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它的来源是什么 核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危害: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来源: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臭味。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液态二氧化硫比较稳定,不活泼。气态二氧化硫加热到2000℃不分解。不燃烧,与空气也不组成爆炸性混合物。


扩展资料

二氧化硫的用途:

1、用作有机溶剂及冷冻剂,并用于精制各种润滑油。

2、主要用于生产三氧化硫、硫酸、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也用作熏蒸剂、防腐剂、消毒剂、还原剂等。

3、二氧化硫是中国允许使用的还原性漂白剂。对食品有漂白和对植物性食品内的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中国规定可用于葡萄酒和果酒,最大使用量0.25g/kg,残留量不得超过0.05g/kg。

4、农药、人造纤维、染料等工业部门。

5、用于生产硫以及作为杀虫剂、杀菌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危害:

  1. 对环境的危害: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

  2. 对人体、动物的危害:

  •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

  • 在空气中含数0.3mg/L即可因声门痉挛窒息而死。我国标准最高浓度20mg/L。


二.二氧化硫的来源:

  1.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二氧化硫

  2.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3.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三.二氧化硫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二氧化硫    

英文名称:    Sulfur dioxide    

分子式:    O2S    

分子量:    64.06    

熔点     −73 °C(lit.)  

沸点     −10 °C(lit.)  

密度     1.25 g/mL at 25 °C(lit.) 

蒸气密度    2.26 (21 °C, vs air)

蒸气压    1779 mm Hg ( 21 °C)
   



二氧化硫有哪些危害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气污染的原因


  大气污染的原因

  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平均停留时间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十年、百余年。大气污染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级(原生)污染物,即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二级(次生)污染物,是由一级污染物在大气中进行热或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后者往往危害性更大。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种。

  (1) 生活污染源 人们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如炉灶、锅炉等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煤烟和SO2等,具有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2) 工业污染源 包括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向大气排放H2S、酚、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化纤厂排放的H2S、NH3、CS2、甲醇、丙酮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

  (3) 交通运输污染源 由飞机、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移动源)排放的尾气。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气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数十种之多,量多危害也较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以下五种。

  (1) 颗粒物质 颗粒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而以人为来源为主。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称为一次颗粒物质;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微粒,称为二次颗粒物质。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等,各种工业过程排放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的含铅化合物,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等。天然来源,如风起尘埃,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等。颗粒物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颗粒物质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危害很大。

  (2) 硫氧化物SOx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还有小部分SO3。主要来自发电厂和供热厂中含硫化石燃料(其中80%是煤)的燃烧,其次是冶炼厂、硫酸厂的排放气,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海洋及火山活动等。从化学热力学来看SO2的平衡转达化率高,易生成SO3。从化学动力学看,可以通过催化氧化(悬浮在大气中的铁盐、镁盐起催化剂作用)或学化学氧化(主要是在波长为290~400nm的紫外光作用下)生成SO3,SO3极易与水汽生成硫酸雾或硫酸雨。SO2不但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它对植物还会产生漂白的斑点、抑制生长、损害叶片和降低产量。当空气中有微粒物质共存时,其危害可增大3~4倍(如前述的伦敦烟雾就是例证)。SOx许多不良作用是由于SOx与水作用生成的硫酸造成的。硫酸和硝酸的酸雨己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三大全球性公害之一。

  (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等。它们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高温燃烧(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等的燃烧)过程中,由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的NO、NO2(N2+O2­­===2NO, 2NO+O2===2NO2)也部分来自于生产和使用HNO3的工厂的排放气,还有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的某些生产过程。现在,每年向大气排放NOx几千万吨。NO会刺激呼吸系统,还能与血红素结合成亚硝基血红素而使人中毒。NO2能严重刺激呼吸系统,并能使血红素硝基化,危害比NO的更大。另外。NO2还会毁坏棉花、尼龙等织物,使柑桔落叶和发生萎黄病等。另外,也会形成硝酸酸雨产生危害。

  (4) CO和CO2 CO是人类向大气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但是近来的研究指出天然产生的CO也不容忽视。由于近代对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的改进,所以从固定燃烧装置排放的CO量逐渐有所减少,而由汽车等移动源燃烧产生CO的量每年约有2.5亿t,占人为污染源排放的CO总量的70%左右。现代发达国家城市空气中的CO有80%是汽车排放的。

  低层大气中相当丰富的CH4可被氢氧自由基(––OH)作用生成甲基自由基(––CH3),继而转变成CO。海洋是另一个重要的天然来源。早先人们认为海洋是吸收CO的重要渠道,但现在发现海洋对CO是过饱和的,这样海洋中的CO浓度反而高于大气中的CO浓度。海洋每年向大气排放CO约达0.6亿t。

  CO是无色、无臭、无气味的气体。一般城市空气中的CO含量水平对植物及有关微生物均无害,但对人和动物有害,因CO能与血红蛋白化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大200~300倍,因此CO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甚至失去输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轻度中毒有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则昏迷、痉挛甚至死亡。

  CO2与CO不同,它本身没有毒性,因此过去都不把CO2列为污染物,但从长远观点年,CO2也是相当重要的污染物。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交通和能源的高速发展,排入大气中CO2的日益增多,超过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自然界消除CO2的能力,而使CO2浓度迅速增加。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含量的不断增加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5) 烃类CxHy (或简写为HC) 烃类是通过炼油厂排放气、汽车油箱的蒸发、工业生产及固定燃烧污染源等进入大气的。一个更重要的来源是汽车尾气,尾气中总含有相当量的未燃尽的烃类,除非采取特别措施保证燃烧完全。这些烃类大多是饱和烃(如CH4、C2H6、C8H18等),更为严重的是其中一小部分由饱和烃裂解而产生的活性较高的烯烃,例如辛烷裂解产物乙烯、丙烯、丁烯等不饱和烃(可占排放气的45%)更易和O2、NO及O3等发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中的某些极有害成分。

  烃类的生物来源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主要释放物有CH4、萜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某些植物的叶、花或果实中)等。这些物质释放量虽大,但分散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所以并未构成对环境和人类的直接危害。但研究表明,CH4浓度的增加会强化温室效应。

  还应特别提出的其他大气有机污染物中,应首推氟利昂。研究表明,它是破坏高空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一、优点
1、清洁
与火电厂燃烧化石能源相比,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环保
核能发电不会像化石能源发电那样产生二氧化碳。发展核电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3、低耗
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
4、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核能发电在占地规模及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例如,太阳能发电占地约为同等规模核能发电的20倍,风力约为80倍。另外,风能、太阳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两者年满功率运行时数不到1500~2500小时,可运行率低于30%,远远低于核能发电的运行指标。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扩展资料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核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环保上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
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1、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2、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3、核衰变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能


#王狭牧# 二氧化硫会对人有什么影响 -
(15347823024):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窒息性、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SO2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并可氧化生成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并具有腐蚀性.SO2在组织液中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吸入空气中(1)的SO2很快会在上呼吸道...

#王狭牧# 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二氧化硫的的解释方面
(15347823024): 危险性类别: 三星级 侵入途径: 通过呼吸系统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3]. 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王狭牧# 二氧化硫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
(15347823024):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

#王狭牧# 大气中产生二氧化硫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 -
(15347823024): 大气中产生二氧化硫的主要途径是—煤的燃烧—.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和水结合成亚硫酸,形成酸雨—.

#王狭牧# 五大气体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 - 作业帮
(15347823024):[答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来源:(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2〉放炮;〈3〉瓦斯、煤尘爆炸.危害:浓度达...

#王狭牧# 二氧化硫来源 -
(15347823024): 二氧化硫的来源:大多的二氧化硫都是因为对含硫矿石的冶炼、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含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和机动车辆的排气.农村的产生是由于农民家的烧煤球或煤饼及蜂窝煤等等燃料是排放的废气.有关研究表明目前90%二氧化硫排放是来自染煤的废气

#王狭牧# 什么是二氧化硫的污染? -
(15347823024): 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的,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在光照和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作用下,该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

#王狭牧#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的作用或危害,原因以及其他性质 -
(15347823024): 二氧化碳: 1.用途: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 二氧化碳在焊接领域应用广泛. 如: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方法 2.危害:浓度过高使人中毒. 3.原因和性质:碳氧...

#王狭牧#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
(15347823024): 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氟利昂,厨房油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

#王狭牧#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对吗? -
(15347823024): 是的;人们常常可以闻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味道.它主要来源于燃煤等污染物质,特别是在空气对流很弱或有大气逆温存在时更严重.当人们过量吸入后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且有腐蚀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夏天它又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是危害健康和农作物的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