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探索,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原子本身的结构和内部运动规律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后才逐步建立起近代的原子物理学.
1897年前后,科学家们逐渐确定了电子的各种基本特性,并确立了电子是各种原子的共同组成部分.通常,原子是电中性的,而既然一切原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电子,那么原子中就必然有带正电的物质.20世纪初,对这一问题曾提出过两种不同的假设.
1904年,汤姆逊提出原子中正电荷以均匀的体密度分布在一个大小等于整个原子的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则一粒粒地分布在球内的不同位置上,分别以某种频率振动着,从而发出电磁辐射.这个模型被形象的比喻为“果仁面包”模型,不过这个模型理论和实验结果相矛盾,很快就被放弃了.
1911年卢瑟福在他所做的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重的带正电的核,与整个原子的大小相比,核很小.电子围绕核转动,类似大行星绕太阳转动.这种模型叫做原子的核模型,又称行星模型.从这个模型导出的结论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很快就被公认了.
绕核作旋转运动的电子有加速度,根据经典的电磁理论,电子应当自动地辐射能量,使原子的能量逐渐减少、辐射的频率逐渐改变,因而发射光谱应是连续光谱.电子因能量的减少而循螺线逐渐接近原子核,最后落到原子核上,所以原子应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
但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而不是连续的.这些事实表明:从研究宏观现象中确立的经典电动力学,不适用于原子中的微观过程.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子现象,探索原子内部运动的规律性,并建立适合于微观过程的原子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所提出的核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原子光谱的经验规律,应用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的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光子假说,提出了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形成不连续的能级,当能级发生跃迁时,原子就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的假说.
玻尔的假设能够说明氢原子光谱等某些原子现象,初次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氢原子结构理论.建立玻尔理论是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但对原子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时,却显示出这种理论的缺点,因此只能把它视为很粗略的近似理论.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以后的观察证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性质.1926年薛定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波动力学.同时,其他学者,如海森伯、玻恩、狄喇克等人,从另外途径建立了等效的理论,这种理论就是现在所说的量子力学,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现象.

~


#酆牵可#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是如何认识原子结构的 -
(1786852995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酆牵可#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可有s、p、d、f、g、h……等亚层,各亚层分别有1、3、5、……个 -
(17868529954): (2)6f:8s 6f 7d 8p; 因此可以推出是118 + 3 = 121; 但考虑到8s2 6f1的稳定性不如8s2 6f0 7d1(洪特规则特例,f轨道全空稳定,参见第六、第七周期电子排布),因此真正填充第1个6f电子的是122号元素. (3)第七周期 IVA族(C族)7s2 7p2 (第七周期排满是118,114 = 118-4 = IVA)

#酆牵可#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表明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
(17868529954): 答案错了,毫无疑问.正确答案是C. 卢瑟福模型和波尔模型相同(只是解释不同,卢瑟福是完全的经典物理,波尔用了量子化的思想),电子具有行星一般的明确的轨道.这一模型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现代量子力学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具有显著的波动性,不存在明确的运动轨迹,我们不可能得知某一瞬间电子出现在什么位置,只可能知道电子的大致运动范围和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空间的概率密度.电子云就是电子的大致运动范围和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空间的概率密度的图形表示.

#酆牵可# 原子的结构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
(17868529954): 道尔顿把原子看成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新的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1879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Sir William Crookes,1832—1919)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微粒流——“阴极...

#酆牵可# 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 -
(17868529954): 现在元素周期表也到7,说8是一种推测,一种假设.其实,就是把所有轨道排满需要多少个电子.s层只有1个轨道,能排1*2个电子;p层能排3*2个电子;d层能排5*2个电子;f:7*2;g:9*2.至于你说的填充特点,其实是这么回事.以第七周期为例,是[Rn]5f6d7s7p,这时主量子数n=7,n-2=5;n-1=6.你只要学过的东西类推就行了.

#酆牵可# [化学]现代物质结构学说表明原子结构模型是?
(17868529954): 以下是不同时期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和主要内容: 1808年 道尔顿模型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1879年 汤姆生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不满浆果的松糕” 1911年 卢瑟福模型 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随意的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1913年 玻尔模型 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在一个确定电子的时刻不能精确测定电子的确切位置 所以此题结果应该为D

#酆牵可# 基态原子是什么? - 作业帮
(17868529954):[答案]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例如电...

#酆牵可# 氦气是不是双原子分子? - 作业帮
(17868529954):[答案] 稀有气体也叫惰性气体 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形成化合物,依次都是以单原子形式存在的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或惰性气体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的18族元素(IUPAC新规定,即原来的0族).在常温常压下,它们是都是无色无味的...

#酆牵可# 原子构造原理 -
(17868529954): 中心有原子核,外有按层分布的电子,每个电子带一单位负电.不同层电子能量级不同,所以能按所处层面运动.原子核由质子中子(不一定有)组成,其结合力极大.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夸克共有六种,取名为上、下、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