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否有尽头,如果有尽头在哪里?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前,在这四大皆空的“无”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 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更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宇宙:可有始,可有终?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有关创世的问题,一向是留给神去解决的。宇宙起源于何处?终点又在哪里?生命如何产生?人类怎样出现?对这些疑问,许多宗教都能给出一份体系完备的答案。至于上帝从哪里来,这种问题是不该问的。 直到最近几个世纪,人们才开始学着把神撇开,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需要解决:宇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有起始的? 这两种说法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难以理解。假设宇宙在时间上没有起源,即过去一直存在,那么宇宙的年龄就是无穷大了。无穷大这个概念,一听就让人头昏脑胀:既然是已经过去了无穷久的时间,我们的“现在”又是什么呢?而如果说宇宙是有起始的,那么它就是从“无”中突然产生的了,这最初的一刹那,又是怎样呢? 凭着人类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的常识,实在是很难想明白这些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科学上寻求一些佐证。大爆炸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宇宙的年龄有限,这个说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来自物理学中一条最基本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条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绝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规定了宇宙的命运。 简而言之,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众所周知并且显而易见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这些过程倒过来,就非得额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嫡”(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包;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应。总之宇宙中每个局部的嫡减少,都须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嫡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寂”。 宇宙正在缓慢地、但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无法抗拒的命运,几代智者为此怀疑人类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暂且撇开这种沮丧的情绪,作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发现,宇宙不可能有无限的过去。很简单,如果宇宙无限老,那它早就已经死了。以有限速率演变的东西,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换句话说,宇宙必然是在某个有限的时间之前诞生的。 大爆炸:有推论有根据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这个重要推论竟然被19世纪的科学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后来成为大爆炸模型的佐证。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初的天文观测。 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注意到,不同距离的星系发出的光,颜色上稍稍有些差别。远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红一些,即波长要长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哈勃红移”。它说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飞离。一列火车快速驶远时,它的汽笛声听来会沉闷很多,因为声波相对于我们的频率变低、波长变长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把声波换成光,产生的效果就是红移。哈勃对众多星系的光谱进行研究后确认,红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表明宇宙正在膨胀。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如果宇宙正在膨胀,那它过去必定比较小。如果能把宇宙史这部影片倒过来放,我们势必会发现,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这个时间大概是100多亿年前,要准确推断它比较困难。 另外,宇宙膨胀的速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与引力有关。万有引力作用于字宙中一切物质与能量之间,起到刹车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从而使膨胀速度越来越慢。在诞生初期,宇宙从高密度状态迅速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积越来越大,膨胀速度越来越小。将这个过程向回追溯到宇宙创生的那一刻,可以发现当时宇宙体积为零,而膨胀速度为无限大。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间、时间、物质与能量的起源。这些概念都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就是没有意义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无”。 以上所述仅是旁证,似不足以令大多数人信服。如果150亿年前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如此惊天动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结构上留下了某种印迹?于是,有一阵子,科研人员热衷于寻找宇宙创生的遗迹,劲头赛过当年的宗教考古学家寻找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文物是一样也没发现,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遗迹倒真给找出来了,这就是微波背景辐射。 按照大爆炸理论,最初的几分钟里,宇宙是一个炽热的火球,到处充满温度高达几十亿度的光辐射。由于此时的宇宙处于热动平衡中,这种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称为“黑体谱”。1965年,贝尔电话公司的两位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确实浸润在一种热辐射之中。这种辐射以相同的强度从空间各个方向射向地球,其温度约为3K,谱线具有完美的黑体谱特征。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就很容易推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钟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度。在如此高温下,不仅我们熟悉的物质无法存在,连原子核也会被撕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锅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构成的基本粒子汤。 随着这锅汤变冷,核反应发生了。中子和质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产生由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计算表明,氦核形成的过程持续了大约3分钟,形成的氦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四分之一。这个过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应当由大约25%的氦和75%的氢组成,这与天文测量结果极为符合。最初三分钟里形成的氢与氦,构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质。形成行星和生命的丰富多彩的重元素,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l%,它们大部分是在恒星内部形成的。 根据推断,宇宙的形成距今约100~200亿年。 生命:既永恒又无恒 天文观测表明,各种天体的年龄均小于200亿年,这与大爆炸理论契合得非常好。我们的地球大概是50亿年前形成的,人类出现的时间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现在还算得上年轻,担忧末日的来临,对单个人来说是十分无聊的事。然而,为全人类的命运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这一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下去。 在非常遥远的将来,比如1亿亿亿年以后,所有的恒星都燃烧完毕,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宇宙的尺度已经膨胀到如今的1亿亿倍,而且还在扩张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露声色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应的作用下释放出微弱的辐射,最终全都以热和光的形式蒸发掉。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连质子这样稳定的基本粒子也衰变、消亡了,宇宙最终变成一锅稀得难以置信的汤,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来越少的电子和正电子。所有这些粒子都在缓慢地运动,彼此越来越远,不会再有任何基本物理过程出现。 这是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面对的是永恒的生命,抑或永恒的死亡。这种情景,差不多就是“热寂”了。 如果引力足够强大,宇宙终有一天开始收缩,又将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收缩的过程起初很缓慢,随后越来越快。在转折点过后,宇宙的体积开始缩小,背景辐射温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变成一个越来越热的熔炉,生命无处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后,行星、恒星也毁灭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间中的物质被挤进一个很小的体积内,最后三分钟来临了。 温度变得如此之高,连原子核也被撕毁,宇宙又成了一锅基本粒子汤。然而这种状态也只能生存几秒钟的时间。随后,质子和中子也无法区分,挤成一堆由夸克构成的等离子体。在最后的时刻,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质和空间碾得粉碎。在这场与大爆炸的“暴胀”相对的“暴缩”中,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 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末日。大爆炸中诞生于无的宇宙,此刻也归于无。无数亿年的辉煌灿烂,连一丝回忆也不会留下。

宇宙是否有尽头 如果有那宇宙尽头之外是什么~

宇宙没有尽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个是电视剧《武林外传》吕秀才说的一句话,出自于《宇宙哲学》其译文为这个世界最终会回归它原来的模样,只是时间早晚,也许你等的到,也许等不到。它虽然模糊,却也有些熟悉,你刚刚睁开眼时曾经见过,那时候它即不美好,也不丑陋,既不阳光,也不黑暗。不必分清人世间的善恶美丑,不需要歌颂爱与关怀,和一切称之为美好的东西。宇宙是一个高深的命题,也是困扰人类一生的迷题,很多人终其一生,但是到现在依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扩展资料:
吕秀才全名吕轻侯是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人物。秀才就因为搞懂了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哪里停止,才能靠哲学辩论轻飘飘地将精神失常的姬无命催眠般地杀死,一举赢得"关中大侠"的封号。


#窦俭皆# 宇宙有尽头吗??如果有 那尽头外面又是什么??? -
(19369999407): 有尽头,但是这个尽头却不能以三维的方式来思考,宇宙偌大的四维空间,再加上宇宙由大爆炸产生,可想而知,宇宙是一种物质,是物质必然就有质量,大小,从而也会有边界,而这个边界却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不像地球上的固定边界,你可...

#窦俭皆# 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 -
(19369999407): 有许多证据表明,宇宙还在继续膨胀.目前我们探测到的最远天体,已超过150亿光年,但那里仍然不是宇宙的尽头,宇宙似乎有无限的空间.不过,多数科学家趋向于认为,“宇宙有限,但无尽头”.因为如果宇宙确实是由大爆炸从“无”膨...

#窦俭皆# 宇宙的尽头在哪
(19369999407): 据我所知,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其原因是暗力量的存在.不少科学家,物理学家都认为宇宙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球体,在我们这个小宇宙以外还有一个大宇宙.

#窦俭皆# 宇宙有多大,有尽头吗,要是有,那么尽头外面是什么? -
(19369999407): 宇宙有多大? “宇宙”一词,最早大概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约公元前468-376).他用“宇”来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间,用“宙”来指古往今来的时间,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万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过去的...

#窦俭皆# 宇宙的有尽头吗?如果有,那尽头另外一面的世界有会是怎样? -
(19369999407): 宇宙有尽头 但是宇宙又在不断扩张,也就是说尽头在不断拉远!但这尽是科学家的假象!并无实际理论支持 现有的知识也无法解释!其主要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是没有尽头 但我们可能观测到的宇宙要比我们想象的小的多可能是出于反射的想法!...

#窦俭皆# 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啊
(19369999407): 尽头肯定有.只是现在的科技还无法探测到,也无法推测尽头是个什么样.好像古代人无法知道大地的边际是什么情形一样.当古代人的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他们就知道...

#窦俭皆# 宇宙有没有尽头
(19369999407): 宇宙有大小,但没有边界.就是所说的有限无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生活在二维球面世界中的智慧存在会发现他永远走不出球面.也无法感知球面外的一切,因为他无法所谓的抬头,就像我们不能理解四维的空间是什么样的一样.宇宙的维度远高于三维,因此我们眼中它便是有限无界的了.

#窦俭皆# 宇宙到底有没有 尽头呢?
(19369999407): 首先,所谓尽头要看你相对于什么空间来说. 比如说,一只生活在球面的得蚂蚁,对于它来说球面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知道球面有限,面积等于4πr^2. 所以,对于三维空间的意识来说,宇宙没有尽头,但对于四维或更高维的...

#窦俭皆# 宇宙有尽头吗?宇宙外,还存在其他的空间吗?
(19369999407): 宇宙的尽头不是人类现在所能想象的,因为根据霍金的理论宇宙是椭圆形的球体,人类的飞船再快也飞不出去,我们看上去是直的,但实际上是曲线前进,永远突破不了宇宙的界限.宇宙外的空间,理论上是存在的.

#窦俭皆# 宇宙有尽头吗? -
(19369999407): 按照目前通行的理论,宇宙是有限无边或者无限的. 依照有限无边的理论,说宇宙有其大小,但是没有边界.所以无所谓尽头.宇宙可以可以类比于地球表面,地球表面是个面,有确定的大小,但是没有所谓尽头.在地球表面无论向哪个方向走,都走不到所谓“尽头”,最多只是绕着地球转圈圈而已. 依照无限的理论,那宇宙更没有尽头了. 但是人类有探索宇宙的尽头,在很远的地方,空间膨胀速度相对我们大于光速,那么人类即便以接近光速飞行,也到达不了那.所以说,空间膨胀速度等于光速的地方即是人类可能探索的宇宙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