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谯国夫人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 文言文《曹沫人者》全文翻译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翻译: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打仗。曹沫为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害怕了,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开始盟誓,曹沫手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的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只是问他:“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现在鲁国的京城已经在齐国的边界,你还想要侵占。”齐桓公于是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曹沫见齐桓公这么说,就把手中的匕首扔了,走下天坛,面向北站在群臣应该站的地方,面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说话做事好象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齐桓公大怒,想要违背他们盟约的内容。管仲说:“这样做不可以。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还不如还给他。”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2. 鲁沫者,鲁人也出之那篇文言文

《鲁人曹沫》

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3. 秦申君者,楚人也,文言文阅读

供参考: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

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

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

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

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

发使赂楚,约为与国。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

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

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

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

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

今太子力未有能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

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

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

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

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

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史记•春申君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使赂楚,约为与国与:结交 B.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利:使……得到好处 C.应侯以闻秦王闻:知道 D.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度:估计 小题2:古人云:“春申君以智能安楚。”

以下全部表面其“以智能安楚”的一项是( )(3分) ①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 ②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 ③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 ④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⑤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⑥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完奉楚王命令与黄歇到秦国做人质,在秦国停留了好几年,当楚顷襄王病重之时,却无法回国。

B.黄歇对当时秦楚两国的局势观察得非常透彻,他游说秦国相国应侯,在应侯的帮助下,黄歇里应外合,与太子完一起返回楚国。 C.黄歇返回楚国后,被任命为楚国相国,封为春申君,后来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池,把它作为自己的都邑。

D.战国时期“四大公子”分别为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及春申君,他们都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2分) (2)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质”及状语后置各1分)(2)如果不让他回去,那他充其量是个咸阳城里的百姓罢了;楚国将改立太子,肯定不会侍奉秦国。

(“归”、“事”及省略句、判断句式各1分) 小题1:试题分析:闻是使动用法,使……知道。闻的这种用法,文言文中比较常见,例如《陈情表》中“谨拜表以闻”中“闻”就是使动用法。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小题2:试题分析:②是秦王所言,与春申君无关;④这是应侯劝秦王的话;⑤并未表现春申君的“智”,只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叙述。

解答此类题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②可排除AC,再④或⑤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小题3:试题分析:“里应外合”错,黄歇也没有与太子一起返回。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质”为名词用作动词,作人质,“于秦”为状语后置;第二句时注意“归”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归”,“事”解释为侍奉,“若不归”是省略句,归的后面应补出宾语“之”,“则咸阳一布衣耳”是判断句。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春申君是楚国人,名叫歇,姓黄。曾周游。

4. 文言文 赵仲卿传翻译

赵仲卿传

赵仲卿,天水陇西人也。性粗暴,有膂力,周齐王宪甚礼之。从击齐,攻临秦、统戎、威远、伏龙、张壁等五城,尽平之。又击齐将段孝先于姚襄城,苦战连日,破之。平齐之役,以功迁上仪同,兼赵郡太守。

王谦作乱,仲卿使在利州,即与总管豆卢绩发兵拒守。为谦所攻,仲卿督兵出战,前后一十七阵。及谦平,进位大将军,封长垣县公,邑千户。

高祖受禅,进爵河北郡公。开皇三年,突厥犯塞,以行军总管从河间王弘出贺兰山。仲卿别道俱进,无虏而还。复镇平凉,寻拜石州刺史。法令严猛,纤微之失,无所容舍,鞭笞长史,辄至二百。官人战栗,无敢违犯,盗贼屏息,皆称其能。

迁兖州刺史,未之官,拜朔州总管。于时塞北盛兴屯田,仲卿总管统之。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于荆棘中。时人谓之猛兽。事多克济,由是收获岁广,边戍无馈运之忧。会突厥启民可汗求婚于国,上许之。

十七年,启民窘迫,与隋使长孙晟投通汉镇。仲卿率骑千余驰援之,达头不敢逼。潜遣人诱致启民所部,至者二万余家。其年,从高颎指白道以击达头。仲卿率兵三千为前锋,至族蠡山,与虏相遇,交战七日,大破之。突厥悉众而至,仲卿为方阵,四面拒战。经五日,会高颎大兵至,合击之,虏乃败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时突厥降者万余家,上命仲卿处之恒安。以功进位上柱国,赐物三千段。朝廷虑达头掩袭启民,令仲卿屯兵二万以备之,代州总管韩洪、永康公李药王、蔚州刺史刘隆等,将步骑一万镇恒安。达头骑十万来寇,韩洪军大败,仲卿自乐宁镇邀击,斩虏首千余级。

明年,督役筑金河、定襄二城,以居启民。时有表言仲卿酷暴者,上令御史王伟按之,并实,惜其功不罪也。因劳之曰:“知公清正,为下所恶。”赐物五百段。仲卿益恣,由是免官。

炀帝嗣位,判兵部、工部二曹尚书事。其年,卒,时年六十四。谥曰肃。

翻译,没找到

5. 文言文《春首四时苏万汇者》的意思

占据四时之首,使万物复苏的,就是春。‍

关于四季的诗句: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溽(rù)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涯积雪,空中楼阁,西面青山,镜里亭台,湘帘竹簟(diàn),藤枕石床:栩栩然,蝶欤(yú)周欤,吾不得而知也。

秋风起,天气凉。秋雨淡淡雁成行。棉田白,稻田香,家家农人去来忙。红叶村,芦花港,处处听得秋虫响。

冬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觅句:亦佳事也。至如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濑: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6. 文言文晏景初的意思

晏景初,姓晏名郭复,字景初,古人一般以字相称。

晏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少学于程颐,颐奇之.第进士,为御史台检法官.绍兴初,大臣荐,召试馆职,不就.特命祠部郎官,迁吏部,以守法忤吕颐浩,出知贵溪县.会有为敦复直其事者,改通判临江军,召为吏部郎官、左司谏、权给事中,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请以淮东私田易淮西田,帝许之.敦复言:“光世帅一道,未闻为朝廷措置毫发,乃先易私亩.比者岳飞属官以私事干朝廷,飞请加罪,中外称美,谓有古贤将风.光世自处必不在飞下,乞以臣言示光世,且令经理淮南,收抚百姓,以为定都建康计,中兴有期,何患私计之未便.”权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 渡江后,庶事草创,凡四选格法多所裁定.敦复素刚严,居吏部,请谒不行,铨综平允,除给事中.冬至节,旨下礼部,取度牒四百充赐予.敦复奏:“兵兴费广,凡可助用度者尤当惜,矧两宫在远,陛下当此令节,欲奉一觞为万岁寿不可得,有司乃欲举平时例行庆赐乎?”遂寝.有卒失宣帖,得中旨给据,太医吴球得旨免试,敦复奏:“一卒之微,乃至上渎圣聪,医官免试,皆坏成法.



~


#左杭性# 初一上语文 十五课《三峡》 文言文翻译 全部的 -
(15870638206):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左杭性# 该篇文言文翻译 -
(15870638206):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 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

#左杭性# 谁能帮我把此文翻译成文言文.谢谢 -
(15870638206): 本意之词,,情归何处.但思,一把年矣,则此之字为题,可笑.近之身非善,厥病起,彼复来,百丸食之旬月.有无尽之心事儿,不得眠者每一日.偶因栖之空挡,故希简白上事理之故、乐.不出一二记.譬如,其“嘻嘻嘻嘻笑嘻嘻嘻嘻嘻哈|...

#左杭性# 《游庐山记》第二十三日的译文,急啊~~~~~~~~~ -
(15870638206): 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

#左杭性# 问两个关于古诗文的问题1、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中的 其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是什么句式 - 作业帮
(15870638206):[答案] 1.人,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意思是人类所吃的动物,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而动物难道就不可以吃人吗? 2.判断句,这是必须的

#左杭性#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
(15870638206):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

#左杭性# 一道文言文翻译题“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怎么翻译?“之所以”应该怎么翻译? - 作业帮
(15870638206):[答案] 仁人所要做的事,必然是兴盛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之所以:意为“所要,所凭借”

#左杭性# 翻译文言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 作业帮
(15870638206):[答案] 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目标,也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 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左杭性# 古文〈大学〉里面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请各方高人给予帮助,谢谢! - 作业帮
(15870638206):[答案]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

#左杭性# 一段古文 望有人能解释下利又攸往.利者可攸往.汝之命即是如此.如果伊是真实之富者.尔可以妻之.嫁去可也. - 作业帮
(15870638206):[答案] 有利可以去做, 攸:在这里做名词 ,处所. 去做这件事情是有好处的.你的命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富有的人,你可以当他的妻子,可以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