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意思是: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这一句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整首作品比较长,这里节选了包含这句话的一段原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临别时殷勤地托使者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中的誓言只有君王和我知道。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意思是:如果我们两个在天上的话,愿意化作那双双起飞的鸟儿,如果在地下,愿意变为枝干合生在一起的大树,现在指的是相爱的人感情深厚,生死相随。
出自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整句诗的意思是指相爱的人感情深厚,生死相随。比翼鸟是古代的一种鸟名,相传这种鸟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翅膀,只有雌雄并在一起还能飞。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根和枝连生在一起。
《长恨歌》这首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中表示永远相爱的心中誓言。现在人们经常用这句诗来表示爱情坚贞,可是这首诗的主题却是“长恨”。白居易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个“恨”展示给了大家。
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盛世的泡影中沉迷女色。杨贵妃貌美如花,千娇百媚,因此得到了唐玄宗的宠幸,连家人也“鸡犬升天”。接着安史之乱爆发,悲剧开始,唐玄宗的迷色误国,杨贵妃死在马嵬坡。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唐·白居易的《长恨歌》。
原句的意思是: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是什么寓意 -
(15381482959): 形容爱情里最珍贵的生死相依,在天愿化作比翼鸟相依,在地为连理枝相伴,直至地老天荒...

#殷肩些# 什么是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15381482959): 出自 晚唐 白居易的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其实比翼鸟单只的话,只是一个翅膀的,只有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形成两个翅膀. 连理枝指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夫妻恩爱.连理枝又称相思树.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解释?
(15381482959): 比翼鸟是雄雌一对,每只鸟只有一只翅膀,雄左母右,想要翱翔就只有并肩合作.连理枝是外表看上去是不相干的两颗树,但事实上它们的根茎是相连的.后人用这两种事物比喻成爱情的完美结局,也代表了人对爱情的最高愿望.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以及思想内容是什么?
(15381482959):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古往今来,人们都将比翼鸟作为恩爱夫妻的最好比喻....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什么意思
(15381482959): 这四句出自《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翻译: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条.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什么意思 -
(15381482959): 这四句出自《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翻译: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条.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殷肩些# 什么叫在天作愿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15381482959): 翼鸟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山海经.海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又《...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什么意思 -
(15381482959):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比翼鸟,据说产于南方,雌雄并飞. 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枝叶相连. 寓意: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都要在一起.形容两个...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棉棉无绝期 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意思?
(15381482959): 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条.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棉棉无绝期”是诗的结尾.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殷肩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赏析 -
(15381482959): 比翼鸟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钦安殿、浮碧亭的旁边都有这样合生的树.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比喻夫妻恩爱.连理枝又称相思树. 所以说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