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两句写景描写了洞庭湖什么充满活力特点后两句什么表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句子,美丽的洞庭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句子是哪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的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这也是这首诗中最有名的一句。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白话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五六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粱瞿肥#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是什么 -
(19172033204):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

#粱瞿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赏析 - 作业帮
(19172033204):[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常识,引荐提拔.公元...

#粱瞿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波撼岳阳城 描写了什么景象? -
(19172033204):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诗来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颔联,特写湖水声势.该句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

#粱瞿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雄浑壮阔景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帮
(19172033204):[答案]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粱瞿肥# 概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心思想 -
(1917203320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

#粱瞿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的意思 -
(19172033204): 是不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四句诗的意思如下: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粱瞿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描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景色,有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9172033204):[答案] 描写了仲夏八月时节的景色. 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 前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

#粱瞿肥# 望洞庭诗人通过什么的描写
(1917203320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

#粱瞿肥#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特点?请结合诗歌的一、二句,简要分析 - 作业帮
(19172033204):[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简注〕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云梦:古代...

#粱瞿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主旨句是什么
(1917203320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该诗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