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读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比兴读音是:bǐ xīng。

比兴,读音为bǐ xīng,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比兴二种文学手法,比之易学,兴之难懂。诗经有六种手法,含比兴。毛公述传,却独标兴体。兴是诗人必须透悟的文学手法。不悟兴,就无法欣赏美。真正的诗之美在于兴,真正的诗之义在于兴,不悟兴,如同看山而不登山,登山而不望远。个中滋味,观者自悦。

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兴刚环譬以托讽。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故兴义销亡;于是赋颂先鸣,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

刘勰比兴篇论比极重,论兴极轻。可见兴之难论,难用。经类用兴的手法,排第一的应首推易经。立象以尽意。这就是兴的手法。兴之难还不在于作者,而在于读者。



~


#许盼健# 什么叫比兴的写作技法?
(19817048333): 【比兴】 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

#许盼健# 轻舟已过万重山读音 -
(19817048333):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话的读音是:[qīng zhōu yǐ guò wàn zhòng shān] 出处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译文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很多;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许盼健# 山居秋暝怎么读 -
(19817048333): 读音:[shān jū qiū míng]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

#许盼健# 登高 古诗中的渚怎么读 -
(19817048333): 渚zhǔ. 一、释义 水中的小块陆地:江渚.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二、说文解字 古文:水.在常山中丘逢山,东入湡.从水者声. 译文:水.在常山中丘逢山...

#许盼健# 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表现手法 - 作业帮
(19817048333):[答案] 表现手法

#许盼健# “比兴”是什么意思 -
(19817048333): 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许盼健# 比喻,比兴和类比的区别 -
(19817048333): 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类比是两种东西有同样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较的.“比兴”“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

#许盼健#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契的读音 -
(19817048333): 注音 :sǐ shēng qì kuò 契阔:离合,聚散 死生契阔:生死离合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7131.htm?fr=ala0_1_1

#许盼健# 沈括《活板》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刘桢《赠从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三个“从”字的读音 -
(19817048333): 其印为予群从(cóng)所得:跟从 指堂兄弟和侄子们.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óng)弟,堂弟.春夜宴从(c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