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热爱物理学习可以创造奇迹。如果我们热爱登山,我们可以不顾旅途的危险与劳顿,勇往直前。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透镜

  1、名词

  (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4)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6)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

  F

  F

  F

  F

  3、填表: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花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原理

  凸透镜成像

  u> 2f

  f

  u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透镜不动时的调整

  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

  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

  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

  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

  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物体不动时的调整

  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

  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

  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

  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

  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其他内容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颠倒放置。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2)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4)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

  (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照相机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4)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5)成虚像时:

  (6)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靠近时,像逐渐变大,远离凸透镜

  ①当u>2f,物体比像移动得快

  ②当f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 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

  (2)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 、缩小的 实像。

  (3)明视距离:25cm 近点:10cm

  2、近视眼:(1)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戴凹透镜来矫正。

  (2)因为它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3)近视原因: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又叫老花眼):(1)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可以戴 凸透镜来矫正。

  (2)因为它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3)远视原因: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用凸透镜矫正)。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目镜和 物镜组成,都是凸透镜。

  2、物镜:作用相当于 幻灯机 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把物体所成的像两次放大。

  3、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种。

  其中折射式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成放大的虚像。它有拉近镜头,增大视角的作用。

  3、 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 ;

  4、 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平面镜、放大镜、凸凹面镜

  利用反射的有:平面镜、水下的倒影、所有面镜;

  利用折射的有:所有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



~


#麻环胖# 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知识 -
(19140976325): 初二不需要掌握变速直线运动(可能要求平均速度,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相等.通俗点讲究是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速度不发生改变.难点是选择参照物,就是看和...

#麻环胖#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简洁一些 -
(19140976325): 一: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分度值:一个小格多少?量程:测量范围.读数时要进行估读,如3.00.单位:书本P11最上面.时间单位:书本P13最下面)1.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2.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位置有无变化,所选的...

#麻环胖#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
(19140976325): 人教版8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麻环胖#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
(19140976325):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包括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的传播、 透镜及其应用、温度计原理、汽化和液化、质量与密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麻环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 作业帮
(19140976325):[答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

#麻环胖# 初二初三物理知识总结 - 作业帮
(19140976325):[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

#麻环胖# 人教版八上物理知识点 -
(19140976325):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⑶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

#麻环胖#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整理 - 作业帮
(19140976325):[答案]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麻环胖# 初中物理第一学期上知识点总结 -
(19140976325): 初中物理概念总结:第一章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

#麻环胖# 八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 - 作业帮
(19140976325):[答案] 记住关键词:一、机械运动(长度与时间的单位换算),运动的描述(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速度的计算 二、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与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声的利用(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