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初年最强大时割让了东北领土给属国朝鲜 明朝时中国和朝鲜的国界线在哪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中朝边界自渤海、辽、金时期起 ,至元朝初年相对稳定 ,基本稳定在朝鲜咸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及都连浦一线。元中叶以后 ,元帝国国势衰落。高丽王朝、李氏朝鲜乘机极力向朝鲜半岛东北部扩展领土 ,中朝边界迅速北移,直至明朝初期,中国与朝边境大幅度内缩,朱元璋时,强烈要求以铁岭为界,结果朝鲜仍奉北元为宗主国,直到朱元璋死后,李城桂朝鲜才正式朝贡明朝。明朝与朝鲜的边界主体和今天的无异,只是图们江南岸的建州左卫当时还是明朝的领土。

明初,朱元璋从元朝手中接管东北政权后,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 管辖东北南部地区。辽东都司下辖25卫,铁岭卫即其中之一。凡是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可能都知道,今天的辽宁省铁岭市,即为明代的铁岭卫治所。然而,本文所论述的“铁岭卫”,是指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鸭绿江以东江界(今属朝鲜慈江道,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东岸130里)地方设立的铁岭卫。考诸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可以得知:图们江以南及鸭绿江以东之地,自古以来始终属于中国领土。由于朱元璋受打击北元的政治需要,被迫将铁岭卫内徙辽东,割让了鸭绿江东部的领土主权,其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1368年,朱元璋的北伐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元朝灭亡后约20余年间,与高丽相邻的东北地区仍由故元的残余势力控制。高丽抓住元明更替这一有利时机,将其东北边界迅速向北推进。

1371年,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并藉其兵马钱粮之数”(卷61)降明,明在辽东设定辽都卫。1375年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并派明军逐渐深入东女真地区。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即所谓“时女真人胡拔都掳掠东北面人民而去。”(卷134)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平,明军败退。(卷1)1384年明廷又派女真千户白把把山率70余骑至北青州,这是明准备接管故元合兰府辖区的又一次试探,但由于兵力单薄,为高丽军击退。(卷135)洪武二十年,明朝降服了故元纳哈出的势力,扫除了进一步经略东北边疆地区的障碍。这年十二月,明廷决定于朝鲜半岛东北面之南端设置铁岭卫。《明实录》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壬申条载:

命户部咨高丽王:以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境疆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侵越。

这是明朝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接收元管辖的铁岭以北土地及当地女真人的要求。翌年二月,赴明朝贺的高丽使臣亻契长寿返回高丽,带回了朱元璋的谕旨。明廷欲设铁岭卫的谕旨在高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高丽君臣急忙派密直提学朴宜中赴明申辩说:“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诸州以至公山佥镇,自来系本国之地。”接着叙述了睿宗时如何讨东女真,和州等地如何被元占领的过程。(卷137)高丽在这一表文中颠倒历史,首先掩盖了中国渤海、辽朝时,其定、长一线长城之北不属于高丽这一事实,也掩盖了高丽睿宗攻占曷懒甸为时不到两年,此后这一地区一直由金、元两朝管辖的事实。同时,高丽向明政府指出:“伏蒙陛下度扩包容,德敦抚绥,遂使数州之地,仍为下国之疆”(卷137)的要求,明廷未予答复。

朱元璋坚决主张明朝必须继承元朝与高丽的边界,铁岭以北地区应由明朝新设的铁岭卫来管辖。高丽方面在外交欺骗被明朝所拒绝,又得知明朝在江界设立铁岭卫的消息后,辛 王决定采取武力对抗明朝。高丽方面派人侦察得知:东北明军主力都在征讨残余元军, “辽东兵悉赴征胡,城中但有一指挥耳,若大军至,不战而下”(《高丽史》卷113 , 《崔莹传》) 。鉴于这种有利的情况,辛 王遂下令征八道精兵,发京城坊里军修汉阳、重兴城。辛 王和权臣崔莹密谋后,把进攻明朝的重点定为辽东地区的辽阳城。因为辽东是明朝在东北的统治中心区,辽阳城是辽东都指挥使司所在地,若攻下辽阳城,就彻底击溃了明在东北的统治,即使攻不下辽阳城,也能切断辽阳城对铁岭卫的后勤和军事支持。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 四月,辛 王来到西京平壤城,加崔莹八道都统使,以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左右军共38830 人,侍卫军11634 人,号称10万大军。辛 王亲至大同江,为高丽侵略军送行。一个月后,高丽左右军渡过鸭绿江,屯兵威化岛,其前锋部队进入辽东境内。

明朝在设立铁岭卫之前,就对高丽有可能发动的侵略做了准备。朱元璋不断告诫辽东都司将领,要防备高丽和元朝残余势力的联合进攻,洪武十七年(1384 年) ,他敕谕靖宁侯叶升说:“辽壤东界鸭绿,北接旷塞,非多算不能以御未然。”(《明太祖实录》卷163 ,页4) 朱元璋要求辽东诸将除确保辽阳城的安全外,还应修复海州、盖州、复州等处城池,坚壁清野,为久远之计。此外,洪武二十年,冯胜率明军消灭元朝在东北的纳哈出军事集团,从而避免了辽东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而且还增强了辽东明军的防御能力。

由于辽东明军对高丽的入侵事先做了防范,加上此次战争的侵略性质,所以尽管辽东明军主力出征蒙古,战争前景仍对高丽十分不利。早在出兵之前,高丽大将李成桂就提出攻辽有“四不可”: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发兵,二不可;举国远征,倭乘其虚,三不可;时方暑雨,弓弩胶解,四不可。李成桂率军渡过鸭绿江后,又出现粮食供应困难,于是他向辛 王陈言:“伏望殿下特命班师,以答三韩之望”(《高丽史》卷137 , 《辛 五》) 。但是主战的辛 王和崔莹不仅没有接受,还杀了李成桂的儿子。李成桂被迫发动兵变,率所部回军,诛杀崔莹,流放辛 王,结束了与明朝的战争。

明朝方面为了集中军事力量保卫辽东,不得不将设在江界的铁岭卫官兵后撤。明代文献对铁岭卫的回撤有具体记载:在指挥佥事刘显率领下,铁岭卫官兵撤退“至开元,野人刘怜哈等集众屯于溪塔子口。邀击官军。(刘) 显等督军奋击,杀百余人,败之,抚安其余众”(《明太宗实录》卷189 ,页14) 。铁岭卫最初撤至奉集县(今沈阳市东南),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 ,再移至今辽宁省铁岭市所在地。

明初,朱元璋在鸭绿江东部设置铁岭卫,卫之命名曰“铁岭”,源自当地的一座叫做“铁岭”的著名山脉。铁岭位于图们江南、鸭绿江东,是朝鲜咸镜道与江原道之间的交界岭。

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铁岭北部及东、西之地,自西汉起就是中国的领土,隶属于我国历代中央政府设立的郡县管辖之下。具体来说,铁岭以北地区西汉属玄菟郡,东汉属乐浪郡,南北朝时,被兴起于辽东的高句丽所据有。唐高宗收复辽东,灭掉高句丽,与统一朝鲜半岛的新罗政权以大同江为界。王氏高丽兴起于朝鲜半岛后,辽、金、元三朝皆以铁岭作为与高丽王朝的国界。

朝鲜李成桂一方面表示向明顺服,另一方面,却不甘于满足明朝对其做出的巨大让步——明朝单方面割让了本来属于中国方面的朝鲜半岛北部的全部领土,从汉朝到元朝,朝鲜半岛的北部都是中国的领土,明太祖为了对李成桂从内部推翻王氏高丽表示感谢和支持,从而扶持起一个“反元亲明”的朝鲜政权,而将这一地区永久性的割给了朝鲜。明朝方面为了“安内”而作出的让步是中华诸王朝有史以来对朝鲜方面最大的一次,大明立国之初,国力强盛,竟上演了盛世割地的壮举。。。

朝鲜领土历史的变迁,原来是汉人明朝政权把前朝的领土主动割让给朝鲜,才使得朝鲜领土达到了最大的?~

题主这个说法不太正确,原因如下:
首先,明朝时的李氏朝鲜是在宋元王氏高丽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王氏高丽在元朝时对蒙古统治者十分恭顺,使得元朝对它很放任,到元末李氏初步掌控朝鲜后,趁乱侵蚀了很多中国东北领土。
其次,明太祖敲打李氏朝鲜,并让它退回鸭绿江以北,这时李氏朝鲜领土比元朝反而缩小了,基本形成现代朝鲜的领土格局。所以说明朝主动割让领土给朝鲜的说法不正确。

中国与朝鲜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国界形成于何时?不是当代,也不是近代,而是在公元15~16世纪的明朝。

我们来看看朝鲜半岛北部历史

一、公元前3世纪末开始——周朝诸侯国:箕子朝鲜
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其人,自先秦至汉代的儒家经典中有广泛记载,是孔子所称的“殷末三仁”之一。
二、卫满朝鲜(公元前195年~前108年)
又称卫氏朝鲜,于中国西汉初年时,由燕国亡命者卫满推翻了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

战国时期,燕国在全盛时期,国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有关地域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亦归入秦朝的统治之下。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成军,推翻了箕子朝鲜的俊王(一说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王险城。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

三、汉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对朝鲜、日本诸部落有很大的影响力。前82年,汉朝罢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管辖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侵而迁往辽东高句丽西北(今辽宁新宾),管辖高句丽、夫余等族。东汉、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东汉末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分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并为魏晋所承继。313年,高句丽吞并乐浪郡。

四、中国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包括沃沮和东濊),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五、唐朝的统治以及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

唐朝统一了高句丽,建立安东都护府。
渤海国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mí)州。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六、辽朝的统治

朝鲜半岛北部属于东京道

七、金朝的统治

朝鲜半岛北部属于东京路


八、元朝的统治

朝鲜半岛属于辽阳省

九、明朝正式把鸭绿江以南割让给朝鲜


#房侨败# 明朝帮助朝鲜打退日本侵略,说明了什么 -
(18292234170): 说明了:1、朝鲜那时候是我们大明的属国.属国被侵略,当然要打回去的.要不然大明多没面子啊?2、朝鲜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毛 时代的抗美援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举一个离那个...

#房侨败#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
(1829223417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朝代,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极为贫寒的家庭,为了巩固自己及其子孙的皇位,朱元璋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什么罢免宰相的权利,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不让太监参与国政,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房侨败# 明朝算是强大的朝代吗? -
(18292234170): 明朝在中国朝代只能算中等,论综合能力的话,不能跟汉唐比,但是又比清朝强.经济:明朝的经济在历代王朝中并不突出,不能跟宋比,但是又比清朝强.军事,明朝在前期很强大,特别是永乐时期,...

#房侨败# 唐元明清对东北的管辖措施 -
(18292234170): 668年,唐朝吞并高句丽,唐朝领有东北全境 698年,满族先祖靺鞨人大祚荣建立渤海国 713年,渤海国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版图内的羁縻州 926年,辽国吞并渤海国. 907年~1125年,辽朝.东京道、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东北路统军司...

#房侨败# 朝鲜是怎样成为清朝属国的?
(18292234170): 朝鲜原是明朝的属国,自14世纪末建立李氏王朝以来,与明朝的关系密切.被纳入明朝全辽战略的体系之中.因为朝鲜对于控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势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

#房侨败# 中国古代曾多次攻打朝鲜半岛却为成功,为什么?
(18292234170): 一:朝鲜半岛不是当时主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进攻一但受挫,也就退兵了,没必要为了块不毛之地大动干戈,历来君王可能只有隋炀帝那么做过! 二:当时中国主要战...

#房侨败# 明朝和清朝到底哪个疆域大(为公平起见,都以各自全盛时期疆域做比较) - 作业帮
(18292234170):[答案] 明和清比, 不足的如下: 西域少150万左右,(清新疆鼎盛时约200万,明仅仅有东疆50万) 蒙古少200万左右(蒙古的淹达汗是早永乐大帝去世很久后才归附明朝的,而此时明朝领土已经收缩了) 多出的如下: 东北外兴安岭被,北海(贝加尔湖...

#房侨败# 古代日本是中国的吗 - 简述古代朝鲜、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18292234170): 要写好多啊. 中国多次与朝鲜发生战争,隋炀帝,唐太宗都进攻过朝鲜,明朝起朝鲜就是中国属国.朝鲜的古装,才是大明衣冠. 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就开始了.元朝时,忽必烈派遣水师进攻日本,遇台风,失败.明朝时,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16世纪末,丰臣秀吉两次进攻朝鲜,均被中朝联军击败.清朝时,中日均闭关锁国.19世纪70年代,日本谋求入侵台湾,失败,清廷赔偿多少万两(抱歉,记不清了).接下来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辛丑条约,以中国东北为战场的日俄战争,21条,918,77.... 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完全控制朝鲜,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日本吞并朝鲜,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