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多音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蒌蒿的拼音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多音字汇总

1 燕子 似:sì(相似似乎)横:hénɡ(横竖横冲直撞)shì(似的)hènɡ(蛮横强横)

3 荷花 挨:āi (挨挨挤挤挨近) ái (挨打挨饿)

5 翠鸟 尽:jǐn(尽管尽早) jìn(尽力用尽) 6 燕子专列 几:jī(几乎茶几)缝:fénɡ(缝补缝衣服)jǐ(几个几天)fènɡ(裂缝岩缝)载:zǎi(记载一年半载) zài(载重载货)

7 一个村庄的故事 卷:juǎn(卷走卷发) juà

9 寓言两则 圈:juàn(羊圈猪圈) quān(圆圈圈套)

10 惊弓之鸟 更:ɡēnɡ(更换更新) ɡènɡ(更好更加)

13 和时间赛跑 与:yǔ(赠与与其与时俱进) yù(参与与会)

14 检阅 乐:lè (欢乐俱乐部)藏:cánɡ(躲藏珍藏)yuè(音乐乐曲)zànɡ(宝藏藏族)禁:jīn(情不自禁禁不住)

行xing(行走) hang(银行)

得de(得到) dei(我得)

地di (地球) de (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 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 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三年级下册1课《古诗三首》多音字是哪些?~

三年级下册语文多音字汇总

1 燕子
似:sì(相似似乎)横:hénɡ(横竖横冲直撞)shì(似的)hènɡ(蛮横强横)
3 荷花
挨:āi (挨挨挤挤挨近)
ái (挨打挨饿)
5 翠鸟
尽:jǐn(尽管尽早)
jìn(尽力用尽)
6 燕子专列
几:jī(几乎茶几)缝:fénɡ(缝补缝衣服)jǐ(几个几天)fènɡ(裂缝岩缝)载:zǎi(记载一年半载)
zài(载重载货)7 一个村庄的故事
卷:juǎn(卷走卷发)
juàn(试卷答卷)
9 寓言两则
圈:juàn(羊圈猪圈)
quān(圆圈圈套)
10 惊弓之鸟
更:ɡēnɡ(更换更新)
ɡènɡ(更好更加)
13 和时间赛跑
与:yǔ(赠与与其与时俱进)
yù(参与与会)
14 检阅
乐:lè (欢乐俱乐部)藏:cánɡ(躲藏珍藏)yuè(音乐乐曲)zànɡ(宝藏藏族)禁:jīn(情不自禁禁不住)
18 她是我的朋友
血:xuè(输血血型流血血管血液)
xiě(血淋淋流了一点儿血)
颤:chàn(颤抖颤动)
zhàn(打颤颤栗)
19 七颗钻石
累:léi(果实累累累赘zhuì)咽:yān(咽喉咽头)lěi(罪行累累日积月累累计) yàn(吞咽狼吞虎咽)lèi(劳累累倒) yè(哽ɡěnɡ咽呜咽)钻:zuān(钻研钻空子钻山洞)
zuàn(钻石钻戒)
20 妈妈的账单
塞:sāi(木塞塞车)
sài(边塞要塞)
sè (堵塞塞责)
21 太阳
差:chā(差别差错)
chà(差不多差生)
chāi(出差差事)
cī (参差不齐)

蒌蒿 [lóu hāo]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水中,嫩芽叶可食。 宋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支持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有没有反,近义词和多音字 -
(15011314901): 三年级下册语文多音字总汇 shì(似的) zhuǎn(转弯) quān(圈套) 似 sì (似乎) 转zhuàn(转圈) 圈 juàn (羊圈) ái(挨打) f (佛像) tiǎo(挑战) 挨 āi (紧挨) 佛 fú(仿佛) 挑 tiāo(挑水) dào(倒立) zhǎo(爪牙) qiǎo(悄然...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的多音字 -
(15011314901): 三年级下册多音字复习 kan(看书) diao(调动) gan(干净) 看 调 干 kan(看门) tiao(调皮) gan(干活) hao(好人) cheng(盛饭) zhao(朝阳) 好 盛 朝 hao(好动) sheng(茂盛) chao(朝代) jia(假装) zhong(种子)...

#宗琛莫# 哪些古诗中含有多音字啊? -
(15011314901): 1.通假字.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少量的通假字现象,这些字应读通假字的旧读音.例如: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注:“四下”表示四年级下册,选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多音字大全 -
(15011314901): 三年级下册多音字组词 调 diào 调查、调离、调动 累 lèi 劳累 tiáo 调节、调皮、调配 lěi 积累、累计、 长年累月 舍 shě 舍得、舍弃、舍命 舍身、舍生取义 喝 hē 喝水、喝粥、喝酒 shè 校舍、 宿舍 、农舍、寒舍、牛舍 hè 喝彩、喝问、喝道 处 chǔ ...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燕子里的多音字有那些 -
(15011314901): 燕子生字注音 jùn qiào fú zēng luě ǒu 俊 俏 拂 增 掠 偶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的多音字和反义词近义词 -
(15011314901): 《大禹治水》一文的多音字如下:没 mò( 埋没 ) méi( 没有) 倒 dǎo( 倒下 ) dào(倒退 ) 行 xínɡ(行走 ) hánɡ( 字里行间 )

#宗琛莫# 文言文《学弈》里的多音字 -
(15011314901): 缴:jiao 三声(缴入资本) 缴:zhuo 二声 (缴氏)

#宗琛莫# 三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1——25多音字,必有重谢 -
(15011314901): 《翠鸟》多音字长:cháng(长短、长工)zhǎng(长大、成长)爪:zhuǎ(爪子)zhǎo(前爪)尽:jǐn(尽早)jìn(尽头)难:nán(难)nàn(受难)

#宗琛莫# 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认字写字表的多音字 - 作业帮
(15011314901):[答案] zháo (着火)(着急) diào (调动)(调课) jiǎ (假装)(假说)着 zhe (看着) 调 假zhuá (着落) (着手) tiáo (调皮)(调整) jià (放假)(假期)sì (似乎)(相似) jiàng (将士)(将领) zhāo (朝阳)(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