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9

  从高中历史学习现状来看,许多学生感到比较乏味,尤其是记不住历史知识,这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下面我精心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欣赏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


#门峡芳#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重点知识总结 -
(15021483751):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2、生产工具的演变 (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

#门峡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
(1502148375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

#门峡芳#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按照时间线索写出知识框架 -
(15021483751): 历史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痛和无奈也学得辛苦,收获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好历史呢?一、抓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客观历史事实的抽象概括,它反映历史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特点.如果说学习历史是...

#门峡芳#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 全面 -
(1502148375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中国古代早期指:夏商周时代2、夏朝继承王位的主要方法是:王位世袭制3、分封制 内容:周王把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同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作用:加强周王对地方的统治,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分封制无法实行.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4、宗法制 内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

#门峡芳# 高中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
(15021483751): 专题一:1、王位继承制、分封制、宗法制 2、秦大一统、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3、皇帝制度、汉中外朝制度、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一参政、监察制度(刺史)、选官制度(科...

#门峡芳# 历史的思维导图怎样做??急!!! -
(15021483751): 历史思维导图怎么画?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繁杂琐碎的知识点时,稍不用心就会将很多知识记混,不知道大家在记忆历史知识点有什么效果好的方法.小编觉得之前历史中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下面将具体的思维导图画法给大...

#门峡芳# 高一 历史第一章 总结 -
(15021483751):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 分封制 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

#门峡芳#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整理 - 作业帮
(15021483751):[答案] 高 一 历 史 期 末 复 习 资 料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A第一个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