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2019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阅读课外文《三峡之秋》,回答习题。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jú]柚[yòu]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mǎng],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阅读习题】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2.第4自然段重点写_____,显示了三峡_______时的特点:_______第5、6自然段先写_________,重点写______________,突出了三峡______的特点:____________

  3.作者是按_______的顺序描写三峡在__________的景色变化的。在文中用“——”画出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4.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不少古诗描写长江及其三峡的壮丽景色,你能默写一首吗?试试看。

  【阅读答案】

  1.热烈——平静闪耀——闪烁(只要是文中词语,正反义写正确即可)

  2.雾黄昏青色而透明长江峡谷月夜宁静而神秘

  3.时间中秋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夜

  4.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5.赞美三峡秋天(或中秋节这一天)美景,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6、《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水经注·江水》【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彭鬼和#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近义词消逝()闪烁()渐渐()显露()摇曳()短?
(13935986927): 近义词 :消逝(消逝 )闪烁(闪亮 )渐渐(逐渐 )显露(显现 )摇曳(摇摆 ) 短文赞美了(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按( 时间)顺序描写的

#彭鬼和#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急急急! -
(13935986927): 1.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青色的雾_ _红色光晕_ _洁白的霜_ 墨一般的黑2.读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消逝-(消失 )闪烁-( 闪耀 )渐渐-( 逐渐)显露(显现)摇曳-( 摇摆)3.文中第3、4、5自然段中加括号的三个词语分别指什么?“它”指__阳光_.“这”指_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它们”指_渔火、灯标.4.填空.①作者写了_中秋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三峡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__.②本文是按_时间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明丽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热烈,写三峡黄昏特色是突出其_来得早,而去得迟.

#彭鬼和# 三峡之秋 阅读答案 -
(13935986927): 金甲 突出了三峡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很有秋天的气息 洁白 突出了三峡早晨的景色之美

#彭鬼和# 三峡之秋练习与测试答案上的阅读短文答案
(13935986927): 1、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黄昏的(明亮) 夜晚的(朦胧) 2、(摘抄句子就略过了)3、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西陵) 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全长(192)千米,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彭鬼和#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近义词 消逝( ) 闪烁( ) 渐渐( ) 显露( )摇曳( ) 短文赞美了( )是按( )顺 -
(13935986927): 近义词 :消逝(消逝 ) 闪烁(闪亮 ) 渐渐(逐渐 ) 显露(显现 ) 摇曳(摇摆 ) 短文赞美了(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按( 时间)顺序描写的

#彭鬼和# 写秋天的三峡,作者重点突出了哪一种景物的描写
(13935986927): 《三峡之秋》中午一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1)段:描写了橘柚树色彩的变化和果实的清香,表现了三峡之秋的成熟. 第(2)段:描写了露水,峡风,表现了山峡秋晨的明丽. 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彭鬼和#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
(13935986927): (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2)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 黄昏)时的特...

#彭鬼和#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
(13935986927): (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2)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 黄昏)时的特...

#彭鬼和# 三峡之秋 阅读答案 -
(13935986927): 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三峡中秋那天从早晨到夜晚的美丽景色

#彭鬼和# 三峡之秋 阅读答案 -
(13935986927): 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