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雨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雨巷》所表达的情绪是多重的: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2、表现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

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

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

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解读:

1、戴望舒的《雨巷》从字面上看是一首情诗,讲了“我”由于处境悲惨,迷茫无助,在现实中渴求知心伴侣,但又无奈错过的一段爱情。

2、从生活的角度而讲,戴望舒脸有麻子,家中贫困,虽以自杀迫使施绛年与自己订婚,但最终她仍以戴望舒需要留学获学位保障生活富裕才能结婚为由悔弃了这门婚事,令戴望舒痛不欲生。

3、从婚姻的角度而言,坚持着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的爱恋,会干扰自己的现实生活。“丁香姑娘”走了,但她的形象却由于幻想而在作者心目中更加完美。

4、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这首诗切合了大革命失败后文艺青年痛苦迷茫、找不到出路的时代悲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所以增加了他的内涵与流传度。

如果视野广阔一些,就会发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已经背叛了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前者。

以文青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由于自己的善良及进步性憎恨反革命,但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及动摇性又不能参加革命,这就使他们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不知道该走向何方。

情绪上感到彷徨、无助、迷茫、孤独。一时间这种气息弥漫了文坛,戴望舒则写了《雨巷》,希望通过“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来化解忧愁。

5、从女性的角度而言,戴望舒这种生活困窘,满腹忧伤,对未来一脸茫然的男人是很难吸引他们的目光的,最多不过是同情罢了!所以想娶到漂亮姑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雨巷



作者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让我们体味到他的忧伤?
明确:
1.意境:“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2.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3.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我、姑娘。
这六个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道具,一类是人物形象。
明确:
①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②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它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么它点缀的姑娘呢?
③丁香和姑娘: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丁香姣好却容易凋落,姑娘美好但倏忽即逝。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明确: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

《雨巷》的含义: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雨巷》内容赏读:《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扩展资料《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参考资料来源:

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拓展资料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参考资料: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2、表现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

~


#杨祥很# 戴望舒的《雨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13268311095): 《雨巷》表达了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体现着当时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内心苦闷、彷徨、孤独的时代特征.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够实现.

#杨祥很# 雨巷课文的主要表达思想是什么? - 作业帮
(13268311095):[答案]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富有美感却又充满着浓重忧伤的抒情意境. 首先第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季节小巷深处的... 作者的感情是低沉的,感伤的,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仍在继续希望着,追求着. 意象的解析 1、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

#杨祥很# 雨巷表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态 - 作业帮
(13268311095):[答案] 诗人在第一节中描绘了多雨的季节,幽深的小巷和孤独的自己交代了主人公凄凉的处境.内心的压抑和失落.

#杨祥很# 雨巷阅读答案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描绘出一个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诗中有许多句子重复出现,诗人... - 作业帮
(13268311095):[答案] 人物是忧愁,哀怨,冷漠,惆怅的形象;反复是为了强调,营造一个凄美哀伤的气氛,寄托作者的感情

#杨祥很# 雨巷诗人 - 《雨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13268311095): 联系背景,本诗表达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体现着当时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内心苦闷、彷徨、孤独的时代特征.诗人把自己放在寂寥的雨巷中,做一个反复彷徨的孤独者.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有的只是彷徨和哀怨,这就是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够实现.但是,诗人明显知道,美好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它转瞬即逝,像梦一样从身旁飘过,如同他笔下那默默离去的女子.留下的,只有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再彷徨.在这里,诗人把握不住理想,不甘心放弃理想的复杂情绪显露无遗.

#杨祥很# 雨巷中有那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 作业帮
(13268311095):[答案]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

#杨祥很# 《雨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通过那些意象表现的
(13268311095): 《雨巷》是三十年代著名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是一首象征派暗示的抒情诗.在诗作里有三个单纯的的意象:“我”——象征寻找真理的抒情主人公.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真理.悠长的雨巷――象征阴郁的现实世界.诗中的雨巷是悠长而寂寥的:雨打油纸伞更增加了雨巷的寂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徘徊,更显得雨巷的悠长.“我”是个怀昔追求的游子,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这位姑娘却偏偏是结着愁怨的.她家篱墙颓圯,虽然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是那么的冷漠和高傲.诗人在这里坚持了对于人的尊

#杨祥很# 诗两首:《雨巷》第一节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作业帮
(13268311095):[答案] 营造了寂寞惆怅宁静彷徨求索的氛围.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茫写出了小巷的深长表现了诗人是有所追求的人忧愁是因为理想不能实现.

#杨祥很# 雨巷这首诗想表达什么? -
(13268311095):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