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是什么代表画家之一?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1],又名仁、仍,[2]号子觊,后改为丰子恺,堂号缘缘堂[3],笔名“TK”[1](FONG TSE KA[4]),法号婴行[5],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6](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3],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1][7]
丰子恺绘画师从李叔同[3]、国文求教夏丏尊[1]。民国六年(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并加入研究金石篆刻的东石社。民国八年(1919年)与画会同仁举办第一次作品展,民国十年(1921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学习油画。民国十一年(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子恺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逝世,享年77岁。[6]
丰子恺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160部以上。[3]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5],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他的散文被台湾国文教科书收录。其中漫画以“曲高和众”的艺术主张和“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特色备受世人青睐。[3]
(概述图来源:[8])
本名
丰子恺
别名
丰、丰仍、丰子觊

子觊、子恺[3]
所处时代
中国近现代
民族族群
汉族
人物关系
更多
丰一吟
女儿
徐力民
妻子
丰华瞻
儿子
丰陈宝
女儿
朱光潜
好友
李叔同
老师
相关视频
更多
5.6万播放|01:48
第2集 | 丰子恺21岁创办学校,却因学生笑话差点放弃,妻子一句话扭转乾坤 #读书 #读书分享 #丰子恺
胡晓闲
1.5万播放|00:45
如果迷茫了,就去读丰子恺
草木闲情
4.6万播放|08:42
丰子恺外孙中学非常调皮,他去一封批评信,外孙看后改正考上北大
档案TV
97.4万播放|01:19
国漫鼻祖丰子恺,去陶瓷店竟专挑漏水的买,背后玄机引人深思
胡晓闲
3.1万播放|03:02
丰子恺此法,教育子孙,培养出一代代精英
档案TV
1万播放|00:47
每天一句1——丰子恺
亚纳说
5.3万播放|02:30
丰子恺有篇文章《吃瓜子》,说中国人人都是“吃瓜子博士”
沅汰
21.5万播放|01:25
今日人物丨1975年 9月15日,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丰子恺逝世
中国网文化
1.7万播放|00:22
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 ——丰子恺
东江学习社
相关星图
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
共197个词条
1.1万阅读
于非闇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于右任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丰子恺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查看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共26个词条
2.8万阅读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曹文轩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中兴街道周伙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长篇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出版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2019年,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陈伯吹
陈伯吹(1906年8月13日—1997年11月6日),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至2007年已是第27届。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主要影响历史评价主要作品轶事典故人际关系后世纪念作品保护TA说参考资料
人物生平
书香之门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原名丰润。[4]排行第七,有六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但两个弟弟皆早夭。[6]
共2张
年少时期的丰子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丰润进私塾读书。[10]
宣统二年(1910年),丰润入石门湾西溪小学读书。[10]入学后,其老师将“润”字改为“仁”字,说浙江官话中“仁”与“润”差不多,“仁”在字意上与“慈玉”的“慈”接近些。父母也没有反对,丰润于是改名丰仁。[4]丰仁从小喜欢绘画,尤爱临摹《芥子园画谱》。
丰仁很早就结婚,娶了崇德县望族之女徐力民为妻。徐力民的父亲徐芮荪曾任督学,很多年前读到丰仁参加小学会考的作文,一读倾心,十分赏识这位后生晚辈的才华。得知他是当地名人、晚清举人之子,便希望将女儿许配给他。丰仁的寡母担心自家财力单薄,恐门第不当,但徐多次说亲,显示出十足的诚意。于是,丰仁十六岁(1914年)便与18岁的徐力民定了亲。早年求学之后,两人完婚。[11]
求学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丰仁到杭州投考,考前母亲为他准备好糕和粽子(“高中”之意),后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现杭州师范大学),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1]。同年2月首度发表作品[6]。在预科班二年级时,上李叔同教授画石膏像课,丰仁沉迷其中,画艺进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他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也向李叔同学习音乐,苦练钢琴。[6]他的另一位老师是夏丏尊,他为丰仁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与从事文学翻译的功力。[1]夏丏尊当时在第一师范本任舍监一职,后改任为国文老师。[6]
丰子恺(1918年)
求学期间,丰仁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因此给学生取号“子恺”。丰仁从此以号易名,并以丰子恺之名传世。[4]
民国六年(1917年),丰子恺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并加入研究金石篆刻的东石社。[3]
民国七年(1918年),丰子恺首度发表诗词。[6]
民国八年(1919年),丰子恺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与同学数人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编辑出版《美育》杂志,并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4]同年,丰子恺与画会同仁举办第一次作品展。[3]
丰子恺(1921年)
民国十年(1921年),丰子恺卖祖产,并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钱,到东京展开他的留学生涯。他在东京做短期进修。4个月后,他拉完了三册提琴练习本和几个轻歌剧曲子。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 某日,他在旧书摊上看到《梦二画集·春之卷》,其作者竹久梦二是日本一位自学成功的画家,专攻简笔漫画,自成一家。丰子恺认为,这些画作简直就是“无声的诗”。从竹久梦二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了日后美术的途径。丰子恺在日本游学10个月,盘缠用尽后不得已返国。[6]
事业起步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丰子恺开始漫画创作。[6]丰子恺平日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教学之余,从事英、日文的翻译工作。丰子恺创作漫画的动机,先是因校务会议过于无趣之余,他便观察同事不同的姿态,回宿舍后画成图稿,颇觉有趣,便开始尝试其他内容。朱自清与俞平伯合办一份刊物《我们的七月》,他便向丰子恺要了张画,刊登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图画题目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办《文学周报》的郑振铎的注意。[6]

不同时期的丰子恺
民国十四年(1925年),《文学周报》开始连续刊载丰子恺的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6]画作发表后,一举成名,俞平伯、朱自清、郑振铎、朱光潜等学者都对他推崇不已。其后,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翠拂行人首》等抒情意味浓厚的画作,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丰子恺也成了中国漫画创作的鼻祖。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其母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

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在浙江“仁”与“润”读音上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扩展资料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


#平须露# 丰子恺的作品有哪些? -
(17555488825):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

#平须露# 丰子恺的主要作品收集在什么书里 -
(17555488825):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

#平须露# 《竹影》作者的资料 -
(17555488825): 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润、仁、仍,号:子觊,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画册《子恺漫画选》

#平须露# 丰子恺的作品有哪些100 - 150字 -
(17555488825): 丰子恺是著名的画家和散文家.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子恺随笔录》、《缘缘堂再笔》等.其中《给我的孩子们》是《子恺画集》的代序.文中记叙的内容正是他画集的主题,如“瞻瞻的脚踏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等.

#平须露# 丰子恺是日本的吗? -
(17555488825):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去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受有佛教影响,作《护生画集》寓以拂家护戒杀之旨....

#平须露# 求教丰子恺在文学上成就大还是画坛上成就大?
(17555488825): 当然是在画坛的成就第一. 在几乎所有的关于丰子恺的介绍中,都是: 画家(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这样的顺序. 丰子恺的文学作品,多是一些生活小品、随笔、回忆录,有少量的绘画理论,也不是鸿篇巨制.倒是翻译了几部中长篇小说能够反映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平须露# 丰子恺是一个怎样的人两点说朋理由? -
(17555488825): 隔38年,沪上观众得以在新开馆的上海海派艺术馆与“作品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丰子恺画作重逢.短短一个月展期,馆内门庭若市,吸引了3万余参观者,足见“丰子恺”三字的号召力.上海文联日前也透露,该展不日将移师文联展厅,以飨...

#平须露# 用一个词形容丰子恺
(17555488825): 文艺大师 丰子恺(1898.11.9-1975.9.15),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平须露# 丰子恺原名 - 丰子恺现代作家名是?
(17555488825): 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而且也是很出色的作家!丰子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画家.原名丰润、丰仁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顺利,期待你的好评,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