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这篇文章里有哪些多音字? 语文《观潮》课文所有多音字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 “横”,主要有两个读音,其一是héng,主要是形容词,与“竖”相对,比如“横卧”;也可以读hèng,有态度强硬之感,比如“蛮横”。

  2. “笼”,主要有两个读音,其一是lóng,主要做名词,如“灯笼”;其二是动词,如“笼罩”。

  3. “薄”,主要有三个读音,其一是“báo”,口语出现较多,如“薄饼”;其二是“bó”,书面语多出现,如“薄弱”;其三是“bò”,一般指“薄荷”。

  4. “闷”,主要有两个读音,其一是mēn,比如“闷热”、“闷声闷气”;其二是mèn,比如“闷闷不乐、闷雷”。

  5. “号”,主要有两个读音,其一是háo,一般做动词,如“号叫、哀号”;其二是hào,一般做名词,如“号码、口号”等。



《观潮》这篇文章里有哪些多音字?~

《观潮》这篇文章里的多音字有:闷、薄、笼、号、隆、观、涨等。
一. 闷
[ mèn ]
密闭;不透气:~葫芦。~子车。
[ mēn ]
1. 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热。打开窗户吧,房里太~了。
2. 使不透气:茶刚泡上,~一会儿再喝。
3. 不吭声;不声张:~头儿。~声不响。
4. 声音不响亮:他说话~声~气的。
5. 在屋里呆着,不到外面去:他整天~在家里看书。
二. 涨
[ zhǎng ]
(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水~船高。河水暴~。物价上~。
[ zhàng ]
1. 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豆子泡~了。
2. (头部)充血:头昏脑~。他的脸~得通红。
3. 多出;超出(用于度量衡或货币的数目):钱花~了(超过收入或预计)。把布一量,~出了半尺。
三. 观
[ guān ]
1. 看:~看。走马~花。坐井~天。
2. 景象或样子:奇~。改~。
3. 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悲~。世界~。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道~。白云~。
2. (Guàn)姓。
四. 笼
[ lóng ]
1. 笼子:竹~。兔~。鸡从~里跑出来了。
2. 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
3. 蒸笼:小~包子。馒头刚上~。
4. 把手放在袖筒里:~着手。
[ lǒng ]
笼子(lǒng·zi):箱~。
五. 薄
[ báo ]
1. 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片。
2. 淡:酒味~。
3. (感情)冷淡:待他不~。
4. 不肥沃:~田。
[ bó ]
1. 微;少;弱:~技。~产。单~。
2. 不厚道;不庄重:刻~。轻~。
3. 看不起;慢待:鄙~。厚此~彼。
4. 迫近;靠近:日~西山。
[ bò ]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观潮》多音字
1、笼:lónɡ(鸡笼 、蒸笼)lǒnɡ(笼罩 、 笼络)
2、 闷:mēn(闷热 、 闷声不响) mèn(烦闷 、 闷雷 、 闷闷不乐)
3、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 、号啕大哭)hào(号令句号 括号)
4、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 、兴隆、 隆重)
5、观:ɡuān(观看 、景观 、观潮、 奇观)ɡuàn(道观 、 白云观)
6、薄bó (薄弱 、 单薄 、 薄雾) bò (薄荷)
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扩展资料:
赏析: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写作背景:

作者兴致勃勃地来到钱塘江边,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的场面深深震撼着,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巧妙结合。
观潮结束后,他回想起汹涌的潮水发出滔天巨响、岸边的看潮的人群齐声惊叹,他的内心以为那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触动......终于,他再也不能忍受内心的平静,一定要把这壮观场面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阳连垄# <观潮>字词问题 -
(18040134986): 第一个方:当……时 第二个方:方圆、面积 第一个骑:坐骑 第二个骑:骑乘 同意.这篇文章描写了钱塘江涌潮的各种形态景观,同时也对南宋居民在这个特殊日子观看大潮的风俗习惯.

#阳连垄# 潮魂一钱塘潮抒情里有哪些多音字 -
(18040134986):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单元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4、复习掌握本单...

#阳连垄# 叨扰,四上语文《观潮》中“薄雾”中“薄”的读音,还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蛟龙的爪子”中“爪”读我在人教论坛找到:在吕叔湘、李荣、许嘉璐... - 作业帮
(18040134986):[答案] 不要只是看发音,意义不同的,内涵深浅不同,希望你细细去品.

#阳连垄# 观潮的课文原文 -
(18040134986):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

#阳连垄# 周密的《观潮》中“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的干读音是什么?如题. - 作业帮
(18040134986):[答案] 干gān岸;水畔 [bank]鸿渐于干.——《易·渐卦》.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秩秩斯干.——《诗·小雅·斯干》.朱注:“干,水涯也.”昔者吴干战.——《管子·小问》.注:“干,江边地也.”而不知干队之败.——《...

#阳连垄# 《观潮》中的第三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闷雷这个词读什么? -
(18040134986):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是比喻句.

#阳连垄# 初二课文《观潮》
(18040134986): 给人以观潮包容万物的心情 四声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此句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

#阳连垄#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的重要知识 - 作业帮
(18040134986):[答案] 不知是不是《观潮》这篇课文?有份教案如下:一、导入 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 的时候,也有 的时候,有没有人看过江河海水涨潮吗?说说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 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阳连垄# 概括观潮课文 -
(18040134986): 本篇主要描绘“钱塘观潮”的盛况.全文可分四层: 第一层写潮来之状.它用动态的“镜头摄像法”描写了初来之状、既来之状,又配之以“音响效果”,收到了文字尽管简约而令人视听不暇应接的艺术功效. 第二层写教阅水军的场面.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