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 《登岳阳楼》练习题及答案 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岳阳楼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yì)!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处1分,选填10处横线即可,共10分) (1)《登岳阳楼》其一中表现诗人愤懑之情的~

(1)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2)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古典诗词, 还应注意“名句”的具体意境应用。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4.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5.赏析颔联。

答: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答:




9.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10.你还知道哪些写洞庭湖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





【参考答案】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9、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10.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谯狱临# 下面对杜甫《登岳阳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虚实交错,今夕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早年始闻洞庭盛名,如今终于实现登临的... - 作业帮
(18561467947):[答案] A.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实则饱含沉郁之感.今昔之间,战乱频仍,身 世飘荡,夙愿难以实现. 答案:A. 参考译文: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

#谯狱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9分)<br/>登岳阳楼br/?
(18561467947): 【答案】【小题1】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

#谯狱临# 岳阳楼记的理解性默写文中描写岳阳楼“春和景明”之景象的以联对偶句
(18561467947):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首先题目只给了两个空,四句就放不下了.沙鸥锦鳞都指动物,翔集游泳都指动作,为对偶.从侧面描写了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感觉补充的两句不好,春和景明中的景表示日光,说明是白天的景色,而补充的两句是描写夜晚的.

#谯狱临#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突出洞庭湖广大句子 -
(18561467947): 气蒸云梦之泽,波撼岳阳之城

#谯狱临# 求解!初三语文岳阳楼记默写题,急在线等!. -
(18561467947):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谯狱临#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 作业帮
(18561467947):[答案]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

#谯狱临# 默写(1)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2)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3)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4)《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 - 作业帮
(18561467947):[答案] (1)明月松问照 (2)也傍桑阴学种瓜 (3)盖大苏泛赤壁云 (4)朝晖夕阴

#谯狱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
(18561467947): (1)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诗人终于“生出”四川回到家乡,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这是悲欣交集的笑;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后,诗人的情感升华了,心灵净化了,生命单纯了,一切都如眼前的山水,那样亲切,那样畅怀,因此这也是豁达的笑;由“岳阳楼上对君山”可知,诗人面对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难,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操守,因此也可以说这是英勇无畏的笑.(2)这首诗塑造出一位胸襟开阔,不畏磨难,在政局动荡之际坚守理想和节操的卓尔不群的诗人形象.

#谯狱临# 岳阳楼记练习答案 -
(18561467947):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

#谯狱临#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理解性默写 复习 大家帮帮忙 明天就考试了.... -
(18561467947): 小石潭记1.水尤清冽2为坻,为屿,为嵁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岳阳楼记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9.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雨怒号,浊浪排空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