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礼貌的名人故事500 名人故事(50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孔融让梨\r\n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r\n\r\n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r\n\r\n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r\n\r\n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古今中外有礼貌的伟人~

一: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二:周总里就是这样的人。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20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个小口子。朱师傅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周总理说没事,是因为他没事先告诉你我咳嗽,不关你事!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做个人人都喜欢爱戴的好人!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三: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四: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程门立雪 孔融让梨 举案齐眉 程门立雪是说对长辈的尊敬; 孔融让梨讲弟兄间的谦让; 举案齐眉是说夫妻间的礼貌,相敬如宾。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


五: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公元1769~公元1821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 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拿破仑十分自信,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不久,拿破仑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因为自信,拿破仑获得了成功。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
  可以说自信造就了拿破仑的成功。


#皮询栏# 古今中外名人讲礼貌的故事 -
(13774511106):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

#皮询栏# 文明礼仪名人故事小段 -
(13774511106): 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大业.第一次,三人来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归.第二次,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到了草屋,诸葛亮还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春天来了,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皮询栏# 文明礼仪名人故事小段 -
(13774511106): 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大业.第一次,三人 来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归.第二次,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 人备马,到了草屋,诸葛亮还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春天来了,刘备打算三 访孔明...

#皮询栏# 名人礼仪小故事 -
(13774511106):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

#皮询栏# 名人讲礼貌的故事 -
(13774511106): 谦逊的贝罗尼 19世纪的法国著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在日内瓦湖画画时,旁边来 了3名英国游客,看来他的画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贝罗尼听后一一改了过来,改完后还向她们说了声“谢谢”.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到别人的尊敬. ——别林斯基 见人不施礼,再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中国谚语参考资料:成长阳光

#皮询栏# 谁知道中国有那些历史名人有过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
(13774511106): 孔融让梨 孔融七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他拿了个最小的吃.家人问他,他说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应该吃最小的.司马防训客 司马防的父亲由此和客人约好去郊游,出发当天等客人等了很久不见客人来就走了,客人来后得知大骂曰:“不是人也!”司马防回曰:“约时不到,是为失信;以己之故骂人,是为失礼!此等人吾家耻之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