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步骤实验中,小雨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实验前,先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读图可知,将蜡烛放在e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说明照相机原理,光屏上有像;
把蜡烛放在b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
将蜡烛放在c点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将蜡烛放在a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得不到像,放大镜是利用了这原理制成的.
(3)若把透镜的一部分用手遮住,光线仍可透过其他部分成像,则在光屏上仍能看到完整的像,但是会变暗.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照相机;有;b;投影仪;等大;a;放大镜;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_~

(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便于测出物距和像距;(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要使所成的像更小,应增大物距,所以使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或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变小,所以光屏要靠近透镜或向左移动.(4)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透镜的光线会晚一些会聚,因此需要使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或向右移动.(5)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向下调整.(6)实验时若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相当于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此时在光屏上不会有蚂蚁的像,蜡烛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7)根据乙所成甲的像可知,所成像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所以R的像应为故当将“R”放于此处,所成的像肯定也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只有丙中④符合,(8)如图可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选C.(9)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蜡烛放在了焦点上,或蜡烛放在1倍焦距以内,或桌面长度小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故答案为:(1)成像在光屏中心;(2)缩小;(3)远离透镜方向;靠近透镜方向;(4)远离透镜方向;(5)上方;下;(6)不会;(7)④;(8)C;(9)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不唯一).

(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所以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从实验装置上考虑:蜡烛、透镜、光屏若不在同一高度上,所成的像有可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在光屏上不成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当蜡烛放在焦点上时,得到的是平行光,不会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3)蜡烛燃烧变短,所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物体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4)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即说明此时物体恰好在2倍焦距上,故此时的焦距是f=10cm;(5)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得像成在光盘的中心;(2)可能是蜡烛放在焦点上;(3)上;下;(4)10;(5)不变;变暗.


#逯查凯#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器材的摆放规律和调整结果是什么 -
(18555098083): 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探究前对实验器材的摆放及调整方面的要求是: 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或光具座上,并保证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②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逯查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 -
(18555098083): 实验步骤 1、使蜡烛焰、凸透镜(f=10cm)、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的像的特点. 4、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以内时,又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再观察像的特点. 5.设计表格 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u>2f f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

#逯查凯# 物理实验操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18555098083):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2、移动光屏、蜡烛观察、光屏上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逯查凯#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实验(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 -
(18555098083):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烛焰位置偏上,所以应将蜡烛向下调整;(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烛焰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此时应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3)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组成像的性质与物距、像距是对应的,而第3组,物距小于焦距时,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不成实像,所以错误;(4)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光屏和蜡烛之间,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1)下;(2)C;(3)1、2;(4)远离.

#逯查凯#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 -
(18555098083): (1)由图知,烛焰偏高,应将蜡烛向下调整,直到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20cm=2f,f=10cm;(3)将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物距减小,处于f和2f之间,则像距变大,成的像也变大,应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到了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下;(2)10;(3)右;放大.

#逯查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步骤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应使蜡烛、透镜、光屏的中 -
(18555098083):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要得到缩小的像,物距应 大于2倍焦距;要得到正立的像,物距应 小于焦距;要得到放大倒立的像,物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大于2倍焦距;小于焦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逯查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 -
(18555098083): (1)为了能使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凸透镜的表面应对着烛焰,所以表面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同时为了将像成在光屏上,光屏的表面应对着凸透镜.所以光屏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 故答案为:垂直. (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

#逯查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 (1分)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 -
(18555098083): (1)垂直;(2)直线上(高度);;(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1)为了能使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凸透镜的表面应对着烛焰,所以表面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同时为了将像成在光屏上,光屏的表面应对着凸透镜.所以光屏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 (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这样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信度,消除实验结论的片面性.

#逯查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中,细心的小雨发现:烛焰经过凸透镜的 时,光屏上的像在"缩小"与"放大"之间 -
(18555098083): u>2f : 缩小倒立的实象 f<v<2fu=2f : 等大倒立的实象 v=2ff<u<2f: 放大倒立的实象 v>2fu=f : 不成象 u<f : 放大正立的虚象 物近象远象变大 焦点内外分虚实

#逯查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 - 作业帮
(18555098083):[答案] (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