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 南宁有哪些风土人情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一、广西南宁的地理位置

广西南宁,别称绿城、邕城、南方水城、五象城,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广西南宁的位置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偏西方向,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2′,北纬22°48′。

二、广西南宁的风土人情

广西南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广西南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满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筑形态各异,特色鲜明,风俗也多种多样。

炮龙节是南宁宾阳特色的的传统节日。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炮龙节是汉族和壮族两家人的文化融合,产生的民间节庆。

“火狮节”是南宁民间的称呼,届时雁江镇每条街都会派出一条狮,到家家户户拜年。各家各户也准备了很多鞭炮和红包迎接舞狮,古色古香的的街道,红红火火的炮花,场面足以媲美宾阳的炮龙节。

扩展资料

广西南宁的历史变化:

南宁自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诞生之日起,1700年间城市经历了几次迁移与发展:从邕州古城、晋城、唐城、宋城到新南宁。

1、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晋兴郡诞生,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开始。郡治所、县治所初始就设在邕州古城即平南村一带。

2、晋兴郡治、县治便从邕江南岸逐渐向北岸地势较高的凌铁村迁移并建设新城,史料称新城为“晋城”,晋城没有城墙,范围很小不足半平方公里。

3、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开始,在“晋城”东北重建新城,唐城一直到北宋皇祐初年(1049年)仍存在。

4、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刘初任邕州太守,便在离唐城西北约1公里的五花岭一带开始建新城。从明代开始,“宋城”的外围逐步拓展为城区。

5、解放后,城区的发展均是以宋城为基础形成的旧城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扩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西南宁



南宁(ㄋㄢˊㄋㄧㄥ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南宁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总人口为666.16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44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长久以来南宁形成了“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城市风格。南宁别称绿城、邕城、凤凰城、五象城。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 22112 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2平方千米。地理区位上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近海”,距钦州、防城港、北海3个沿海城市分别110千米、170千米、200千米;“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凭祥2个城市分别200千米、230千米;“沿(铁路)线”,湘桂、南广、南昆、南防、黎钦等铁路在南宁交汇,是华南地区 重要的铁路枢纽;“沿江”,横穿南宁的邕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游段。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成为西南出海通道最便捷的枢纽。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南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南宁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8°22′,北纬22°48′。截至2013年底,南宁市总面积3311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南宁城区人通用南宁白话(为粤语方言之一),郊区部分使用平话(汉语方言之一),壮族使用壮语(分别属于南部方言邕南土语和北部方言邕北土语)。整个南宁市最通行的是南宁白话以及混杂粤语元素的普通话,各族人民大部分能使用普通话。

风俗
赛龙舟:又叫扒龙船。是群众喜爱的民
北回归线明珠—大明山间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23年(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更成为南宁市别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赛事越办越好。1997年,南宁市和坛路乡举办的龙舟赛由于规模大,形式新,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百万群众龙舟通讯赛最优赛区”称号。
抢花炮:每年三月三民歌节时,南宁被陈运和诗称为“穿彩裙的城市”,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就是抢花炮了。参加者以各村寨的壮男各组成一队,互相竞赛。所谓花炮,就是一枚直径约5厘米,用红布缠绕的铁环。将花炮放在装满火药的发射器上,点燃后即“轰”的一声将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时,各寨的花炮队蜂拥而上。激烈拼抢,拾得花炮者在队友的掩护下。冲破对方的抢夺和阻挡,奔向对方的炮台,将花炮投入花篮中,即为胜利。抢花炮的拼抢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榄球,所以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
板鞋舞:在壮族的三月三节
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板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
踩高跷踢足球:这是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 能用那对“义肢”。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最初南宋时期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
狮子上金山:在高架上腾空起舞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
上刀山下火海: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 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
抢糍粑:是仫佬族最兴高采烈的活动,他们三人为一“冬”(组),共三“冬”人轮番用长筷子去抢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个人只能共用三只脚着地,全靠手拉手、脚扣脚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抢到的粽子也会掉下地。一时之间满场喝彩呐喊和击鼓助威声不绝,直到缸里的粽粑抢完为止,抢得粽粑最多的一“冬”为胜者。

南部沿海;优势重要性:近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南部沿海,海运便利,资源丰富;毗临东南亚,与东南亚进行贸易的桥梁;西南腹地工农业产品出口的门户;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独特的人文风俗旅游资源。

南宁(壮文:Nan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有“绿城”的美誉。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2014年10月3日至2014年10月12日,南宁成功举办了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成为在天津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城市。
2016年4月25日,南宁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权,计划于2018年12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同期.
地理位置:
区位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 22112 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2平方千米。地理区位上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近海”,距钦州、防城港、北海3个沿海城市分别110千米、170千米、200千米;“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凭祥2个城市分别200千米、230千米;“沿(铁路)线”,湘桂、南广、南昆、南防、黎钦等铁路在南宁交汇,是华南地区 重要的铁路枢纽;“沿江”,横穿南宁的邕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游段。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成为西南出海通道最便捷的枢纽。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南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南宁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8°22′,北纬22°48′。截至2013年底,南宁市总面积3311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3]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地貌
南宁整体地形
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岭,为一列褶皱低山,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5]

地形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6]

气候
鸟瞰南宁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也是名副其实。[7]

水文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武鸣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宁及邕宁区境内称邕江,河道全长116.4Km,上游从距南宁水文站38Km的永新区江西乡同江村开始(俗称三江口),下游至邕宁区伶俐镇那车村止,为南宁市重要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90 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06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95.6 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含沙量0.24Kg/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95.6t/平方公里。邕江南宁市河段河床宽约485m,深约21m,平均水面宽307m,枯水水深8m~9m。邕江的上游分别为右江和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进入南宁市,河长707Km,流域面积38612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36Kg/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252t/平方公里。
风土人情
概况
截至2012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全年文艺演出1284场,观众142.2万人次。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总藏量5732.3千册、件。博物馆6个。文化馆12个。乡镇文化站102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8.02%,电视人口覆盖率99.38%。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1.8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5.02万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19.54万座。[17]

语言
南宁城区人通用南宁白话(为粤语方言之一),郊区部分使用平话(汉语方言之一),壮族使用壮语(分别属于南部方言邕南土语和北部方言邕北土语)。整个南宁市最通行的是南宁白话以及混杂粤语元素的普通话,各族人民大部分能使用普通话。

宗教
南宁市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市教徒约10000多人,宗教教职人员近百人。

风俗
赛龙舟:又叫扒龙船。是群众喜爱的民
北回归线明珠—大明山
间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23年(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更成为南宁市别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赛事越办越好。1997年,南宁市和坛路乡举办的龙舟赛由于规模大,形式新,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百万群众龙舟通讯赛最优赛区”称号。[29]
抢花炮:每年三月三民歌节时,南宁被陈运和诗称为“穿彩裙的城市”,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就是抢花炮了。参加者以各村寨的壮男各组成一队,互相竞赛。所谓花炮,就是一枚直径约5厘米,用红布缠绕的铁环。将花炮放在装满火药的发射器上,点燃后即“轰”的一声将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时,各寨的花炮队蜂拥而上。激烈拼抢,拾得花炮者在队友的掩护下。冲破对方的抢夺和阻挡,奔向对方的炮台,将花炮投入花篮中,即为胜利。抢花炮的拼抢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榄球,所以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29]
板鞋舞:在壮族的
壮族三月三节
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板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29]
踩高跷踢足球:这是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 能用那对“义肢”。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最初南宋时期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29]
狮子上金山:在高架上腾空起舞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29]
上刀山下火海: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 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30]
抢糍粑:是仫佬族最兴高采烈的活动,他们三人为一“冬”(组),共三“冬”人轮番用长筷子去抢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个人只能共用三只脚着地,全靠手拉手、脚扣脚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抢到的粽子也会掉下地。一时之间满场喝彩呐喊和击鼓助威声不绝,直到缸里的粽粑抢完为止,抢得粽粑最多的一“冬”为胜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

饭节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谁抢得多,得“福”也越多。[29]
打磨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庄稼无收,人们陷入恐怖和绝望之中。有两兄弟想出个办法:用木头做成磨秋,荡到天去,求老天爷开恩。他们打了15个昼夜的磨秋,终于感动了苍天,普降甘霖 ,但兄弟两因过劳而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在节日时打磨秋。 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1人或两人,交替蹬弹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同时在杆上做出回转翻滚、以腹贴杆四肢悬空、在旋转至地面时伸手拾花等许多技巧动作,凌空翻滚如空中飞人一般,既惊险又优美。 这种活动,彝族叫“磋磋”,汉语称“打磨秋”。

广西省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东部与广东省接壤,西部与云南省接壤,南部面向大海,地理位置优越。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同时是中国五个自治区之中唯一最发达的地区,唯一通地铁的城市。
广西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开放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地形多山和石灰岩地质,导致该地区较为贫穷,中国几个重点扶贫对象都在广西。
省府:南宁市。
人口数量:约5579万。
下属辖区:桂林市,柳州市,百色市,贺州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14个)。
交通枢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南宁东站,桂林北站,柳州站,南宁地铁。
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世界著名景点,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景取自广西桂林),北部湾,北海银滩,德天瀑布,红水河,天坑等。
主要民族分布:壮族,汉族,瑶族,傣族,回族,布依族,水族,苗族。
高等院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一》壮族的饮食
   南宁壮族的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其它杂粮和鱼肉菜类为辅。唐宋以后,南宁的家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水稻和经济作物和栽培逐步赶上了江淮地区。故当时人称赞说:“鱼稻有如淮石,溪山宛类江南”。壮族的传统饮食特点是:
   早粥晚饭——早、午餐多吃粥,辅以其它杂粮,菜肴一般简单,常以青菜、酸菜、干萝卜、辣椒类佐食。晚餐普遍吃米饭,菜肴也较好些。鱼、肉类亦多在晚餐进食。
   平时吃素,节日吃荤———日常以素食为主,逢圩日进城才买回些猪、牛肉尝尝。节日和喜庆之日必荤食,扣肉、白斩鸡、鱼丸为常备之菜。节日习惯;春节杀鸡,中元节杀鸭,夏至吃“鱼生”,冬至吃狗肉。现在壮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菜肴也逐渐打破旧的食谱了。
   壮族人喜欢米制品————以籼米、糯米加工而成的食品多在农闲或节日期间制作,其品种依不同季节而异。春节期间用糯米制作年糕、粽子、汤圆;三月清明用糯米制作糍粑、五色糯饭;五月端午节用糯米包凉粽;年三十除夕则制作大肉粽、年糕、粉利、米花糖等。
   肉粽——————据说肉粽是由壮族的竹筒饭和叶包饭演变而来的。叶包饭有先煮成饭,后用叶包的,也有先包好米,再煮成饭的。壮族传统粽子的显著特点是大,大的用五六公斤糯米包成一个粽子,小的也有一二公斤重一个,这种粽称为“枕头粽”,或叫“大糍”。过春节,壮家包肉粽己成习惯。还以大粽作为祭祖先、走访亲戚之礼品。江西/坛洛/那龙/三塘/那洪一带的壮族还有一种习俗,为接待新嫁的女儿和新姑爷到娘家拜年,娘家必须准备有大肉粽。女儿和新姑爷离开娘家时,往往是大粽/糖/饼/米花等装满一担。此种习俗,沿袭至今。


#朱凯柔# 广西南宁在地理什么位置 -
(18765476468): 地理位置是北半球北纬22.48,东经108.19

#朱凯柔# 广西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18765476468): 广西,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首府南宁市.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西谓广西. [1]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14个地级市,111个县级行政区(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2个县、12个自治县).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

#朱凯柔# 谁能详细的告诉我广西南宁的风土人情和特产物价~~鄙人对那面真是不?
(18765476468): 南宁美食 白斩鸡 广西各民族群众最喜爱的节日食品与宴客佳肴.又名白切鸡 . 南宁肉粽 是南宁人的传统食物.粽里除有大糯米、猪肉外,还有虾米、香菇、玉兰片等,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荷叶香. 南宁老友面 是南宁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煮面条时,先用蒜泥、豆豉、酸辣椒、酸笋、牛肉碎,等炝锅,再加入醋、骨头汤和面条同煮而成.煮好后,闻之酸辣鲜香,吃时汤热味浓,诱人食欲,且有驱除风寒的功效. 风景区 青秀山风景区 , 广西博物馆、伊岭岩、扬美古镇 ,良凤江—凤凰湖休闲度假区 最繁华的是 朝阳广场(最热闹) 琅东的航洋国际(最繁华) 中山路(最好吃) 等 这些地方交通都很便利!!

#朱凯柔# 南宁属于中国的什么地区?
(18765476468): 南宁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也属于我国的东部沿海省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大约0.5度.东经108.20度吧.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之一.

#朱凯柔# 南宁在哪? 具体位置
(18765476468): 广西

#朱凯柔# 对照中国地图,请你指出广西首府南宁的地理位置是北纬______,东经_______;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_____方向,距北京直线距离________千米. - 作业帮
(18765476468):[答案]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坐落在南宁盆地中部邕江两岸,总面积1002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834平方公里,建成...

#朱凯柔# 广西南宁的地理位置?最好有地图、 -
(18765476468): 南宁的电子地图,你可以看一下 http://map.difangwang.com/nanningmap/ map地图的英文,difangwang地方网拼音, 再带城市的全拼+map

#朱凯柔# 广西省 ,地理位置特征RT - 作业帮
(18765476468):[答案]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