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中 拗就得问题 高手抬爱!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这是诗律中的平仄问题,“拗”是仄变平,“救”是平变仄。
本句自救有:
一拗三救救孤平(五言)
三拗四救一必平(五言)
三拗五救救孤平(七言)
五拗六救一必平(七言)
对句相救有:
出三拗,对三救。(五言)
出四拗,对三救。(五言)
出五拗,对五救。(七言)
出六拗,对五救。(七言)
结合拗救有:(括号内为七言)
一(三)拗三(五)救救孤平,出三(五)拗,对三(五)救。
一(三)拗三(五)救救孤平,出四(六)拗,对三(五)救。
出三(五)拗,出四(六)拗,对三(五)救。
一(三)拗三(五)救救孤平,出三(五)拗,出四(六)拗,对三(五)救。

关于平仄,出对句。
现代汉语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一联中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根据五言七言的格律,拗救很容易判断。不知道楼主具体是怎样的题。
这算是古代汉语诗律的基本内容,如不明白,可以找相应的书。

楼主,拜托提问要说清楚。
“拗就得”是什么问题?“拗就得救”吗?
你要问什么?拗需不需要救?还是问怎么救?

楼主有点口吃,你说不清,别人没法答。

乾坤诗词论坛。。有专贴详解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1801150.html?si=6

拗救?= =

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赋都是诗歌吗~

是的,都是以诗歌的表现形式。
诗歌体与词曲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诗歌和诗词都是文字作品。区别在于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而所谓诗词,就是指唐诗与宋词。
扩展资料:
一、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二、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诗歌
百度百科诗词


#荆缪露# 七言绝句的“拗”和“救”/老师进 -
(13810983576): 注意哈,只有是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才有这种. 几种平仄格式你清楚不?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第一字,三字,五字因为不是节奏点,对平仄要求可适当放宽,一定的条件下可平可仄.所以只有1,3,5可以的. 平仄格律是允许坳而有救.从而使全诗的格律保持协调,所以有拗必有救. 如:杜甫: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出句"不"字坳,对句用"风"字救.

#荆缪露# 请高手指点古诗中的拗救
(13810983576): 你们老师估计也不懂格律吧?对句相救必修在对仗句(律诗中间两联)中运用.

#荆缪露# 关于诗歌的平仄问题,高手来指导下 -
(13810983576): 古体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古韵和今韵有出入.古体诗的类型有四种,百度上有,在此不多说;至于如何填词,古韵和今韵也是一大难点,填词还要注意平仄,古体诗和填词的平仄韵脚方面,建议你去看《词林正韵》,这是如今通用的平仄和韵脚!近代诗方面,我研究不深,不敢误人子弟,就不发言了!

#荆缪露# 律诗拗救在对联中的应用 -
(13810983576): 律诗拗救在对联中的应用 一翦梅888 拗救: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律诗拗救在对联中的应用 再说说拗救 拗救本只针对律诗而言!律...

#荆缪露# 请问,格律诗中“孤平拗救”具体怎么理解呢? -
(13810983576): 所谓“孤平”,就是指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考虑第一二字)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那个平声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也就是说,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

#荆缪露# 关于唐诗中的问题
(13810983576):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

#荆缪露# 七绝诗的拗救是什么?说详细些,谢谢 -
(13810983576): 拗救 拗句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拗救 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

#荆缪露# 关于诗词问题,高手赐教! -
(13810983576): 男儿相思多烦愁,内向卑微言且羞.心中有爱徒增痛,空上层楼叹金秋.若有菩提真助我,小诗一首求丰收.此情此景缘何在,投石问路起航舟.你就将这首诗送给她,看看有没有回应!

#荆缪露# 五言律拗救三拗四救的规则里,一般都是第三字仄拗,第四字平救,但有没有第三字平拗,第四字仄救的呢? -
(13810983576): 按照律诗常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七言句式,五言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约定.(仄)仄(平)

#荆缪露# 关于诗的格律与平仄压韵 -
(13810983576): 古诗(词先放一边,待会来说)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时 间上大概以唐代为界,即唐代以后(包括唐代)形成的诗体称为 近体诗.其中古体诗只要求压韵,不讲究什么格律.而近体诗对 韵和平仄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就是格律.我今天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