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把酒问月借月亮寄托了怎样的情思? 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喜欢通过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苏轼眼中,月亮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之月;

在张若虚眼中,月亮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思念之月;

无疑,在众多诗人中,李白是描写月亮最多的诗人,从《古朗月行》到《月下独酌》,从《送荆门送别》到《静夜思》,可以说,李白将月亮文化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月亮寄托着李白孤独而又纯洁的心灵。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把酒问月》,那飘逸而浪漫之感,颇有一番趣味。今天,让我们走进李白,走进《把酒问月》,聆听和感悟诗仙的内心世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苏轼曾经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想,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应该是借鉴了李白的这首诗,两位伟大的诗人面对月亮,写出了心中或思念,或孤寂的人生感慨。

没有人知道天上的月亮何时出现,有探索精神的李白不禁举着酒杯,向月亮发问。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也曾向苍天发问,写过一首长篇诗歌《问天》,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探索。

人虽然无法攀上明月,但月亮却紧紧地与人相随。人走到哪里,月亮就跟到哪里,仿佛是一辈子的知己,可以袒露心扉,可以一诉衷肠。

在今天,人们从未停止对月亮的探索,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飞向月空。但是忙碌的人们,是否还有雅兴去望月,去感怀或圆或缺的月亮。

月亮没有太阳那般炽热和鲜亮,它只是优雅而从容地完成它的使命,不争先不邀宠,默默地在黑夜中给人一丝光明和希望。

月亮皎洁如镜,挂在天宫,尽管在云霭中依旧散发着清冷的光辉。

我们能看到月亮从海上缓缓升起,谁能知道它清晨十分在云间隐迹。月亮,并未消失,只是人们在明亮的白天,并不需要它,它便只留下淡淡的影子。

自古以来,关于月亮的的传说有很多,月宫中的白兔是否安好?从人间飞到月亮的嫦娥是否孤独?嫦娥虽然成为了神仙,但她在月宫中没有朋友和亲人,每天会开心吗?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但是月亮却照耀过古人,月亮,仿佛是一位岁月的见证者,它从容地见证着世间沧桑和生离死别。

古人和今人如流水一般,却看到同一轮明月。

只希望拿起酒杯,放歌高唱,让月光永远照在金杯中,不要辜负这大好韶光。



李白的<<把酒问月>>使人借月亮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叶叛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19432299799): 表达了诗人孤寂,豪迈,思念家乡,思念自己的弟弟的感情.也是对人生中无不散之筵席的感叹.

#叶叛祝# 李白的把酒问月的诗意 -
(19432299799): 把酒问月 作者: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叶叛祝# 请问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19432299799): 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答案“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悠悠万世,...

#叶叛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诗的意境 诗句的意思 -
(19432299799):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

#叶叛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943229979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抽更愁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叶叛祝# 有关月的诗句 月寄托的情思: 月呈现的不同形态 月呈现的满腹愁绪 月包含着的瑰丽想象 -
(19432299799): 寄托的情思: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叶叛祝#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19432299799): 想做爱《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即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

#叶叛祝# 试分析《把酒问月》中人与月的关系 -
(19432299799):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叶叛祝#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意思
(19432299799):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意思: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该句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宇...

#叶叛祝# 辛弃疾的《太常引》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简析本词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 - 作业帮
(19432299799):[答案] 【赏析一】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