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中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我在此重点谈谈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动机、创新潜力的前提,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
  一、给学生以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如一次考试过后,在班里公布成绩时,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同学理应考得很好,这次不行,得好好找找原因。”后来,这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没想到我在老师心目中是个好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果然,以后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前几名,课上思维敏捷,想法独特。
  二、给学生以机会。学生要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如检查对文言文的翻译,可挑一个学生到台上模仿老师去译、去讲,不清楚的地方可提问下面的同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又可培养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给学生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记法。教师创造性的示范可引导学生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想象更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
  如:关于“练”和“炼”的词很多,像“锤炼、锻炼、提炼、简练、老练、熟练、精炼(练)、洗练(炼)、凝练(炼)”等等。怎样使“练”和“炼”不混淆,不写错,我给同学们找了个规律,即①提着锤子锤断(锻)了加点的三个词跟“炼”组合;②跟“练”组合的记住“简练”即可(其余的都是大家极熟的,不会错);③剩下的跟“练”和“炼”组合都可。
  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问难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联想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想象力,教学实践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经常性发散思维训练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及标新立异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如:前面提到的如何巧记“炼”与“练”,如何巧判动词后的名词是否为宾语。再如,有些同学对于部分实词的词性的辨别有些困难,尤其是形容词,光凭定义去判别有时辨不准。有一次讲词性练习,我就引导学生找些例子,看修饰形容词的都是什么词。然后让大家讨论,得出一个易记易懂的规律。后来一个同学兴奋地主动站起来给我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形容词一般情况下,前面都能加‘很’,能加‘很’的一般就是形容词。”可见,只要有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的思想都会闪出智慧的火花。
  现在的高中课本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曲及散文鉴赏这一类的文章,发散思维尤为重要。如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有的同学就能在脑子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寒秋湘江图: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形象是伟大的,远看“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上看“鹰击长空”,下看“鱼翔浅底”。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同学们的思维想象可进一步地扩展:毛泽东看到这样的大好河山。表情如何?是眉开眼笑,还是双眉紧蹙?他在想什么?如果是我们,会不会想这些?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想象,同学们就能体会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及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求异思维的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创新教育就要求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向权威向老师说“不”,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故都的秋》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可让同学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为何题为‘故都的秋’,而不为‘北平的秋’,不一样吗’”这就是求异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者的比较,考虑“故”的含义,可知用“故都”旨在表达作者的眷恋之情。又如《陈情表》一课,作者想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陈亲情苦情忠情,但无论哪种情,都没直陈,而是陈情于事。为让同学们了解这一特点,可引导同学们讨论:“假如你是李密,你会怎样说?”部分同学会直接乞求晋武帝。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说法,得出结论。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及创新教育,旨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开放的主体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全程地参与教学实践;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顿悟能力等,使各项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

~


#晏剑丽#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
(18227769471): 一、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 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下,如果你都不热爱生活,对生活是一种漠视和冷淡,你又怎会去关注生活呢,不关注生活创新又从何来,创新不可能凭空而来,它不是神话,...

#晏剑丽#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
(18227769471):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

#晏剑丽#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
(18227769471): 如果父母没有适当引导孩子,这种创新思维就很难顺利发展.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由于力争弥补已有知识与未知领域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对不了解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

#晏剑丽#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素养
(18227769471): 1、通过“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 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在组织...

#晏剑丽# 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 -
(1822776947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以发散性思维为先导.中国有句古话叫“敢想敢做.”可见,“想”也就是思维,于人于事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先导. 创造性思维应以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首先...

#晏剑丽# 做为祖国未来建设者,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急、、快点吧、 - 作业帮
(18227769471):[答案] 要求:1.思想上: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使命. 2.学习上: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行动上: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小发明和小制作活动. 措施:1.在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晏剑丽# 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18227769471): 创新思维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依托,这就要求教师摒弃那些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培养的种种做法,建立平等互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信任学生,赏识他们的言行,承认他们的天性,保护他们的童趣、童心,与学...

#晏剑丽#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8227769471):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早在1934年就明确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这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创新并不神秘.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放手让学生创造的胆量,“好学生不是教师...

#晏剑丽#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
(18227769471): 1、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事物也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识的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2、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