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一个人是谁?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儒林外史》这本书,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形象。在清代,它就被人们视为洞察世态人情的教科书。
甚至有人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丑恶的社会而不自知。但是,读完《儒林外史》才意识到社会的丑恶是那样的实实在在。
吴敬梓就是用这种不露情感的态度,对社会对人性进行辛辣的讽刺。
在三十万字的著作中,有对官场黑暗的揭露,有对市井小民的同情,有对埋头死读书人的嘲讽,更有对侠士名流的歌颂------
却独独缺少了爱情。
纵观古典小说,都不乏动人的爱情描绘,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吴敬梓好像不耐烦做这些,尽管他写的都是日常小事。
他笔下这些人物会结婚、也会有欲望,但是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必须要做的事,无关乎爱情。
这本书中,比较典型的三段婚姻,就是鲁小姐和蘧公孙;王太太和鲍廷玺;杜少卿和他的夫人。
这三段婚姻呈现的方式各有千秋,但都向我们现代人揭示了美满婚姻的真相
——灵魂的契合。
鲁小姐和蘧公孙。
他们是外人眼里的最佳配对。
蘧公孙的爷爷曾是江西太守,蘧家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蘧公孙的父亲早逝,爷爷蘧太守对这孙子是否考取功名不甚在意,养成了蘧公孙专好诗词歌赋的浪荡心性。
鲁小姐的父亲鲁编修原是太保的门生,做过翰林。
鲁小姐是家中独女,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文章做得花团锦簇。
用鲁编修的话说:

“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

古代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蘧公孙和鲁小姐,无论从家世上、外貌上,还是文化程度上,都是堪称完美的配对。
可是,这一对却偏偏非常不幸福。
鲁小姐文章做得再好,始终不能参加科举。
而家里没有男丁,于是鲁编修就想找一个有潜力的女婿。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也能光耀门楣。
这个时候,鲁编修遇到了娄家公子,娄家公子就提起了表侄蘧公孙最近出了一本诗集。
再看蘧家的家世背景,鲁编修心动了。而且,蘧太守这个人洒脱惯了,他并不反对入赘。
这简直是上天掉下了馅饼啊!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蘧公孙编的这个诗歌,是一个海外孤本。
他只是去掉封面,然后重印,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而已。
被蒙在鼓里的鲁编修和鲁小姐,料想这个佳婿定能不日高中。
其实,依蘧公孙的修养,努力专研,将来未必不中。
但是,宽松的家庭氛围,使得他懒散、不求上进。
蘧公孙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有娇妻美眷在旁,三五好友吃喝玩乐,如果能不用努力,就能成名就更好了。
所以,蘧公孙婚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追着马二先生,要他在他编的文选上添自己的名字。
鲁小姐受的教育,完全是父亲的科举思想。鲁编修按照教养儿子的方式,教女儿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他认为,除了八股,任何诗词歌赋都是野狐禅、夜魔外道。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在父亲的洗脑下,鲁小姐专心写八股,房间里摆满了一部部的文章。
婚后,见蘧公孙并不钻研文章,于是好言相劝。
没承想,蘧公孙的回答是:

“我于此事不甚在行。况到尊府未经满月,要做两件雅事,这样俗事,还不耐烦做哩。”

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觉得误了一生的鲁小姐整天郁郁寡欢。
蘧公孙的人生追求是做名士,而在鲁小姐看来,哪里有不是进士的名士。
功名思想毒害的不仅是男性,就连青春貌美的鲁小姐,也被侵蚀地老气横秋。
为了安抚小姐,奶妈给她提了个建议:好好养儿子,将来说不定能得个封诰。
鲁小姐生下儿子后,就一心以教育儿子为主。
至于蘧公孙做什么,她都不甚在意。
每天晚上,鲁小姐都要督促孩子功课到三四更鼓。如果小孩背书背不熟,就罚他一夜不睡,背到天亮为止。
夫妻两个,一个追求自由懒散,一个追求功名富贵。
在婚姻里,貌合神离,佳偶成怨偶。
鲍廷玺和王太太。
这一对充满了喜剧色彩。
鲍廷玺是鲍家过继倪家的孩子。养父鲍文卿是个戏子,以组戏班子为生。
长大后,养父去世,养母就合计给他找个有钱的老婆。
这样,自己还能捞点好处。
王太太是个极其泼辣的人。娘家姓胡,因第二任丈夫姓胡,大家都叫她王太太。
知道她的人给她的评价是“这个堂客娶不得”。
王太太的两次婚姻,让她颇积攒了一些财产。
鲍老太太就是看中了她的钱,根本不在意养子的幸福。
王太太之所以愿意嫁给鲍廷玺,完全是听信了媒人的话。
媒人沈大脚骗她,鲍廷玺是武举人,家里父母双亡。
可是,结婚之后,王太太发现受骗了,气急攻心下得了失心疯。

“大哭大喊,满地乱滚,滚散头发,一会又要扒到床顶上,大声哭着,唱起曲子来。”

见着沈大脚,抓了一把屎尿,抹了她一脸一嘴。
鲍廷玺娶王太太也是不情愿的。
他和养母的一段对话颇有意思
鲍廷玺:

“我们小户人家,只是娶个穷人家女儿做媳妇好;这样堂客,要了家来,恐怕淘气。”
“你到底是那穷人家的根子,开口就要说穷,将来少不的要穷断你的筋!像她有许多箱笼,娶进来摆摆房也是热闹的。你这奴才,知道甚么!”

王太太得了失心疯,时好时坏,鲍廷玺为了给她治病,将她的家产都花光了。
养母看到养子没了钱,就把他们夫妻两个都赶了出去。
鲍廷玺将最后的钱都用来给太太买药了。
当家里实在没钱后,王太太的病反而好了。
天无绝人之路,鲍廷玺的大哥找到了他,给了他钱。
王太太又开始哼哼唧唧病了起来。
鲍廷玺的大哥过世了,钱也花完了,王太太的病又奇迹般的好了。
王太太得的是富贵病,只有贫穷才能治得好。
对着这么作的太太,鲍廷玺一直不离不弃。
和太太出门,太太坐在轿子里,鲍廷玺像个奴才一样,手提灯笼照着路。
这一对的婚姻,丝毫没有感情基础。在世人看来,也是那么不般配——
女的有钱但凶悍,男的贫穷又懦弱。
不过,最后他们好像一对齿轮,竟然也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吴敬梓借这一对夫妻,流露了生活的无聊和空虚。
杜少卿和夫人。
杜少卿的父亲做过江西赣州府的知府,是个清官。
家里还是祖宗留下的一些田地。
到了杜少卿这里,田地基本上都已经卖光了。
杜少卿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主。他也进过学,是个秀才,可是却不把心思放在考科举上。

“他是个呆子,自己就像十几万的。纹银九七,他都不认得,有最好做大老官的。听见人向她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

果然不出几年,家产都败光了。
杜少卿对金钱的蔑视,在《儒林外史》中显得格外醒目。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娘子始终跟他站在一起。
鲁小姐贪慕名利,王太太因钱疯癫。
杜娘子面对丈夫的慷慨散财的行为,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包容与理解。无论丈夫做什么决定,她都欣然接受。
朝廷要征辟贤者,杜少卿称病不去。杜娘子笑着问他为什么不去。
杜少卿回答:

“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什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看他的回答,不出去做官,固然是生性淡泊名利,但是言语间透露的都是浓浓的夫妻情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春天秋天看花吃酒;
细微之处见情真——京城冷怕你冻着。
初到南京,杜娘子没有见过南京的景致,主动要求去逛逛。
杜少卿立即叫了轿子陪着夫人逛姚园。

“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中国传统人情是“发乎情,止乎礼”,即使是夫妻,也不能在公开场合做出亲昵的举动。
明清时期,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的欲望被压抑,人格受到束缚。
甚至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杜少卿的娘子能够和丈夫一同携手出游,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杜少卿的大胆放浪是众所皆知的,大家都不知道原来夫人也是如此性情。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她们是羡慕、钦佩还是困惑、好奇?也许还夹杂了嘲笑和鄙视------
在当时,有很多人不解杜少卿的夫人并不美,年纪又大了,他为什么不娶几个貌美的小妾?
杜少卿的一番回答,才真正揭示了婚姻甜蜜的真相:

“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

这才是真名士的自白。
他们,是《儒林外史》中鲜少有感情的一对夫妻。
夫人对杜少卿的“放纵”,是包容,更是一种理解。他们能享富贵,也能一起吃苦。
无论有多少荒唐大胆的想法,哪怕为世人所不容。总有一个人能和你共进退,总有一个人予以理解和支持,这才是婚姻最美的状态

~


#龚使贞#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作者用( )的写法? -
(15891544380):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作者用(夸张)的写法.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龚使贞#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
(15891544380): 一、广泛强烈的艺术对比 吴敬梓采用广泛而又强烈的艺术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成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最显著的特色.他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并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尖锐的对比,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

#龚使贞#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15891544380): 清代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二十三岁考中秀才.性格豪爽,不爱钱财,乐于助人,又不会治家,几年后家业衰落,三十三岁时不得已移居南京,晚年生活更加贫困,依靠卖文和朋友的接济度日.五十四岁时死于扬州.生活的剧变和广泛的交游丰富了他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和科举功名的失意,使他看到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满怀愤世嫉俗的感情写出了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优秀长篇讽剌小说《儒林外史》,此外还有《文木山房集》等. 有需要请查询:

#龚使贞# 儒林外史中的王惠是怎样的一个人? -
(15891544380): 《儒林外史》王惠人物形象就是一个封建迷信,有着官僚作风的庸官,贪官污吏.事件如下: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

#龚使贞#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 的一个人物.求解答 -
(15891544380): 儒林外史 作者清代的吴敬梓

#龚使贞# {{急急急}} 举例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和意义 -
(15891544380): 《儒林外史》对清朝时期的小说,有很大影响,尽管此书一开始并无预先设计的结构.又如胡适所言,“这部书是一种讽刺小说,颇带一点写实主义的技术,既没有神怪的话,又很少英雄儿女的话.况且书里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谈什么举业...

#龚使贞#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被谁称为“安徽第一大文豪”?
(15891544380): 吴敬梓,安徽全椒县人,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生于清康熙四十年(...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从揭...

#龚使贞# 在《儒林外史》中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读书人有哪几个? -
(15891544380): 范进,出自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是书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范进生于白庙村的贫穷家庭.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