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常遇到的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闭症、多动症、还有口吃,还有语言发育障碍,还有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焦虑、抑郁都是儿童常见的。 还有我们常看到的就是偏食,还有睡眠障碍,还有异食癖,那么儿童他的这些心理疾病,他又分为非精神性心理异常,也称为心理偏移。那么比方说就愿意吃土,异食癖,还愿意咬手指甲,有些儿童来了以后,手指甲的咬得非常长,那么父母常说都不用指甲刀,这是一类。还有一类就确实是心理疾病了,异常了。比方说焦虑、抑郁,还有一些儿童就多动,他有些自闭。

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和年龄有关。学龄前的儿童常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容易产生分离性焦虑,比如在深圳这个地方,有的父母因为工作,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主要由保姆代养,也就是当自己的抚养人突然发生改变,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的时候,儿童会出现一种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哭闹不安、不能够很好的入睡、食欲下降,这个时候就是产生了分离性的焦虑。这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如果孩子需要更换抚养人或者要把他送到其他地方去代养的时候,一般应该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比如先由新的抚养人和家长一起共同带上几天,然后慢慢的父母退出来,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出去,孩子一旦见不到自己熟悉的抚养人的时候,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上的焦虑情绪,而且有可能导致今后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很难送到幼儿园去,其他孩子一般送1星期左右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可是自己的孩子送1-2个星期以后,还是不愿意上幼儿园,这个时候一般建议家长采取过渡的方式,可以先由家长陪伴自己的孩子,先陪半天,然后再接回来,逐渐让孩子适应陌生的环境,减少分离性焦虑的发生。儿童期发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发脾气和任性,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快2岁的时候非常的不听话,有什么要求必须立即满足,不然就会躺到地上大哭或者发很大的脾气。其实在幼儿期发脾气和任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孩子有独立性的一种表现。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家长在孩子第1次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不要让孩子认为通过发脾气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或者任性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忽略的方式,也就是说离开他,而且在走之前告诉他,你要赶快起来,不要再哭闹,要不然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个时候孩子会观察到自己这样做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这种行为。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而且患病年龄比二十年以前提前,多见于女孩。

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分离性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第二是社交性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的害怕,可能遇见有害事物或情景。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中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一般六岁前起病,六到十岁为发病的高峰期,男孩多于女孩,此发病率为5%到9%。

3、学习障碍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现阅读、书写、计算、听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典型特征是阅读障碍、计算障碍、听写障碍,手眼协调和动作协调障碍。

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
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经常担心害怕,惶恐不安。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经常会因为自己的一些不足被同学笑话,而闷闷不乐、食欲低落、黯然神伤。
家长朋友们若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设法疏导,用关怀、理解、陪伴及时为孩子驱除心灵上的困惑和阴影。家庭疏导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以免造成孩子一生的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在现代家庭中,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中的小皇帝,作为父母,自然是众星捧月、惟命是从、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也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宝贝子女成龙变凤。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只注意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儿童心理问题,有的孩子临近考试就犯病、有的孩子见生人就躲闪、有的孩子找各种理由逃学、有的孩子经受不起任何一点挫折、有的孩子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由于精神压抑而选择了自杀等等。近年来,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人数有直线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的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严重影响了他们未来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未来的前程。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问题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一:自卑。有的儿童由于生理上有缺陷、学习成绩差、动辄犯错误等,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无药可救,特别是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而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消极懈怠,进而形成一种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二:自闭。对于自闭的儿童,其产生自闭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所致、有的是因为脑部受过刺激伤害、有的是因为家长采用冷暴力、有的是因为老师教育方式不当而引发,这些儿童往往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允许他人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脾气暴躁、怪异,性格执着。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三:多动。不少儿童常常有坐卧不安、上跳下窜、东跑西颠、言语过多、指手画脚等表现,这些孩子往往会招来父母及老师的厌烦,认为是故意捣乱,而招来呵斥。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难集中、缺乏自制力、过于敏感等,这些多动的儿童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融洽、脑部受过损伤等。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四:逆反。现代社会,不少孩子都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能正确的辨明是非,不能理解老师接家长的一片苦心,他们怀疑任何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他们目空一切,与正面的人和事极力的反驳、抗衡,而对消极的、不良的事物往往会认同接受,对各种规章制度会消极的反抗。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与现代社会外围的不良影响、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不当等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还包括很多,如恐惧、厌学、享乐、自大、嫉妒、孤独心理等,对于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善,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关心、关爱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正确的引导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
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环境的歧视,意外的人身伤害,无一不在困扰着这些孩子。
由于缺乏亲情滋养,这些幼小心灵,有的走向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
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这些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
据调查,三成留守儿童有自我封闭、抑郁等倾向,一半以上的孩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留守儿童急需3大心理素质的培养
1、自信心的培养。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莘泽狗# 小学生常见的十大心理问题 -
(1948389684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在我们...

#莘泽狗# 常见的几种儿童心理障碍是什么?
(19483896849): 于是每天上学之前会出现心神不宁,不断跑厕所去小便、大便,哭着要求不去学校

#莘泽狗# 儿童心理疾病都指哪些 -
(19483896849):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

#莘泽狗# 儿童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
(19483896849): 其实儿童不可能有心理疾病,充其量就是心理问题.主要是反映在:嫉妒、依赖、逆反,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孩子厌学、厌食、焦燥、内向、自闭、仇视等等心理行为.但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长给予的影响.当看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心理状况.要给孩子找心理医生前,你得先给自己找心理医生.

#莘泽狗# 关于小孩子的心理问题 -
(19483896849): 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较为常见,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个别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主要...

#莘泽狗#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19483896849): 一是行为问题.最轻的心理偏常,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 二是人格缺陷.一些青少年在人格发育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偏异,比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 三是心理障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征、神经衰弱等. 四是精神心理疾病.如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癔症、精神分裂症等,往往是儿童与青少年多发的精神心理疾病.

#莘泽狗# 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有哪些?
(19483896849): ①屏气发作; ②吸允拇指癖,咬指甲癖; ③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 ④遗尿症; ⑤学习困难; ⑥攻击性行为; ⑦破坏性行为.

#莘泽狗# 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19483896849): “现在的儿童,心理怎么那样脆弱.”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天真烂漫的童年,加上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什么问题值得困惑呢? “六一”前夕,记者走访了心理咨询专家、心理医生,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困扰越来越多.据儿童医院...

#莘泽狗#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9483896849): 1、因为自己的一些不足,被小朋友嘲笑,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伤心. 2、看见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敢把自己的困难、烦恼告诉家长,造成心理不良问题. 3、因为老师不喜欢他(她)所以就厌学、逃学. 4、因为听别人说过鬼故事,就非常害怕,看到什么都怕,哪怕是一个小虫子,遇到这种情况,应与孩子讲些小故事,笑话,去开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