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文成公主促进了民族团结,她入藏后的生活怎么样?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文成公主和亲,在历史上是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因为当时唐朝国富民丰,而吐蕃虽然是地势偏远,土地贫瘠,但是当时吐蕃的松赞干布确实个有头脑的人。在和唐代的交战中虽未取得胜利,也不甘于做唐朝的臣子,先后提出了2次联姻的请求。于是,就有了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和亲。

文成公主和亲的时候,是带着大唐的荣耀而去的,因此,唐朝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不仅仅是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还有书籍、乐器、甚至是粮食蔬菜种子等,还带了大量的侍从前往吐蕃。

入藏之后,松赞干布亲自迎接文成公主,两人在布达拉宫举行的婚礼。婚后两人肯定是因为语言不通,因此会有无法沟通的情况,而且文成公主嫁过去的时候,松赞干布已经有正室了。不过,松赞干布就是为了学习大唐的文化,还有想要增强吐蕃的经济,所以待文成公主至少是相敬如宾的。

文成公主在吐蕃一共生活了40年左右,最开始是不熟悉语言和环境,再后来,松赞干布去世后自己生活了30年,到了最后成为吐蕃的一份子,我想这中间都有文成公主自己学习的功劳吧!远离自己的家乡,而且是盛世的家乡,去到了一个苦寒之地,其中生活的艰辛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吧!然而,她却坚持生活了40年,并且为汉藏两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如今,布达拉宫成为了西藏最著名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光。而且直到现在,大招是和布达拉宫中,还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雕像。



文成公主 简介文成公主简介 文成公主(625-680),名李雁儿,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知书达理的文成公主,朴素大方,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16岁的文成公主迅速做进藏的高原气候调适;同时向松赞干布发起智慧挑战。五次比试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臣禄东赞:用丝绸带穿过一块有弯弯曲曲小孔的绿松石(九曲明珠);指出一根两端一样粗的木棍的根部与梢部;分清关在一起的100匹马驹各自是100母马的哪一匹所生;晚上召唤入似迷宫一样的大宫看戏,戏后突发安排使臣独自回归自己的住处;最后,文成公主站到300名姑娘中,让从来没有见过文成公主的使臣挑选。——这是藏族文化与汉文化大交流的经典瞬间。藏族文化作为高海拔地区——世界屋脊——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区的一切特点。藏人以朴厚、豪壮、博大为美,汲取其他文化,创造了自己的34个藏族文字。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拉萨”藏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西藏发源地——神山圣湖,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神山圣湖上的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似冠着银色“金字塔”。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是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青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慓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做出了许多贡献,生活的挺幸福的,百姓也喜欢她。

这也说不定,反正应该会幸福的吧。

我感觉应该很艰辛,很长时间才习惯哪里的生活吧。

唐朝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后,她的生活过得如何?~

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后,她的生活过得应该非常潇洒自在吧。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嫁给的是松赞干布,他很早就去世了,后来文成公主一直生活再藏族,正是因为丈夫过早的去世,关于文成情感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简单的说,就是现在的经济独立女性,正是因为又钱财的支撑,所以文成公主的身价也不低,能够自己做主很多事情。


但是他的丈夫也不简单,更不专情,我想她作为一个联姻的工具,心不甘情不愿也没有办法,但是她应该不在意她的丈夫,不然也不会没有子嗣,甚至可能再远嫁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死了,更不会奢望什么爱情,毕竟松赞干布在她之前已经有了三位妻子,而且都非常厉害,可见两个人的感情生活一般。


虽然文成公主感情失意,但工作非常得意,她在吐鲁番修庙,养牲畜,改变藏族原来的生活方式,因为文成公主的到来变得更加先进了,虽然她深入简出,孤独终老,但是她却改变了吐鲁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当时的政务,文成公主都有参与,可见权力有多大,但是感情或许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虽然很多资料上记载,她和丈夫之间非常恩爱。


但是我觉得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她的工作因为她的上心而发扬光大,甚至在死后得到了体现,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向拉萨进贡,至今仍保存完好。西藏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创造的塑像应该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它的结局挺不错的。

她入藏后,颇受藏族百姓的喜爱,也很受松赞干布的爱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见其他部族与大唐联姻心生羡慕,于是派特使入唐请求联姻,被唐太宗拒绝,松赞干布恼羞成怒出兵攻打大唐,被击败后前来谢罪,并正式地带着聘礼前来求娶。

在见到公主之后,松赞干布惊讶于中国服饰之美,因此回去后不再穿藏族服饰,改穿绸缎做的衣物,并且开始学习儒家思想。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婚礼采用的是中原习俗,而不是西藏习俗,在婚礼礼成后,松赞干布兴奋地要为文成公主建造一座宫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进藏不单纯是为了联姻的,她带了大量的种子、技术、人才,力图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藏族百姓习惯用泥土将脸蒙住,并说这是他们的习俗。文成公主认为这样没有什么作用且会滋生各种疾病,于是劝说松赞干布改变这种习惯。文成公主因为自身修养较高,所以参与设计并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用来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像。

而后在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日常生活中,她又渐渐地将陶器、酿酒等技术引入吐蕃,使得当地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在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寡居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她依旧为吐蕃和大唐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还资助往来于吐蕃和大唐的僧人,比如玄照法师就曾受文成公主的资助。文成公主在西藏人民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可见她入藏后对其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危重轰# 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有哪些? -
(19189998689):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

#危重轰# 文成公主进藏是什么故事 -
(19189998689): 历史故事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 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的厚礼,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的年青国王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许嫁给松赞干布.

#危重轰# 文成公主进藏的途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文成公主进藏的途中发生了哪些故
(19189998689): 这则传说普遍流传在藏族各个地区,真是人人皆知,个个乐道.传说讲的是:藏王松... 还有许多内地的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来了”. 在许多藏族史书...

#危重轰# 请用史实说明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
(19189998689):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

#危重轰# 百姓眼中文成公主是一位怎样的人?
(19189998689): 文成公主本名李雪雁,是唐朝一个侯爷的女儿,知书达理,性行温和.汉族的百姓因为她,换来了几十年与吐蕃和平相处,自然对她充满感激.而吐蕃人民则因为她从中原...

#危重轰# 文成公主进藏是真实的吗
(19189998689): 是历史真实事件.

#危重轰#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什么故事
(19189998689): 官方解释: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

#危重轰# 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影响sudu
(19189998689): 一、影响: 1、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

#危重轰# 介绍一下大昭寺,小昭寺?
(19189998689):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

#危重轰# 谁知到文成公主的事 -
(19189998689):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他年纪很轻就当了赞普,性格骁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带领他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