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藩王和郡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是怎么来的? 亲王与郡王的区别是什么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看历史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亲王,藩王或者郡王这样的称呼,这些王的地位都是要次于皇帝的位置的,但是和皇帝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们对于这几种王的区别却理解的并不是很是深入,毕竟一个时期皇帝只能有一个,但是却有各种各样的王爷,那么这些王爷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应该怎么来区分他们呢?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分析一下。

一、藩王是一个统称。

和亲王郡王的爵位称呼不同的是,藩王是一个统称,是指有很大的独立性的王爷,虽然在名义上是属于中央王朝几圈的藩属国,是皇帝任命的诸侯王,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是有很大的独立性的。他们在自己的藩属国内部可以设置王爵,有不小的领土。举个例子来说,古代的朝鲜国王,就可以称之为一个藩王,还有明朝的燕王,辽王,也可以称之为藩王,但是他们的独立性是没有朝鲜王那么强大的。

二、亲王皇子和皇兄弟,郡王是皇太子之子。

亲王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因为在两汉的时候,爵位分为王位和候位,是没有亲王的,但是到了西晋,王爵又分为了亲王和郡王,亲王指的就是皇子,也就是皇帝的兄弟们。而郡王呢,则要小一个辈分,通常是指皇太子之子的封号。

三、从名号上来区分。

到了隋朝,皇帝的叔伯,兄弟和儿子都是亲王,但是到了唐朝,黄旗的兄弟皇子为亲王。通常情况下,一个字的王号就是亲王,两个字的就是郡王。像是秦王李世民。剩下的所有王的爵位都是被称为和硕亲王。也是皇亲国戚,但是可能跟皇帝的血缘关系又远了一步吧。



首先这三种亲王的等级是最高的,一般亲王都是立下了特别大的功劳,或者他是皇上的兄弟,位高权重。郡王一般他就没有什么大的军功,也是皇上的亲属,但权力不大。藩王一般是有自己的地盘和自己的军队,实权比亲王大,而且一般都和皇上没有什么亲属关系,所以历来的皇帝都比较防范藩王。亲王、藩王和郡王,这三种都是古代皇帝封的,封赏自己的兄弟和有大功劳的功臣而设立的。

亲王和郡王是爵位,而且等级不同,藩王只是一个统称。藩王始于西汉,亲王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亲王和郡王是爵位,即王爵的不同等级。而藩王只是一个统称,指实际上具有很大独立性,但名义上臣属于中央王朝的藩属国王和诸侯王。
藩王始于西汉,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册封诸侯王拱卫皇室。
亲王和郡王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

同样开府有封地,郡王亲王藩王的区别是什么?~

1、郡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二等,次于亲王。
2、王爵分为亲王与郡王,始见于西晋时期。一般封号为一个字的王为亲王,例如秦王李世民,封号为两个字的王为郡王,例如庐陵王李显。亲王地位比郡王高。
3、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有封国的亲王、郡王都可以称作藩王,如吴三桂。但是只有封地,没有封国,没有地方兵权的,大多不叫做藩王。

扩展资料一、藩王又称蕃王:是在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这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
藩王通常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通常为地名或地域名,由天子决定。但当中央王朝崩溃后,部分藩王的藩国(又称藩王国、列国)仍会存在(通常会不再承认藩属)。比如中国明朝时期的燕国,朝鲜国,缅甸国等。
二、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陈封爵有亲王。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之伯、叔、兄、弟、子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皇子为亲王。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自晋朝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金印称“某王之宝”。
三、郡王,中国古代爵位等级。名称西晋开始出现。唐宋以后,郡王是亲王低一等的爵号,多封给宗室,也有臣下得封郡王。唐代以后,郡王通常是亲王无法继承爵位的其他儿子的封号,继承爵位的嫡子封是世子,别的封为郡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藩王
百度百科 亲王
百度百科 郡王

明朝的亲王与郡王区别非常大,明朝的亲王全部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子孙及其嫡传后裔,有实打实的封地和庄田。而且,亲王的后代中永远会有一支承袭亲王爵位。而明朝的郡王则不完全是明太祖的直系子孙及其后裔,明太祖即位以后,曾经封过自己的叔伯、堂兄弟等为郡王。换言之,明朝的郡王除了明太祖的直系后裔,还有旁支。这其中还有一支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靖江藩,这一支是老朱家的嫡长房、是明太祖长兄南昌王朱兴隆(重五)的后裔。因此,靖江藩在明朝享受了高于所有郡王、略低于亲王的特殊待遇,也是唯一拥有实打实封地和庄田的非亲王世系。而且,明朝的爵位只论血缘、阶层固定,郡王永远是郡王,不能晋封亲王。

清朝与明朝则完全不同,理论上清朝只要是宗室(清显祖塔克世的后裔)都有资格受封亲王、郡王。清初受封的亲王、郡王中,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也有兄弟、侄子等等。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就曾经被追封为庄亲王和通达郡王。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不仅被封为了郑亲王,之后还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了清王朝的铁帽子亲王。因此,血缘并不是清朝亲王与郡王的天然区别!而且,清朝的亲王并不像明朝那么绝对,是可以晋升的。著名的晚清巨贪奕劻是清仁宗嘉庆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庆僖亲王永璘的孙子,最初只获得了辅国将军的爵位,但是因为与慈禧太厚的关系,一步步由辅国将军晋封为了庆亲王,并且还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了清朝最后一家铁帽子亲王!同时,清朝的亲王、郡王并没有实封的封地、庄田,只有爵号和相关待遇而已。

清朝的宗室爵位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入八分者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者有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封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而且,还有没有爵位的,称为闲散宗室,而明朝的宗室都是有爵位的,最低也是奉国中尉。所谓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除了八项礼仪性待遇之外,最大的区别是入八分者可以分得下五旗多少不等的牛录,称为旗份。年羹尧之所以被称为清世宗雍正帝的奴才,就是因为年羹尧家族所在的牛录被划拨给了潜邸时期的雍正帝作为旗份。

但是,亲王和郡王都属于入八分序列,没有以上说的这个区别。清朝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主要还是政治、经济待遇。亲王的政治地位、礼仪性待遇要高于郡王,俸银禄米也要高于郡王。除此之外,区别并不算太大,清朝的亲王、郡王只是地位的象征,却与实际权力无关,没有什么差使的亲王,其权力还不如有实际差使的贝勒、贝子,甚至镇国公、辅国公!


#辛脉岭# 皇宫王爷品阶高低是怎么来算的?
(18922438657): 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

#辛脉岭# 清朝王爷等级划分????
(18922438657): 按地位高地划分!最高亲王,亲王为皇帝的兄弟或叔伯,其次是郡王,为皇帝的堂兄弟或堂叔伯,再者为封赏的王爷,不过从康熙平三藩之后就再没封过王

#辛脉岭# 亲王,郡王,贝勒怎么区别?请用关系说明,通俗易懂的言语回答
(18922438657): 亲王 一般就是皇帝的兄弟. 而郡王 一般都是皇帝的表兄弟. 贝勒一般来说,就是亲王和郡王的儿子.

#辛脉岭# 封建王朝时期亲王和郡王的奉禄都有哪些区别? -
(18922438657): 封建时期,因各封建帝国不同,所以亲王和郡王的俸禄差别就各不相同,下面以金朝为例: 1、封亲王者万户,实封一千户.郡王五千户,实封五百户; 2、亲王与郡王除了食邑之外,又别有王俸,亲王俸禄为正一品的第三等,郡王俸禄为从一品的第一等.

#辛脉岭# 清朝亲王有什么权利 -
(18922438657): 问题一:在清朝,藩王、亲王和郡王,哪个权利大? 蕃王实权大,有兵权,有自己的土地,割剧一方,亲王就是皇上兄弟,在家赋闲的比较多,参与的都是政治斗争,领兵的亲王也有,比如康熙的十三弟,只不过没有封地 问题二:古代亲王的...

#辛脉岭# 亲王、贝勒、郡王、贝子、世子、阿哥都有什么区别? -
(18922438657): 你所提到的这些称呼当中除了“世子”之外,其余的都是清朝特有的封号. 亲王、郡王都是王爵,只不过品级不同. 一般来说,亲王都是皇帝的兄弟. 亲王的儿子称贝勒. 贝勒的儿子称贝子. 阿哥则特指皇帝的儿子. 世子的称谓自西周开始流行,指的是各诸侯国的继承人.注意,并不一定是哪个在位诸侯的儿子,只要是他指定的继承人,就可以成为世子.

#辛脉岭# 亲王是不是也叫王爷啊?2者有何区别? -
(18922438657):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奉恩将军 这是清朝12等爵位 但有人说是14等,因为亲王的儿子可以叫做世子,郡王的儿子可以叫做长子,所以也是14等. 亲王郡王在九品官制中,属于超品,比正一品还要高. 王爷其实就是百姓经常那么叫. 除了楼上说的那个王爷都有个封号之外,某个王爷死之后,皇帝还会给他封一个谥号,(也有的是活着就有),这样其实某个王的名称就是两个字组成 比如多铎是豫德亲王,阿济格是武英亲王,奕譞是醇贤亲王等 爵位采用降爵制,每到下一代降一等.但不是亲王降到郡王这么降,而是亲王——镇国公,郡王——辅国公 到最后的王室子孙都成了“闲散宗室”

#辛脉岭# 有王爷的地方是叫什么朝代 -
(18922438657): 王爷,是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也被授予这个称号.“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成为了一个爵位.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辛脉岭# 亲王的等级高还是郡王的等级高? -
(18922438657): 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二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所以,亲王的等级是高于郡王的.

#辛脉岭# 请介绍一下明朝的藩王
(18922438657): 明代藩王的名字里的第三个字都要有金木水火土其中之一,另一半随便,用于藩王众... 在封国内,亲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