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分类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介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如图1,卫星并不是按正圆的轨迹运行。卫星轨道近似椭圆型的运行轨道。我们称它为开普勒椭圆轨道。 根据卫星运行的高度,卫星轨道分为:
1、低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小于1000公里;
2、中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在1000公里到20000公里之间;
3、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大于20000公里。 根据卫星运行轨迹的偏心率,卫星轨道分为:
1、圆轨道:偏心率等于0;
2、近圆轨道:偏心率小于0.1;
3、椭圆轨道:偏心率大于0.1,而小于1. 根据卫星运行轨迹的倾角,卫星轨道分为:
1、赤道轨道:倾角等于0或180;
2、极地轨道:倾角等于90;
3、倾斜轨道:倾角不等于90、0或180
还有,如果卫星轨道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运行的方向也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这样的卫星轨道我们称它为地球同步轨道。如果该轨道的倾角为零,又是圆轨道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地球静止轨道了。
如果卫星运行的方向和地球公转的方向一致,旋转的角速度也等于地球公转的角速度,这样的卫星轨道我们称之为太阳同步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按离地面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按形状分可分为圆轨道和椭圆轨道;按飞行方向分可分为顺行轨道(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逆行轨道(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赤道轨道(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和极轨道(经过地球南北极上空)。人造地球卫星还有以下几种特殊轨道。 概述
停泊轨道(parking orbit) 航天器为了转移到另一条轨道去而暂时停留的椭圆(圆)轨道,又称驻留轨道。
分类
停泊轨道按中心体不同分为地球停泊轨道、月球停泊轨道和行星停泊轨道。地球停泊轨道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登月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和离地球较远的人造地球卫星(如静止卫星)的一个阶段,用于选择进入过渡轨道的入轨点,以弥补地面发射场地理位置固定的缺点,满足过渡轨道的要求。月球和行星停泊轨道用于选择进入轨道的起点,以保证航天器降落在天体表面的指定地区。对于返回地球的航天器,同样可以选择返回轨道的起点,以保证航天器能够准确进入再入走廊。此外,安排停泊轨道还为飞往新轨道之前提供最后全面检查航天器各系统可靠性的机会。 回归轨道(recursive orbit)
星下点轨迹周期性出现重叠现象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重叠出现的周期称为回归周期。工程中回归周期的大小根据卫星的使命确定。同一个回归周期对应有很多条轨道。如回归周期为一天时,运行的轨道周期可近似为24小时、8小时……,从中可以选出合适的运行周期以满足卫星使命的要求。在回归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经过一个回归周期,卫星重新依次经过各地上空。这样可以对卫星覆盖的区域进行动态监视,借以发现这一段时间内目标的变化。在轨道设计中,回归轨道仅限制轨道运行周期,若再选择其他参数,可设计出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这样的轨道兼有太阳同步轨道和回归轨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发射时间,可使卫星在经过某些地区时这些地区有较好的光照条件。以获取地面图像为目的的卫星,像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大都选择这种轨道。回归轨道要求轨道周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因此,卫星必须具备轨道修正能力,以便能够克服入轨时的倾角偏差、周期偏差和补偿大气阻力引起的周期衰减。 polar orbit
倾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又称极地轨道。在极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一圈内都可以经过任何纬度和南北两极的上空。由于卫星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覆盖一定的区域 ,因此,为覆盖南北极,轨道倾角并不需要严格的90°,只需在90°附近就行。在工程上常把倾角在90°左右,但仍能覆盖全球的轨道也称为极轨道。近地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为提供全球的导航服务采用极轨道。许多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以及一些军事侦察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它们的倾角与90°只相差几度,所以也可以称其为极轨道。还有一些研究极区物理的科学卫星也采用极轨道。 实际上地球并不是完全的正圆形,而且除了作用于卫星上的地心引力外,还有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太阳辐射压力等外力。这些外力会使卫星的实际运行轨道偏离开普勒轨道。这种偏离我们称之为轨道摄动。引起卫星轨道摄动的外力,我们称之为摄动力。
由于摄动力的存在,即使是静止卫星也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这就需要靠地面的测控站遥控卫星上的燃气喷射系统,调整卫星的定点确保卫星按轨道运行。



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及应用~

人造卫星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完整的卫星工程系统通常由人造卫星、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尝航...

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环绕地球运行的路径。可用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和近点时刻等六个轨道要素(根数)描述。有三种分类法:(1)按轨道形状分为圆轨道(圆心为地心)和椭圆轨道(焦点之一为地心);(2)按轨道倾角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和倾斜轨道;(3)按地面观测点所见卫星运动状况分为一般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对地静止轨道。所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这是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曲线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地心的。下面介绍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相关知识。


#景例朱# 人造卫星有哪几种?特点是啥? -
(18060999097):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广、种类繁多,有太空“信使”通信卫星、太空“遥感器”地球资源卫星、太空“气象站”气象卫星、太空“向导”导航卫星、太空“间谍”侦察卫星、太空“广播员”广播卫星、太空“测绘员”测地卫星、太空“千里眼”天...

#景例朱# 什么是轨道? -
(18060999097): 原本没有的东西,看不到的 轨道通俗的意思就是路线,你汽车跑的就是路线,跑成首尾相接的就是轨道 轨道是物体正常运行时所要经过的路线 就和飞机、火车一样,只能按照设定的走,偏离就会有危险或者损耗能源

#景例朱# 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有哪些呢?
(18060999097): 按轨道的高低来分类,有36000公里的高轨道地球同步卫星;200~300公里的低轨道卫星(如军事侦察卫星)

#景例朱# 人造地球卫星都有哪些 -
(18060999097): 人造地球卫星在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发展最快,数量也很大.应用卫星按用途分类,有广播、电视、电话使用的通信卫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气象卫星;有对地面物体进行导航定位的导航定位卫星;有地球资源探测卫星,海洋卫星...

#景例朱# 从功能和用途上区别 人造地球卫星分为几类? -
(18060999097):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

#景例朱# 你知道人造地球卫星除了气象卫星外,还有哪些吗? -
(18060999097): 人造卫星的种类很多.仅按照用途分,就有: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天文卫星、广播通讯卫星、导航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等.还有按轨道种类分的,按轨道高度分的,按飞行方式分的...

#景例朱# 人造地球卫星有哪些用途? -
(18060999097):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通信及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导航定位卫星,都是开发相对于地面的高位置空间资源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一般又称为应用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

#景例朱#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具体介绍 -
(18060999097): 人造地球卫星由运载火箭发射入轨.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飞行轨迹叫发射轨道.发射轨道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垂直起飞段和程序转弯段都大同小异,但入轨段根据轨道高度的不同有直接入轨、滑行入轨和过渡转移入轨之分. ...

#景例朱#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形状 -
(18060999097): 没有标准的正圆.都是椭圆的.但有非常接近正圆的椭圆.如果宇宙中只有1个地球和1个卫星,那么卫星的轨道就是正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在其它天体引力的干扰下,卫星的轨道必然是椭圆.这和行星的轨道必然是椭圆的是同样的道理.

#景例朱# 怎样画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 -
(18060999097): 所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这是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曲线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地心的.不管轨道形状如何,只要半长轴相同,它们就有相同的运行周期.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环绕地球运行的路径.可用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和近点时刻等六个轨道要素(根数)描述.有三种分类法:(1)按轨道形状分为圆轨道(圆心为地心)和椭圆轨道(焦点之一为地心);(2)按轨道倾角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和倾斜轨道;(3)按地面观测点所见卫星运动状况分为一般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对地静止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