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 笑看风云淡坐对云起时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是指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x0d\x0a\x0d\x0a终南别业\x0d\x0a王维唐\x0d\x0a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x0d\x0a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x0d\x0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x0d\x0a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x0d\x0a\x0d\x0a原文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x0d\x0a水穷云起,是淡然恬静的心态吧,\x0d\x0a偶尔也可以代指柳暗花明的意境.\x0d\x0a是修心的境界.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意思是:

笑着看风云变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此句是指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

出自《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坐看云起时,这句话出自《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终南别业

王维 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扩展资料:

“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诗文赏析:

这首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

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作者介绍:

王维(692年-761年,一说699 —759),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南别业



文本意思为休闲看风云变化,指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

不争 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 净,不看就是自在。放下方能解脱,知足方能快乐。

这句话出自《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译文: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

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

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

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把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参考资料:《终南别业》—百度百科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所以,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此句是指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心境。
此句出自《终南别业》全文如下:
终南别业
王维 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翻译: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南别业

意思是:笑着看天上风云的变化,坐着面对云雾千变万化。此句意在表示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
“坐对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原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扩展资料:
“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
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蔚婕荆# 坐看风云淡,笑看云起时.可以用来指一个人的心态吗? -
(19566985010): 可以,有气魄

#蔚婕荆#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了人生的什么态度? -
(19566985010):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是: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就坐下来,看风云起伏.这句诗通过“水流穷尽”暗示人生的种种际遇,而“坐看云起”则表达了一种豁达,顺势而为的心境.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蔚婕荆# 坐看云起时 -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9566985010):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本意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

#蔚婕荆# 坐看云起时笑映晚霞归什么意思 -
(19566985010): 风云表示世事变化,坐着看表示处事非常,并不急于参与其中;笑迎晚霞归的意思差不多,晚霞预示着好景不长,但是依然可以笑着迎接,说明此人非常豁达理性.

#蔚婕荆# 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
(19566985010): 这是王维的五言律诗中的诗句,前一句为"行到水穷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蔚婕荆# 坐看云起,笑看沧桑是什么意思
(19566985010):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原文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云起,是淡然恬静的心态吧,偶尔也可以代指柳暗花明的

#蔚婕荆#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什么意思? -
(19566985010):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

#蔚婕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含义这是一个人的座右铭,我想知道含义
(19566985010): 走到水流的尽头(水源),坐下来看着山间的白云升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蔚婕荆# 淡定从容 笑看风云 什么意思 -
(19566985010): 一、淡定从容 :一词属于组合词,由“从容”和“淡定”两个双音节词组成.从容于心,淡定于行. 从容,就是不慌不忙,有条有理.这是指处理事情的一种态度.淡定,就是希望越渺茫,追求的信念越坚定 . 遇事不急不躁,理智地看待问题...

#蔚婕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行到
(19566985010): 这个是表面上的意思随意而行,然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引申意义就比较教育人了:在生命的饿过程中,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这句话告诉我们,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就是表示不要放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