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沁园春雪》前两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扩展资料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写作特点:

1、词的上阕是写景

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想像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

2、下阕是议论兼抒情

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3、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借代主要体现在以。文采、风骚”代文治,以“弯弓射大雕”代武治上。



过渡句的作用一般都是成上启下,江山如此多骄是对上面北国风光的概述,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引出下文的唐宗宋祖,秦王汉武

沁园春雪中两句过渡句是~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rmjC46pWMuU1es9iIeHFBwJbTUXtei6-UggjLjGyB3jIT2HUtzuW57sbh4vMTeL4Xc9AJ6BeGm3rjiCC3lZmwK

过渡句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所作,全词原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白话文释义: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前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活泼奔放的气势,与天比高,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下片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衡舍坚# 关于沁园春雪的几个问题,急需解!谢谢. -
(18430746993): 1、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2、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

#衡舍坚# 沁园春雪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8430746993): 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全词,与上片“长城”“大河”相融会

#衡舍坚# 沁园春雪里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8430746993):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衡舍坚# 沁园春雪的下片的第一,二句在全文起何作用 -
(18430746993): 沁园春雪下片第一二句分别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承接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总结江山美如画,承接上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则引出下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综上,下片第一,二句在全文起承转合,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衡舍坚# 《沁园春 雪》是一首词,其中“雪”是____,这首词的上葵着重描写___________,下葵着重评述__________.其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 作业帮
(18430746993):[答案] 词名 过渡句是下片的第一句. 详见百科

#衡舍坚# 《沁园春 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 作业帮
(18430746993):[答案]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句是过度,从现在转变到过去,由实入虚

#衡舍坚# 沁园春 雪 中起过度作用的句子是? 文章的主旨句是? -
(18430746993): 过渡句是第二段的第一句 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衡舍坚# 《沁园春 雪》上半阙的过渡句是什么
(18430746993): 你好, 过渡句是江(敏感词,打不出来)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谢谢~

#衡舍坚# 两个关于《沁园春 (1)在《沁园春 雪》中,简要分析下阙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沁园春 雪》一诗中点明主旨的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 作业帮
(18430746993):[答案] (1)承上启下(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了无产阶级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