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暴力或吼骂的教育方式会带来什么? 面对我的孩子10岁,他犯错误,我就想对他吼,打他,骂他,我控...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01孩子犯错后,暴力或吼骂的教育方式会带来什么?

一.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在训斥孩子的时候,采用身体或是语言暴力的方式,不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即便当时迫于压力承认了错误,也不会打心底里服气。

更有甚者,会和父母顶嘴、反抗,如果任由其发展到了青春期,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亲子关系也会存在很大隔阂。

二.变得胆小懦弱、没有担当

当父母对孩子惩罚的次数增加,孩子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

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胆小,遇到问题时唯唯喏喏,甚至连基本的责任都不去担当,转而推卸给其他客观因素。

而这种心态,正是父母“高压迫”的惩罚行为导致的,尽量避免。


三.为了逃脱惩罚,孩子会忽略“知错”的过程

当父母采用太过严厉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会让孩子陷入到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无形中就想要逃避这种压抑的环境。

为了摆脱父母喋喋不休的指责,也为了逃避惩罚,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指责时,想的不是错误本身,也不是如何改正,这已经违背了父母教育的初衷。

所以长久看来,父母最好还是避免这种暴力惩罚教育,暴力或吼骂都是不可取的方式。


02.该用何种教育方式,由孩子犯错的类型决定

作为父母来讲,当孩子出现错误,第一时间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惩罚孩子,而是考虑孩子错误背后的原因。

只有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起因经过之后,再对症下药,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出现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以下三种:

一.受好奇心的驱使

比如孩子出于好奇心,将家里的酱油瓶打翻了,弄得满身油污。

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当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去指责孩子,而要变相地采用认可和鼓励的方法,尽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的本性,想要抹杀这种本性本身就是反常的,只有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才会让孩子不断学习和探索,发现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他选择了原地踏步,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僵化,最终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


闺蜜的儿子已经九岁了,平时非常胆小,就连听到放鞭炮的声音都会吓到大哭。

作为一个喜欢吃各种稀奇古怪的广东人,看到炸虫子,这个小男子汉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泪腺,崩溃大哭。

当然,这主要是由于闺密从小对儿子保护得太好,什么都不让他尝试,久而久之才养成了这种性格。

二.由于生理因素犯下的错误

比如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经常会控制不住尿裤子,让父母非常头痛。

出现这样的问题,父母更没有办法指责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包容和训练。

这种错误并不受孩子主观控制,而是年龄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而导致的。有时他们未必真的想做这件事,可最后仍是无奈发生。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父母不要忙着给孩子贴消极负面的标签,这种标签也会给孩子造成真实的不良影响。

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小时候经常被要求帮忙做家务。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做起事情来非常仔细,即便这样父母也不买账,经常嘲笑孩子“太废物”。

现在孩子慢慢长大,总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其实他已经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很多,但父母的长期影响让他变得越来越自卑。

三.道德问题,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比如撒谎,偷东西,顶撞长辈等。这些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父母绝对不能让步,越严格越会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要做到一次性改正。

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可能会走上歧途,并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难以管教。真正等到父母没办法控制他的时候,除了后悔别无他法。



03面对原则性错误,除了强硬的惩罚手段外,父母还能怎么做?

一.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的后果,并做出补救措施

下班回家时,看见女儿一反常态没有做作业,而是悠闲地看着电视。我觉得奇怪,问她才知道,原来女儿放学前把要做的语文和英语试卷,混在其他试卷当中交给了老师。

我忍住怒火,镇定地问她:“你打算怎么办?”

她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低声回答着:“只能明天早上早点起,去学校要同学的试卷照着问题答题了。”

“明天早上的时间那么紧,要做两门科目的试卷,来得及吗?要不今晚你先让同学给你拍个照,你先做完一门科目的试卷,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剩下的明天再完成。”

她听完觉得很赞同,立马和同学联系,当天晚上就完成了其中一门的试卷,另一门由于时间比较晚了,只好让她先上床休息,第二天再做。

第二天早上大概五点钟左右,女儿一反常态地起床了,并未像平时那样磨蹭。她飞快地洗漱穿衣服,很快就完成了另一门试卷。

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误的后果,这比单纯地惩罚孩子,更能留下深刻印象,也达到了教育目的。

瓦谢尔曾说过: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他害怕,更希望他吸取教训,能在下一次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更聪明地面对。

让孩子独立承担错误,为后果买单,不用严苛的惩罚,也不需要啰嗦的说教,孩子的记忆力反而会更加深刻。

二.不做“事后诸葛亮”,不断复盘问题

小糖果回家后闷闷不乐,爸爸和妈妈跟她说话,她都爱搭不理,之后更是因为一件小事,和爸爸顶起嘴来。

这时的她越说越委屈,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哭了起来。小糖果哭完后,父母询问才知道,孩子是由于考试不理想才心情暴躁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她不尊重父母的理由。

这次,小糖果的妈妈选择坐下,和三年级的她平心静气地谈一谈。


“你觉得自己心情不好,能迁怒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不能”

“那你觉得如果自己下次再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随便惩罚我”

“这样吧,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跟父母宣泄,当然也可以借助家务活,发泄自己的苦闷。”

经过交流之后,妈妈和小糖果达成了共识:如果再有这样的情况,就做家务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几天后,妈妈又刻意谈到这件事,并告诉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掌控理智。

所谓“复盘问题”,就是让孩子跳脱当时的情景,重新分析、思考问题。

这绝对不是为了指责或羞辱孩子,而是让他们能够以冷静的态度去看待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这样孩子也会更加容易接受。

并且,在复盘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也不会受到损伤,面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也会心服口服。遇到这样的问题,下次父母们不妨试试“甜蜜的惩罚”哦~

复盘是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问题,旨在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需要父母骂、孩子哭,就能轻易解决问题,是种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方法。

孩子的教育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也未必能做到每次都完美实现自己的目标,正是这样的教育过程,才让孩子更加成熟,也让父母更加明智。



当父母采用太过严厉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会让孩子陷入到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无形中就想要逃避这种压抑的环境 。这种教育方式会带来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变得胆小懦弱、没有担当 。为了逃脱惩罚,孩子会忽略“知错”的过程 。

这样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副作用不可小觑。 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或者说变得胆小懦弱、没有担当, 为了逃脱惩罚,孩子会忽略“知错”的过程 ,

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会变得胆小诺如,没有担当,也会产生叛逆,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会使得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远。

孩子一犯错妈妈就大吼大叫,这样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很多家长因为懒惰教育,当孩子一犯错就大吼大叫,然而这个方法并不被李玫瑾教授提倡,反之她还建言:孩子犯错后你要装没看见。


其实这个方法并不是让家长放弃教育,而是教育家长要用更聪明的方法,而不是孩子一犯错就大吼大叫,对吗?当然不对。
不过家长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犯错后你要假装没看见。
那么为什么孩子犯错后你要假装没看见:


之前在一档节目上,作家樊登曾经说过训犬员不会在狗犯错的时候教训它,因为大多数情况狗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在狗做出正确的行为的时候给予奖励和认同,那么狗狗就会记住并且牢记住,比方说狗狗上厕所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对此,李玫瑾教授接过话茬后表示,其实育儿也可以融会贯通采用这样的方式,当孩子犯错后家长总想用粗暴的手段逼迫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然而这样的方法只会让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有时候根本不理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那么,家长的打骂就会让孩子手足无措,既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又因为父母的打骂陷入恐惧的情绪。
所以,当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
1. 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有时候因为家长过甚的支配欲,觉得孩子脱离自己的计划安排就是不对的,然而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问问看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孩子需要什么,自己要怎么去教育孩子。
2. 和孩子耐心沟通


孩子并不像成人,有些事情都停留在比较表面且粗糙的认识,那么家长想要教育他的时候可能因此而碰壁,然而家长却因为不了解孩子认为孩子是故意在反抗,实际上孩子只是听不懂家长的意思。
所以,家长自己要耐心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像抽丝剥茧一样把问题给处理清晰,让孩子有对问题和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
3. 和孩子商量问题


当孩子犯错事情的时候,家长可以不用父母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可以跟孩子站在一个角度去商量问题,那么孩子也就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事情,达到一个换位思考的效果,这样更有助于让孩子去认识和发现错误。
既然家长已经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教育孩子了,那么还需要注意应当避免哪些不好的教育方式?
①避免冷处理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选择冷处理的方式,因为那样不仅会对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孩子也不会对错误有什么认识,反而会感到恐惧,疑惑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惹爸爸妈妈生气。
②避免暴力教育


有些家长笃信棒下出孝子,然而这样的方式是落后且野蛮的,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益处,反倒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教育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家长应当避免这样懒惰且落后的教育方式。
结语:
对孩子来说应当选对教育方式,才能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他们产生伤害,毕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大口吮吸这个世界上的新知识,然而他们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如果家长没有很好地教育到孩子,那么在错误教育下的孩子只会对家长感到恐惧,而不是正确认识到问题和错误。

你小孩子是你的一切,所以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也是这样子的,但是打他我自己心都痛。


#蒲肢娥# 孩子一犯错就被妈妈责备,对孩子的性格会有什么影响 -
(18437412120): 孩子一犯错就被妈妈责备,对孩子的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会陷入自我怀疑,自卑做事畏首畏尾,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好,甚至严重自我怀疑这种心理负担去,所以孩子犯错责备这方面,我们还要嗯跟他交流,嗯能不能改正这个错误,下次不不再犯,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健康成长不犯相同的错误而鼓励式的教育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很有利的

#蒲肢娥# 严厉的父母,平时就动辄惩罚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
(18437412120): 会导致孩子性格懦弱,胆小,产生自卑心理,也会形成偏执性格,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对父母的告诫产生抗拒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精神压抑,学习被动,经常感到孤立无援.

#蒲肢娥# 为什么说用温柔的方式教育孩子注定失败? -
(18437412120): 当孩子做错事时,当孩子的行为没有满足你的期望时,你是怎么处理的?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脾气暴躁、教育观念陈旧的家长,总是对孩子非打即骂.用这种暴力方式教育孩子,危害究竟有多大?看看以下这个案例,你就会知道.我觉得应该也是因人而异呢,有的小孩用温柔的方式教育会很好,有的小孩尤其是比较顽皮的小孩,你要是不严厉教育,反而是更加剧了小孩这种不好的性格的继续发展,所以也不能完全温柔教育.

#蒲肢娥# 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婆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
(18437412120): 这样对孩子是特别不好的,如果在犯错的时候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的话,就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

#蒲肢娥# 每次孩子犯错,父母都应该以打骂来教育吗? -
(18437412120): 最好不要用打骂孩子去教育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性格上会变得脆弱,遇到事情会不知所措,惊慌,没有安全感.也有的孩子被打骂后会更加叛逆,做出更糟糕的事情.

#蒲肢娥#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会养育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
(18437412120): 你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孩子的方式教育,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还违法!经常打骂孩子,而不用正确的理念引导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不能说所有孩子都会变成这样,但是绝大部分会造成这样心理的情况发生!所以,孩子步入社会,不懂得理论处事!很容易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对孩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建议家长还是不要随便家暴.

#蒲肢娥# 孩子犯错打脸有什么心理上的不好?
(18437412120): 对孩子教育只能是耐心的说理教育,好的方式方法的智谋教育.孩子犯错打脸会造成孩子的身休伤害,持别是心理伤害,让孩子对你厌恶、反感.达不到半点教育威效,对孩子打骂就是自己无知、无能力的表现.

#蒲肢娥# 咆哮妈妈的“咆哮式”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
(18437412120): 情绪容易激动(65.9%)、不自信怕被责备(43.8%)、没有安全感(38.6%)是主要影响.其他依次为:幸福感缺失(36.1%)、容易消极悲观(32.9%)、工作生活不积极(30.1%)、对家庭没有期待(22.3%)、没有责任感(21.0%).也有10.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使孩子内心强大.

#蒲肢娥# 教育孩子用冷暴力,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
(18437412120):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它的表现形式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 导致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孩子,孩子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对孩子冷眼相向, 不理不睬.所以孩子因为犯错,会很长时间看不到父母的笑脸. 受父母情绪的影响,在学校里孩子对同学也不友好,还会顶撞老师. 面对冷暴力,孩子未必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只会被这种暴力伤害得更深. 而这种伤害反过来也会伤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