再~一~。中间再~根绳子就不会散了。袜带儿太紧,~得腿肚子不舒服。

  • 相关组词

勒索

[lè suǒ] 

用威胁手段向别人要财物:敲诈~。~钱财。

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勒令

[lè lìng] 

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停业。

勾勒

[gōu lè] 

1.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

敲诈勒索

[qiāo zhà lè suǒ] 

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羁勒

[jī lè] 

束缚:摆脱礼教的~。

勒派

[lè pài] 

强行摊派:~苛捐杂税。



《草原》多音字,近反义词,主要内容~

一、多音字:
蒙 :méng (蒙昧)、 mēng(发蒙)、měng (蒙懂)
好: hǎo(正好)、hào (爱好)
似: sì(似乎)、shì (似的)
勒: lè(勒索)、lēi (勒紧)
二、反义词:
低吟——高唱、团结——分裂
三、近义词:
洒脱——潇洒、 明朗——晴朗、羞涩——害羞
主要内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扩展资料文章简介: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原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课文中的多音字:看、地、行、裳、片。
一、看

[ kàn ]
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2、观察并加以判断。
3、访问。
[ kān ]
1、守护照料。
2、看押;监视。
组词:好看、看中、高看、观看、看望等。
二、地
[ dì ]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 de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组词:平地、领地、地热、林地、种地等。
三、行
[ háng ]
1、行列。
2、排行。
[ hàng ]
树行子。
[ héng ]
道行。
[ xíng ]
1、走。
2、古代指路程。
组词:行李、行星、行为、进行、行人等。

四、裳
[ cháng ]
古指裙子。
[ shang ]
“衣裳”的“裳”。
组词:衣裳、霓裳、衮裳、丹裳、倒裳等。
五、片
[ piàn ]
1、平而薄的物体。
2、切削成薄的形状。
3、少,零星。
[ piān ]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组词:鱼片、照片、唱片、叶片、大片等。


#何淑张# 谁知道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多音字? -
(18937981927): 好 蒙 行 似 空 绿 的 着

#何淑张# 驴多音字拼音组词 -
(18937981927): 1、驴子 [lǘ zi] 驴. 2、野驴 [yě lǘ] 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驴而较大,背中央有一条褐色细线,夏天毛深棕色,冬天灰黄色,腹部毛白色.生活在荒漠或荒漠草原地带,耐热、耐寒能力都很强.是一种珍稀动物. 3、驴王 [lǘ wáng] 对凡劣王公的蔑称...

#何淑张# 草这首诗中的多音字 -
(18937981927): 尽 [jìn] 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jǐn] 1. 极,最:~底下...

#何淑张# 五年级——《草原》的形近字 - 作业帮
(18937981927):[答案] 渲—萱 吟—呤 偏—翩 涯—崖 羞—差 毯—谈 渲—喧 勒—靴 蹄—啼 拘—驹 跤—姣 就这些,

#何淑张# 圐圙这两个字什么读音,什么意思? -
(18937981927): 圐圙 kū lüè 方言 [编辑本段] 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 “kū lüàn”. 蒙古语音译词,又译为“库伦”. 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的说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

#何淑张# “草铺横野六七里”里的“铺”字读音是什么? -
(18937981927): “铺”在诗里面字的读音:pū;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那就是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另外从后面那句的“弄”字可以知道这是动词,所以前句的铺也是动词,只能读pū.

#何淑张# 咽的多音字组词. -
(18937981927): 咽是多音字,拼音分别是yān,yàn和yè,组词分别如下: 一、yān 1、咽泣[yān qì] 解释:低声悲哭;呜咽. 例句:地方惧于该员势力,只能喏喏连声,夜里经常咽泣,百姓常闻哭声. 2、咽喉[yān hóu] 解释:咽和喉. 例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何淑张# 草原西貒中的貒怎么读? -
(18937981927): 草原西貒的貒读(tuan)意思是类似小猪的动物

#何淑张# 草原上有许多牛羊拼音怎么写 -
(18937981927): 草原上有许多牛羊 拼音如下: cǎo yuán shàng yǒu xǔ duō niú yáng “草原上有许多牛羊”共有八个汉字,它们的拼音分别是: 草,的拼音是:cǎo 原,的拼音是:yuán 上,的拼音是:shàng 有,的拼音是:yǒu 许,的拼音是:xǔ 多,的拼音是:duō 牛,的拼音是:niú 羊,的拼音是:yáng

#何淑张# 用“地”的多音字组词 -
(18937981927): “地”有两个多音字,分别为[ dì ]和[ de ],其中[ dì ]主要于我们踩的地面,[ de ]用于什么地.地[ dì ]1.种地[ zhòng dì ]:耕作.造句:种地的人从早忙到晚,图的是有个好收成.2.地点[ dì diǎn ]:所在的地方;适于建筑的地面.造句:老师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