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有文化的成语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过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精明强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头角峥嵘: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聪明才智: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着的才能。
○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见微知著:微:隐约;着: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过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精明强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头角峥嵘: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聪明才智: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着的才能。
○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咏絮之才:人们形容才女的专用词。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七步成诗:才思敏捷,反应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诗》。

学识渊博,学识渊博是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华,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与锋芒毕露不同。
博览群书,谓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古通今,思是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博学多才,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满腹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常蚁科# 与文化有关的成语 -
(18014108982): 文房四宝 [ wén fáng sì bǎo ] 基本释义 俗指笔、墨、纸、砚.出 处 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常蚁科# 形容中华文化的成语(,例如:博大精深)急! - 作业帮
(18014108982):[答案] 博大精神

#常蚁科# 文化知识的成语有哪些 -
(18014108982): 表示“文化知识”的成语有:粗俗之辈、识字知书、识文断字、读书种子、不识之无.1、粗俗之辈 【拼音】 cū sú zhī bèi 【解释】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举例造句】 别跟他这种粗俗之辈一般见识...

#常蚁科# 形容人文化高的成语 -
(18014108982): 【成语】: 满腹经纶 【拼音】: mǎn fù jīng lún 【解释】: 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 《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常蚁科# 关于文化的四字成语 -
(18014108982): 关于文化的四字成语: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博古通...

#常蚁科# 描写有文化的成语 -
(18014108982):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过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常蚁科# 形容文化的成语我国有着_______(横线上填成语)的文化 - 作业帮
(18014108982):[答案] 博大精深 兼容并蓄

#常蚁科# 形容“文化高”的成语有哪些?
(18014108982): 识字知书【拼音】:shízìzhīshū【解释】:指有文化知识.造句这些人里面能识字知书的人很少.知书识礼【拼音】:zhīshūshílǐ【解释】: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

#常蚁科# 关于文化的成语 - 作业帮
(18014108982):[答案]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着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粗俗之辈】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读书种...

#常蚁科# 关于文化的成语 - 作业帮
(18014108982):[答案]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着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粗俗之辈】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读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