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铁索桥什么年代建的 大渡桥的铁索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修建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泸定桥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
2016年12月,泸定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

大渡河铁索桥的故事~

大渡河铁索桥的故事如下: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的大军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
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21名,还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21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现在,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人们把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定为22名。

拓展资料: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
该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常称之为大渡河铁索桥,是甘孜州的门户,康藏交通的咽喉。据《卫藏通志》载:“泸定桥”为康熙皇帝命名。
大渡河铁索桥,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
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参考资料:大渡河铁索桥-百度百科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荥经、汉源、天全等县召开研讨会后,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挺符合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
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蒋介石是命令刘文辉毁坏泸定桥的,但刘文辉没有做。
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刘文辉之所以没有破坏桥可能是出于三种考虑:
一是从军事上说,他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那就是万一挡不住红军,自己撤退时需要;
二是因为泸定桥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是当地汉藏民族交流的唯一桥梁纽带,而他毕竟是当时川藏的领导,如果把桥毁坏了会激起民愤,这对他的“领导地位”是不利的;
三是如果毁坏了桥,过后还是要花钱重修的,这样代价太大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小看了红军的能力,根本没有想到红军能过来。为了应付蒋,他提出了另一替代办法: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烧桥。事后,蒋气得捶胸顿足,把刘文辉好一顿臭骂,并给他记了一个大过。


#王柯毓# 什么是铁索桥? -
(13537102764): 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铁链铺以木板构成,左右两侧各安两根铁链当扶手,铁链粗如碗口,每根长150米左右,重约一吨. 泸定铁索桥坐落在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 ",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 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王柯毓# 四川最有名的桥叫什么?修建于什么时候?他的特点是?有关该桥的典故?以及其他详细资料? -
(13537102764):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城西大渡河上.此桥有名铁索桥,是中国十大名桥之一.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1705年),花费了一年的功夫...

#王柯毓# 赵州桥和泸定桥的年代 -
(13537102764):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柯毓# 飞夺泸定桥中的夺指什么
(13537102764): 飞夺泸定桥中的夺是夺取的意思.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

#王柯毓# 泸定桥的铁链是怎样镶嵌上去的 -
(13537102764): 定桥横跨大渡河,自清代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又称铁索桥.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亲题桥名“泸定桥”.泸定桥桥长103米,宽2.9米,由桥身、桥台、桥亭3部分构...

#王柯毓# 大渡桥在哪 -
(13537102764): emmm....也就是泸定桥在大渡河上😂

#王柯毓# 红军长征是1943年,那大渡河,铁索桥都是在什么地方?江西瑞金么?
(13537102764):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巡抚能泰上奏康熙,提出“距化林营八十里,山址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

#王柯毓# 大渡河铁索桥在哪个省是大渡河铁锁桥,其他桥的不要!!!
(13537102764): 大 渡 河铁索桥,我国现存古老铁索桥之一.位于四川省甘 孜 藏 族自治州泸 定县大渡河上.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始建,第二年四月建成.古代为川、康间交通要道,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英勇强渡此桥而闻名.桥净跨度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由13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其中9条并列,上铺木板,供人、马通行,另4条作两旁栏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红 军长征时,就曾经渡过这天险,这座铁索桥.这座铁索桥叫泸定桥,由13根铁链和木版组成,蒋介石妄想让红 军死于这座桥上,没想到红军顺利渡过了这座桥.

#王柯毓# 泸定桥是怎么建造的?十三根铁索是怎么跨过桥并固定的? - 作业帮
(13537102764):[答案] 泸定桥又是最早出现在大渡河上的桥梁,即使它不因红军抢渡大渡河而出名,也会因本身的建造精妙而让世人倾倒.13根百米长的铁索贯穿东西,铺在上面的一条条3米长、10厘米宽的横桥板极富韵律感,连接横桥板的主道板又让人感到安全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