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超级复杂又难物理的题目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解:
每节车厢的长度为L
设加速度为a
设第一节车厢所花的时间为t1
由1/2*a*t1^2 = S

L = 1/2*a*t1^2 (1)
t1 = √(2*L/a)

设第二节车厢所花的时间为t2
第一节车厢末速度为:Vt1 = a*t1 (2)
由Vt^2 - V0^2 = 2aS可得:
第二节车厢末速度为:
Vt2^2 - Vt1^2 = 2*a*L
代入(1),(2)两式则有
Vt2^2 - (a*t1)^2 = 2*a*1/2*a*t1^2
解得: Vt2 = a*t1*√2 (3)
t2 = (Vt2-Vt1)/a = (√2-1)*t1

设第三节车厢所花的时间为t3
第三节车厢末速度为:
Vt3^2 - Vt2^2 = 2*a*L
代入(1),(3)两式则有
Vt3^2 - (a*t1*√2 )^2 = 2*a*1/2*a*t1^2
解得: Vt3 = a*t1*√3
t2 = (Vt3-Vt2)/a = (√3-√2)*t1

依次类推:
第四节车厢花的时间为(2-√3)*t1
第五节车厢花的时间为(√5-2)*t1
第六节车厢花的时间为(√6-√5)*t1
第七节车厢花的时间为(√7-√6)*t1
所以时间为:4(√7-√6)

这就是初速度为零相等位移之比是:1:√2-1 :√3-√2 :。。。。。
这个公式是需要你记住的,上面只是其推导过程,祝你学业有成

匀速还是匀加速啊?匀速的话第七节也是4S吧。
匀加速的话设加速度a,第六秒末速度为v,每节车厢长度为d=0.5*a*4*4=8a
v=√(2a*6d)=4a√6
第七节车厢 d=0.5at^2+vt
然后求得t

这种题目要理解出题人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用比例式求解,不然求解的方法有好多
而本题即是高中题肯定是匀加速才适合,您打错了吧

按匀加速求解
初速度为零相等位移之比是:1:根号2-1 :根号3-根号2 。。。。。
第七节就是根号7-根号6
而第一节是4s,所以第7节车厢时间就是4(根号7-根号6)

设每一节车厢L米
L = 0.5*a*tt = 0.5*a*16
a = L/8
6L = 0.5*L/8*t6*t6 ,t6 = 4*根号6

7L = 0.5*L/8*t7*t7 ,t7 = 4*根号7

T= t7 - t6 = 4*(根号7 - 根号6)

物理狼群

一道超难的高中物理题~

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追及问题。
在书本里有这么一段话: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书上写了几个特点:
(1)两者速度相同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2)两者速度相同时,两物体相聚最远为X0(0是右下角的角码)+△X。
(3)两者速度相同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之间距离逐渐减小。

注意:△X是开始追击以后,后面物体因为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X0是指开始追击之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问题:为什么后面物体在加速,在两者速度相同以前,两者之间距离还在增大呢?后面物体不是速度在不断增加吗?两者距离应该缩小啊。还有那个△X和X0是什么意思,搞不懂。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1)若△X=X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2)若△X>X0,则相遇两次
(3)若△X<X0,则不能追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是X0-△X。

这两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以给你解释:
第一个好理解一点,第二个需要用一个物理题目,解释一下你就清楚了

分析:
第一个结论:
这里指的条件是: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且速度小者的加速度要大于速度大者;最常见的通常情况是一个速度从零开始的A物体以某一恒定的加速度追它前方的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B;
而这个追赶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从静止开始加速,B在匀速,但是A的速度还没有达到B的速度(很显然,从静止加速到一定的速度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中,由于VA<VB,换句话就是B跑的比A快,所以A、B之间的距离拉大。
第二阶段,A的速度恰好等于B的速度(由于A在加速,B在匀速,所以A肯定能达到B的速度,但是注意:A还没有赶上B!)
第三阶段,A的速度始终大于B的速度,并最终赶超B,这个过程中二者的距离是在不断缩小的。

第二个结论:
这个结论的条件恰恰相反,处在后面的A物体初始速度很大,B物体的速度比A小。显然,如果A不减速,将会撞上B(或者叫追上B)。题目中的假设就是A在减速,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撞不上。

如果我们假设A在做减速,而B一直保持匀速,那么这里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虽然A在减速,但A的速度还是大于B,由于A在后方追赶B,所以距离不断缩小;
第二阶段:A的速度减小到与B相等
第三阶段:A继续减速,B匀速,所以AB距离越来越大。
能不能撞上和撞几次的关键在于最小距离△X出现在哪个阶段,
具体情况就是:
在第一阶段的过程中,距离不断缩小,很可能在第二阶段之前,也就是A的速度与B相等之前,AB就相遇了。即△X等于零了。再往后走的话,△X就等于负了,也就是说A在前面,而B在后面。很明显,B虽然暂时在后面,但B肯定能再次追上A并且反超。所以撞了两次。
撞一次和不撞的情况就不赘述了。

给你出一个题目参考:

一辆轿车A在以速度Va=30m/s行驶过程中,发现正前方61米处有一辆推土机B,B的速度为5m/s,为避免相撞,A以加速度为5m/s²紧急刹车,而B继续匀速行驶。请问汽车A会不会撞上B?

答案是: 撞上

再回到你的这个题目,我在没做之前,直觉告诉我应该是撞上了。
我们需要计算的是客车速度减为5m/s时,两车有没有相撞,
可以计算
此时有公式:2as=V²t-V²0
可解S=208.3m
即客车在速度减为5m/s时,前进了208.3m。
而在这个时间里,货车前进的距离有
S'=V×t
时间t为客车速度减为5m/s所需的时间,
t=(Vt-V0)/a
t=16.67s
也就是货车前进距离S’
S'=5×16.67=83.35m
由于
208.3m>120m+83.35m
所以撞上了。
证明我的直觉没有错。

由于水银高度差是6,所以左边下降的是3,右边升高3.设横截面积是S,对右边气体,那么由于PV=常量,有 78.5*10*S(原来的)=P*7*S,解出P=112.1 那么左边气体体积就是右边的气体压强+水银高度差,就是P;=112.1+6=118.1 设下降为X,就有118.1*(10-X+3)*S=78.5*10*S(右边原来的) 解出X=6.35


#俞彩路# 三个比较复杂的高中物理问题. -
(19541504103): 我回答第三提哈!开始是匀速下降,则说明f浮=Mg(这只与气球本身有关),然后F合=mg,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v0-at,F合=ma,得a=mg/(M-m),t=v/a……此时沙袋得速度为v=gt=……底下该懂吧!呵呵

#俞彩路# 一道高中物理磁场题(超难!!!)
(19541504103): 解析:当线框的ed边出磁场后,fc、ab两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并联对ed供电,回路总电阻Rz=3/2+3=4.5Ω,感应电动势E=BLυ=1.8V,到fc到达磁场边界历时t1=l/υ=1.0/18s=1/180s,回路总热量 Q1=E^2t/Rz=0.004Jed产生的热量Q1'=RQ1/Rz=0....

#俞彩路# 求教:高中物理题(超难) -
(19541504103): (1)设小滑块恰好能到达Q点时速度为v,则 qE+mg=mv²/R (圆周运动能达到最高点条件)滑块从开始运动到达Q点过程中,动能定理有: -μ(mg+qE)x-(mg+qE)·2R=½mv²-½mvo² (x=1.5m)联立解得:vo=7m/s (2)设滑块到达P点时速度为v1,则从开始运动到P点过程,动能定理: -μ(mg+qE)x-(mg+qE)R=½mv1²-½mvo²在P点时,由圆周运动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 F=mv1²/R 联立解得:F=0.6N 由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为0.6N

#俞彩路# 谢谢 一个超难的高中物理问题 -
(19541504103): 一个氢原子跃迁有三种情况:4-3,3-2,2-1 4-2,2-1 4-1由于只有一个氢原子,只能选一种情况,可以看出第一种发光谱线最多,有三种一群氢原子,选择机会就多了,如果三种情况都有的话,就能发出六种谱线.

#俞彩路# 高中物理超级难题求助,答出来你是天才 -
(19541504103): F=GmM/r^2 是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F=mrw^2是旋转物体的向心力,你说的这个相等不适合赤道上的物体,因为赤道上的物体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要减去后才成立的.嗯,好像是滴,不看物理好多年

#俞彩路# 求各位物理高手帮帮忙接两道超难高一物理题
(19541504103): 先做左第二题先~~! 2、解:分析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有重力和空气阻力做功, 由于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速度方向相反,并且大小可能变化,因此空气阻力做功不能够直接进行计算. 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 1状...

#俞彩路# 一道复杂的高一物理计算题.
(19541504103): 加速度应该为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点AB 的速度大小相同 而质点A做圆周运动总会有某一时刻与质点B的运动方向相同

#俞彩路# 求教高中物理(超级难题)请能解的朋友解,谢谢 -
(19541504103): 原理是:在滑块经过光电门旁的整个过程中,双挡光片两次挡光,则接收器共产生两个脉冲信号,计数器将记录这两个脉冲信号产生的时间(时刻),从而计算出这两个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Δt.挡光距离就是挡光片的宽度,即挡光片两翼的间距Δl,则可求得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 v=Δl/Δt.此题 Δl=5cm, Δt=294.6-284.1=10.5ms v=4.76m/s 你的理解都错了.284.1ms和294.6ms是两个挡光时刻.

#俞彩路# 求知一道超难高中物理题 -
(19541504103): 平均摩尔质量为32g/mol 设气体为1mol比较快 Co为Xmol CO2为(1-X)mol 28X+44(1-X)=32 解得X=0.75mol 所以CO和CO2的体积之比为3:1

#俞彩路# 超难高一物理选择题,关于密度的 -
(19541504103): 设合金密度p,体积v.物体重量 G=pvg在P1液体中 受浮力f1=P1gv在P2液体中 受浮力f2=P2gv合金平衡得:f1+F1=Gf2+F2=G于是得f1+F1=f2+F2即 P1gv+F1=P2gv+F2可得v=(F1-F2)/(P2g-P1g);因为f1+F1=G 即P1gv+F1=pvg得 p=P1+F1/vg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