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公平原则的适用哪些情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法律分析:公平责任作为一项归责原则,主要适用于当事人双方均没有过错的情况。此处所说的没有过错,包括不能通过过错推定的办法来确定行为人有过错。在实践中,经常发生此种情况,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原告难以就被告的过错问题进行举证,但被告不能通过反证证明其没有过错,此种情况,亦应适用公平责任。不过,如果能够证明被告有过错,则可以依过错原则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冀朱环# 伦理原则中的公平原则包 -
(17314443548): 一、平等原则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

#冀朱环# 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
(17314443548): 民法通则第3—7条对我国民法的原则做了规定,概括其内容,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民法内容有普遍约束力的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如平等、自愿等原则,还有一些是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

#冀朱环# 公平原则规定在《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上 -
(17314443548):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有相关条款. 《民法通则》 第一章 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章 第五条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冀朱环# 民法公平原则与等价有偿原则有什么区别 -
(17314443548): 1、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2、等价有偿原则是公平原则在财产性质的民事活动中的体现,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转移财产等的民事活动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取得一项权利应当向对方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损害的时候,应当等价有偿.

#冀朱环# 论述: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7314443548):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

#冀朱环# 民法中公平原则与平等原则的区别在哪 -
(17314443548): 平等原则是指在民法关系中,各权利主体的权利义务都相同,没有人有特权,在责任承担和权利享受上都是一样的,如在适用法律时,都受用侵权法,而不是行政法;公平原则是指既指程序上的公平,也指结果上的公平,在实践多为结果上的公平,如一方没有过错,但另一方有损失,在公平的角度讲,没有过错的一方,亦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而非赔偿).

#冀朱环# 请问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 -
(17314443548): 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多元的.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过错推定责任为例外;侵权责任则以过错责任为原则,无过错责任为例外.公平责任原则既不属于违约责任,也不属于侵权责任,而是与侵权、违约责任并列的一种酌定责任...

#冀朱环# 交警对交通事故 无法认定双方责任划分该出示什么证据 -
(1731444354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适用过错原则的规定,而对于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形,没有进一步进行规定如何分配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事实不清,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冀朱环# 什么是公平原则? -
(17314443548):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民事活动中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冀朱环# 《民法通则》中有公平原则和平等原则,请问二者区别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17314443548):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要以社会公平正义要求自己,其民事活动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要求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机会平等;合理承担责任;当事人关系上利益应均衡.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要求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主体平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主体合法权益受到平等保护;主体平等的承担责任; 二者都是民法的原则,是民事立法、解释民法、适用民法、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