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什么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二战法国失败的原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其实最大的牺牲品是德国,两次灭国,只不过德国那是自找的。

1、法国倒霉在邻居有点疯,两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德国都是必败的,而且几乎一点希望都没有(特别是二战),按照正常逻辑,发动战争等于自杀,问题是德国这家伙楞,它偏偏就作死了……
你可以想想,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讲,德国已经基本上是几个参战国里最好的了,但还是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一仗根本就不能打!说明国际政治出了大问题,大到军事水平再好都捞不回来。
2、欧洲各大民族当中,单以民族来算,总实力最强的就是日耳曼人(德国、捷克、奥地利的主体)和斯拉夫人(俄罗斯的主体)。
而凯尔特人(法国的主体)、盎格鲁-萨克逊人(英国的主体)、拉丁人(南欧)都要明显逊色一些。
法国正赶上日耳曼人的邻居,又没天险(南欧有阿尔卑斯,约翰牛有英吉利)又没战略纵深(毛子你懂得),日耳曼人一旦统一(大部分统一就行,日耳曼人的人口和面积历来比凯尔特人多1倍都不止,经济实力除非连年战争内耗过度,否则基本上也比凯尔特人高1倍以上),法国难免要倒霉。
3、法国以前能牛,是因为有个黎塞留,一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肢解了日耳曼民族整整500年,到现在都统一不了。
黎塞留的战略思想核心,在于向西南打垮西班牙,向北跟英国和解,向东通过远交近攻的手段,通过金钱拉拢北欧和东欧肢解日耳曼族裔。
你可以看看欧洲史,越接近这个战略的时候,法国越强,越背离这个战略,法国越惨。而一战二战,就是最核心的东部战略出问题。

法国呀,紧挨着德国,所以一旦打起来,德国很容易就把战火烧到法国境内了,一战时法国虽然是战胜方,但它的男丁损失太大,没有恢复元气,加上二战时被德国打败占据,受到的损失就更大了。倒是英国,毕竟与欧洲大陆隔着海峡,除了空袭之外受到的攻击不多。

法国地处靠近与德国战线的前沿,而且自身没有多少战略纵深!

那是你没看到挣钱的时候,远交近攻,联合沙皇帝国左右压制德国,同时又和英国若即若离,保持着欧洲传统陆地强国地位,拿破仑时代更是独领风骚,但是很多手段是不合理的,获得利益的过程是比较暴力的,所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反过来看瑞士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避免了几次大的战争。

一、法国靠近德国,首当其冲,两次都是本土作战。
二、英美为了均衡势力,对法国不太友好。

二战初期法国不堪一击的原因是什么~

号称“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如此不堪一击,全线败北,其原因并不在于实力悬殊。战前,法国拥有94个师,加上并肩作战的英国9个师、荷兰10个师、比利时22个师共计135个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16300多架,实力不弱,而其猝败的真正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防观念淡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有过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法国在一片和平繁荣景象下,开始歌舞升平坐享帝国繁荣生活。法国的统治者们也被和平生活冲昏了头脑,放松了对战后迅速发展的德国的警惕,放松了对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放松了对全民的国防教育,反而一味追名逐利,造成政局长期混乱动荡。魏刚、甘末林等军队决策人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政治斗争上,成为保持荣誉和禄位的军人政客。爱国主义和尚武精神泯灭,投降主义思潮漫延,使法国在开战前,全国陷入混乱和惊慌。
第二,战备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赢得了对德国的胜利,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与战败国并无异样。相比之下,战后德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生产坦克、飞机及其他先进武器,不断扩充军备。而法国统帅部的政客们却贪恋和平生活,在政治上推行“绥靖政策”,从思想上解除了武装,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有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对战争的准备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根本就没有作抗击侵略的准备,特别是对德国的警惕。
第三,军事思想落后,战略防御单纯消极,适应不了“闪电战”的新战法。法国领导人无视科学技术发展给作战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德军对波兰进行“闪电战”的新特点,陶醉于“曾经为他们造成光荣的错误观点”。他们设想,新的战争还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以步兵进攻为主,从坚固筑垒地域突破,缓慢地推进;法军则依托马奇诺防线,把战争拖向持久,然后慢慢地研究对策。在这一保守思想指导下,把50万守军配置在马奇诺防线上,而总预备队只有9个师,这便形成了法军静守防御的消极战略体系。法军的这种只注重战术地幅内的防御,忽视战略纵深内的防御;只注重对步兵的防御,忽视对坦克兵的防御,经不起集群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冲击。当德军突破后,法军无力进行反击。同时法国最高统帅部还忽略了把坦克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上的反冲击,仍以为坦克只是一种支援步兵的武器。总之,法军的战争指导,远远落后于战争的实际,这是法国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对德国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作战指挥严重失误。法军最高统帅部在战前根据自己的兵力布署以及本国的地理条件,对德军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的选定作了分析。认为,马奇诺防线工事坚固设有重兵,阿登山区地形复杂不便于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德国不可能把突击方向选在此处,很可能选在比利时中部。与法国人的意愿完全相反,德军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恰恰选在了法国人意想不到的阿登山区。然而,法军最高统帅部并没有根据这一变化而修改自己的作战计划。仍将51个师配置在法、比边境和北方各省。当德军以“B”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向比利时进攻时,法军最高统师部还以为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急忙又北调比利时3个集团军和9个英国师,企图将战火在比利时境内燃起。法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行动正中德军佯攻比利时之计,而集中主力“A”集团军群出其不意地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一举突破防御,尔后迅速向加来海峡挺进,使盟军处于被动挨打状态,从而铸成了法国的败局。

1、法国国民士气低落,无心应战,军队战斗力较德军而言堪称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2、(较其德国而言)法国军事理论过于落后。在法兰西战役中法国仍沿用了一战的阵地战、防御战,而且盲目依赖马奇诺防线,完全忽略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进步。而这次战役中,精明的德军实行了闪电战,即各兵种立体式配合进攻,对敌军进行突然毁灭。
3、二战时法国将领过分轻敌。

扩展资料
二战后的影响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苏、美、英、法、中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搭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制度的创建,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联合国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战


#靳枝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为什么会失败? -
(15853749241): 非正义战争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法西斯战略指挥错误..我觉得当初在敦克尔克就应该把英法联军一举击溃...可多疑的希特勒怕遭埋伏并没有那么做...如果我是希特勒,我就会把他们一举击溃,然后闪电般的进攻英国本土然后怎么...

#靳枝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什么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
(15853749241):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大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为了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被迫对德宣战,实际上宣而不战,既未派一兵一卒援助波兰,也未在西线发动攻势.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

#靳枝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收到什么样的伤害 -
(15853749241): 也就是被德国占领了而已,远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伤害高.因为欧洲各国的上层社会因为自古喜欢联姻,其实都有血缘关系.所以可以有矛盾,但也不会斩尽杀绝的.

#靳枝泥# 法国作为德国近邻,两次世界大战中如何自保的
(15853749241): 修工事,一战抗住了,可法国人不懂用兵不复的道理啊,希特勒从比利时绕了过去,法军败走敦刻尔克

#靳枝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的角色? -
(15853749241): 第一个被征服的国家.小角色.但仍旧保持着浪漫情调..

#靳枝泥# 请问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国家参战? -
(158537492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

#靳枝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那么残酷 -
(15853749241):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了以往战争的规律,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相对持续时间比较短,而且还比较讲究所谓的骑士精神和贵族礼仪 而一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战争以杀戮为中心,所有科技(自动武器、飞机、化学武器)全部用上,一切目的就是造成更大的伤亡,让对方无法承受 丘吉尔不是哀叹过,在一战中,过去的骑士精神荡然无存,战争变成了赤裸裸的杀戮 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战争潜力,总体战的思想也得到贯彻,想尽一切办法消弱敌人抵抗意志,战争中无所谓平民和军人的区分

#靳枝泥#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略法国 -
(15853749241): 1940年5月10日,德军西线攻势,6月12日,德军进入巴黎,22日,法国投降.

#靳枝泥#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及原因
(1585374924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因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德国偏袒奥匈帝国与俄国结仇. 德国与意大利的结盟,使得法国站在对立面上.至此德奥意同盟已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