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吟雪的人物外貌 以朴素外貌示人的不凡人物有谁?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梅吟雪——冷血妃子心,傲骨敛情痴。- -
冰雪入俗世,霜华染尘埃
独曲棺中年,青春已掩埋
一朝起涟漪,偏是天人怨
冷血妃子心,傲骨敛情痴
------------华灯初上,夜阑人静,再一次解读《护花玲》,对于梅吟雪的钟爱。再一次彻夜难眠,惟有诉之文字,方能平静。梅吟雪——是我自看过无数武侠小说后,始终最钟爱的女主角;有些小说,甚至看过都已经忘记主角名字,然,梅吟雪我始终难忘。以致众人皆言:此生,汝最爱,惟梅吟雪尔。其言不假。
雪,已冷,成冰,寒入人心。
梅吟雪、梅冷血。
孔雀妃子,冷血妃子。
梅下独酌,诗酒同赏,兰心梅骨,决然一身,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痴,绝。
江湖中最美,最真,最痴的她。任何事情都能冷静处理,谈笑间杀人于无形中。谁也猜不透她内心的想法。别人的内心世界,却往往被她看穿。
对任何人都冷血无情,独为南宫一人痴。
梅吟雪,梅下吟雪,诗意耶,酒意耶。
对梅吟雪的钟爱,最初有一点,就包含在名字上。
凄美的名。
冷傲的性格。
武林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护花玲》的开篇,何其诡变难测,引人入胜。
可憾的是结尾匆匆结束,竟似一刀砍断。
也一刀将梅吟雪的情丝斩断,何其残酷,却也成就了一个痴情女人的伟大。
后来,听说《护花玲》后面的情节乃他人代笔,非出自先生之手。
多少有些慰藉,亦可见先生早期风格之不认真。
瑕不掩瑜,《护花玲》最成功处,就在于刻画出一个生动痴绝的梅吟雪,谓为古龙小说中十大女主角之一。曾也期待《护花玲》拍摄成电视,能再荧幕一睹梅吟雪绝世的风采。然,遍寻娱乐界明星,竟似找不到一人适合来演。的确,梅吟雪太难演绎了,她有着最世的冷傲与绝世的情爱,绝世的容颜,绝世的智慧。
一: 梅吟雪绝世的冷与爱
梅吟雪的出现,已过人间十年,多少繁华落尽,。
履行师傅的遗嘱,南宫平保护着这样一副奇怪的棺木。
却因为无名道人的搅局,阴差阳错,与梅吟雪系在一起。
西山日薄,晚霞满林,黄昏渐至,在一处无人的树林中,她从棺木中轻轻出来。
满天夕阳,其红如血。
一袭白衣,苍白的脸,秀丽绝伦,绝代的风华,举世无双的智慧,无以伦比的轻功。之后,华山小溪边的独舞,小树林里轻轻哼唱的童谣,空灵无比的声音。她,不就是一只孔雀吗?
梅吟雪以这样惊人的场面出现。
十年青春,棺中岁月的空寂,谁人能晓?甚至她自己都无法看到的容颜。
一朝得见天日,竟奇迹般得到永驻。
祸兮,福兮?
梅吟雪,世人皆只知有个杀人不眨眼,淫荡不知廉耻的梅冷血,又有几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是梅吟雪。又有几人知道,她是被冤枉的。忍辱负重,长达十年光阴。一入武林,更糟各处武林豪杰追杀。人人欲诛之而后快,其实,人人欲得之。她一朝爱了,便无怨无悔。最爱干净最香的她,甚至甘愿化装成一个安脏丑陋猥琐的癞子,只为陪在心爱人的身边。
“世间万物谁最毒,孔雀妃子孔雀胆。百鸟俱往朝丹凤,孔雀独自开彩屏。雪地吟梅彩屏开,孔雀妃子血已冷。妃子冷血人不知,神龙一怒下凡尘。九华山头开恶战,只见剑光不见人。剑光辉煌人影乱,观者唯有松、石、云。武林群豪齐焦急,不知胜者为何人?”。
如此一个孤绝冷漠的女子。却爱上小她十岁的南宫平。
她有着内心的凄凉与悲苦,更有着自卑与绝望。
一颗让人无比怜惜的灵魂。
二: 梅吟雪之绝世惊艳
她语声竟如三月春风中的柳絮那么轻柔,那般令人沉醉,她那温柔的一笑,更能令铁石心肠的人见了都为之动心,她所有自棺中带出的那种令人惊栗的寒意,刹那之间,便在她这温柔的笑语中化去。那是一种全心全意的笑,就连她的灵魂,都似已全部浸浴在笑的涟漪中,让你的呼吸,也要随着她笑的呼吸而呼吸,让你的脉搏,也要随着她笑的跳动而跳动。豪爽不拘如狄扬者,亦不敢多看她的容颜,不抵她回眸一笑。
阴险冷漠,江湖经验老练如任风萍之流,更不敢直视她嫣然轻轻一笑。
她,就是梅吟雪。 一个人人欲得之,而又害怕的冷血妃子。
尤其“妃子倾城”那一章。
其中写到她和南宫平走在西安街道上的时候,人们望着他们的心情以及神态,那一段,堪称经典。引——“梅吟雪秋波四转,鬓发拂动,面上带着娇丽的甜笑,轻盈地走在南宫平身侧,也不知吸引住多少道目光。她秋波扫及之处,必定有许多个武林豪士,垂下头去,整理着自己的衣衫。 悲观者便在心中暗忖:“难道是我衣冠不整?难道是我神情可笑?她为什么要对我微笑呢?”乐观者却在心中暗忖:“呀,她在对我微笑,莫非是看上了我?”满街的武林豪士,竟都认为梅吟雪的笑容,是为自己发出的,梅吟雪见到他们的神态,面上的娇笑就更甜了!”
她的美,甚至连诸神岛上的半人兽,亦为之动容。
然而,她的美丽也正是她一切悲剧的根源。十多年的冤屈,更是因美貌而起。“红颜祸水”再一次出现在小说中,但不是害及他人,而是殃及自身。她的美丽,最终害苦的人,就是自己。
三: 吟雪之绝世智慧:
得意夫人在临终时说:“我横行武林,不知骗倒多少英雄豪杰,想不到如今却栽在你的手中,梅吟雪呀梅吟雪,我真是服了你了。”
苦雨凄风,断肠时节。
她心思的周密复杂,更让人谓为惊叹。
荒林岛上,与对手多少次的斗志斗勇,失去武功,尤能让对手甘拜下风。
误会而误会。
三次吐血,皆为南宫平一人。
南宫平三次吐血,也皆心系于她。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为救南宫平,她可以全然不顾生死,可以全然不顾任何人对她的看法。为救南宫平,她多少次牺牲自己,更不惜受到各种屈辱。
十年不白的冤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大智大勇,牺牲自己一身的幸福,换得武林平静。
最后的结局,尤其另人吐血倒地。“莫念不祥人,往事已已矣,愿结来生缘”。
来生缘?何其残忍又何其冷酷。她甚至对自己也残忍也冷酷。
南宫平最终誓言:“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她。”
让人浮想联翩,最终,留给读者的,还是无限的遐思。 棺中的绝色丽人,此刻已白棺中缓缓长身而起,她那纤弱而动人的美丽身躯,被裹在一件正如她面容一样纯白的长袍里,山风吹动,白袍飞舞,她身躯竟似业要随风飞去,然而她一双明媚的眼睛,却有如南宫平座下的华山一般坚定!
她轻抬莲足,自棺中缓缓跨出,袍袖之下,掩住她一双玉掌,一步一步地向南宫平走了过来,她面上既无半分笑容,更没有半分血色,甚至连她那小巧的樱唇,都是苍白的,空山寂寂,骤然看见了她,谁都会无法判断她来自人间,抑或是来自幽冥!
她语声竟有如三月春风中的柳絮那么轻柔,那般令人沉醉,她那温柔的一笑,更能令铁石心肠的人见了都为之动心,她所有自棺中带出的那种令人悚栗的寒意,刹那之间,便在她这温柔的笑语中化去。
南宫平目光愕然,只觉她这一笑,竟比叶曼青的笑容还要动人,叶曼青笑起来虽有如百合初放,牡丹盛开,但只是眼在笑,眉在笑,口在笑,面庞在笑而已,而这棺中丽人的笑,却是全身、全心全意的笑,就连她的灵魂,都似已全部浸浴在涟漪中,让你的呼吸,也要随着她笑的呼吸而呼吸,让你的脉搏,也要随着她笑的跳动而跳动。
但笑声一止,南宫平却又立刻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的寒意,他再也想不透这具平凡的棺木中,怎会走出一个如此不平凡的人来?
目光抬处,只见这棺中丽人,犹在望着自己,眼波晶莹明亮,面靥莹白如玉,看来看去,最多也不过只有双十年华而已!
高髻道人缓缓道:“什么人……”突又仰天狂笑起来,狂笑着道:“一个女人!一个无恶不作、淫荡成性,但却美若天仙的女人!”
南宫平但觉心头一震,有如当胸被人击了一掌,轩眉怒目,厉声喝道:“你说什么?”
高髻道人狂笑着道:“我说你师傅‘不死神龙’龙布诗,在江湖中虽然博得了‘第一高手,抬棺求败’的佳话,其实却不过只是为了一个淫荡邪恶的女人!”他笑声越来越高,语声也越来越响,一时之间,漫山都响起了回音,似乎四面群山,都在轻蔑而讥嘲地狂笑着大喝:“他也不过是为了一个淫荡邪恶的女人……女人……” (护花铃)
在《护花铃》中,吟雪并未有个好名声,反而恶名昭著。
梅吟雪的恶名究竟是怎么来的?
原来当年因为梅吟雪过于貌美,所以武林众生为她妻离子散,决斗生事,最后很多家破人亡,这些罪孽一一算在她的头上。而叶秋白的堂弟“公子剑客”更是一个衣冠禽兽,他下药奸污梅吟雪不成,反出言诬蔑之,给梅吟雪冠上淫娃荡妇的恶名。她受叶秋白堂弟玉剑公子所害,杀人只是为自己讨公道,却因其孤高冷傲不屑解释而被众人误会(其中其实有她得罪了丹凤叶秋白的原因,她没去参加叶秋白的百鸟朝凤大会被认为狂傲,正是后人所传的“百鸟俱去朝凤,孔雀独自开屏”)
世人皆只知有个杀人不眨眼,淫荡不知廉耻的梅冷血,又有几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是梅吟雪。又有几人知道,她是被冤枉的。忍辱负重,长达十年光阴。一入武林,更糟各处武林豪杰追杀。人人欲诛之而后快,其实,人人欲得之。她一朝爱了,便无怨无悔。最爱干净最香的她,甚至甘愿化装成一个安脏丑陋猥琐的癞子,只为陪在心爱人的身边。 南宫平,这位武林后生中的佼佼者,第一世家南宫家族的独子。拥有者举世无双的财富,不凡的容貌和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当他意识到要保护梅吟雪这个古怪别扭的“女魔头”要面临多大的困难和危险时,他没有一丝的犹豫动摇,他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将要赔上的是自己的前途生命和家族的荣光,他甚至没有考虑过凭自己的力量完全没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他甚至没有考虑过梅吟雪的武功才智其实远远超过他,他的存在可能没有任何意义。
他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一个女人,这个有着女人刻薄古怪的脾气和一颗纯洁无瑕的赤子之心的女人。
在西安酒楼,所谓的武林群雄设计围剿梅吟雪,明知危机四伏,二人从容以赴。在公布梅吟雪的罪状时,可见正道的虚伪。他们要杀梅吟雪居然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理由,只会说梅冷血恶名昭著,殊不知在这江湖上只要最有地位的十个人说你是坏人,那你便必定是十恶不赦。
听到正道对梅吟雪的诋毁侮辱,欲群起而攻之时,梅吟雪已司空见惯不屑争辩欲突围而出,可正义的南宫平,这个少年朗声大喝道:“住口!”
这一声大喝,当真是穿金裂石,四下群豪俱都一震,南宫平目光凛然望向吕天冥,大声道:“不论事情如何,我南宫平先要领教你这位武林前辈,梅吟雪到底有什么昭彰的劣迹落在你眼里,她何年何日、在何处犯了不可宽恕的死罪?你若是回答不出,那么你又有什么权力,来代表全体武林?凭着什么来说武林公道?你若是与她有着深仇大恨,以你一派掌门的身份,也只能与她单独了断,便是将她千刀万剐,我南宫平也一无怨言,但你若假公济私,妄言武林公道,借着几句不着边际的言语,一些全无根据的传言,来激动了百十个酒后的武林朋友,便奢言替天行道,作出一副替武林除害之态,我南宫平可是无法忍受,你便有千百句借口,千百人的后盾,我南宫平也要先领教领教。”
他滔滔而言,正气沛然,当真是字字掷地,俱可成声。
作者没有写梅吟雪此时的心理,但我却很肯定梅吟雪一定在这时彻底爱上了这个无畏又正直的少年。 每个武侠武侠小说家笔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女子,如金庸的香香公主,梁羽生的桂冰娥,古龙笔下是谁呢?个人认为林仙儿太妖,水灵光太“嫩”,惟有梅吟雪让人难忘;无法忘记,西安城中那一双双陶醉的眼睛,她的美让激战的群豪停下争斗,这场景宛如《书剑恩仇录》中香香公主能让战斗的士兵迷醉地抛下武器,这种神奇的场景令人遐想……美丽之外,过人的聪慧与令人惊叹的 痴情给这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增添了愈加动人的色彩。
结局的突然让我很难以理解,一个这样完美的女子一生屡遭不幸,最后还无法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也许梅吟雪这样的女子本不应留在人间,她应是天上的仙子,但她的风华依然让人为之倾倒,正所谓“美绝人寰”。
梅吟雪——梅花林中吟纷雪。她是“小龙女”,又是“练霓裳”。



叶曼青的人物外貌~

晓色云开,浓雾渐稀,苍龙岭尽头处,韩文公投书碑下,竟卓然伫立着一个体态如柳、风姿绰约的绝色少女,一手轻抚风鬟,一手微弄衣袂,柳眉低颦,明眸流波,却不住向来路凝睇!  险峻的山石路上,果真现出几条人影,绝色少女柳眉微展,轻轻一笑,笑声冷削阴寒,满含怨毒之意,直叫人难以相信是发自如此娇柔美艳的少女口中。  笑声方落,山脊上的数条人影,突地有如数只健羽灰鹤,横飞而起,霎眼之间,便已掠在绝色少女面前,绝色少女眼波一转,冷冷道:“随我来!”纤腰微拧,“刷”地后掠数丈,再也不望这几人一眼。窈窕的身形,十数个起落,便已笔直掠上南峰。 绝色少女微拧纤腰,缓缓长身而起,上下打量了这锦服老人几眼,冷冷道:“你就是‘不死神龙’龙布诗么?” 一声鹰鸣,传自山下,“不死神龙”龙布诗目光一闪,自旧梦中醒来,山巅之上,一片死般沉寂,绝色少女两道冷削的眼波,正出神地望着他,仿佛是期待,仿佛是敬佩,又仿佛是轻蔑。 绝色少女轻轻一笑,道:“刘伶荷锄饮酒,阁下抬棺求败,‘不死神龙’,果真不愧是武林中第一勇士!”她直到此刻,面上方自露出笑容,这一笑当真有如牡丹花开,百合初放,便是用尽千言万语,也难以形容出她这一笑所带给别人的感觉! 绝色少女道:“不错,这里并非动手之地。”纤腰微拧,似欲转身而去! 绝色少女脚步不停,直如未闻,只听飒然一阵微风吹过,弱冠少年已垂手挡在她身前,绝色少女柳眉微皱,回首冷冷望了龙布诗一眼。 绝色少女虽然满面寒意,但口中却仍简短地回答:“叶曼青。” 叶曼青霍然回过头来,虽仍满面冰霜,却已微露钦服之色。 龙布诗自也觉察到他们异样的目光,手捋长须,胸膛一挺,心中却不禁暗暗叹息一声,忖道:“难道我真的已经老了么?……莽莽武林中,原本也该让新的一代来露露锋芒!”心念方转,只听叶曼青冷冷道:“我若不能生回此间,希望你也能将我掌中的这口‘龙吟神音’带回给她们。”她玉手轻抬,指了指那四个青衫少妇。 随着狂风与语声,峰头压下一阵寒意,南宫平、龙飞、石沉、王素素、郭玉霞,齐地心头一震,凝目望去,只见稀薄的云雾氤氲中,叶曼青有如仙子凌波,飘然而来,双掌之中,赫然分持着两柄精光闪闪的长剑,雾中望去一柄光芒如火,一柄碧如秋水,竟是数十年来,与不死神龙寸步不离的武林名剑“叶上秋露”! 叶曼青明眸如水,静静地凝注着他们。 只听叶曼青一声冷笑,眼前一阵剑光耀目,四柄青钢长剑,剑花错落,已有如一道光墙般,照在他面前,叶曼青娇躯微退,双掌一合,将两柄长剑,一齐交到右手,口中突地冷喝一声:“金龙在天!”反手自怀中取出一物,向天一挥,金光闪闪,赫然竟是一柄黄金所铸的龙柄匕首。 叶曼青明眸之中,突地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道:“你可知道我要……” 叶曼青右掌食中两指,轻轻捏着金龙匕首的刃尖,玉手轻拈,已将匕首之柄,抵在她胁下“藏血”大穴上,口中冷冷喝道:“你要做什么? 郭玉霞哭声未住,石沉目光闪动,王素素又念道:“余数十年江湖闯荡,虽亦不免染下双手血腥,但扪心自问,却从未做过一件伤天害理之事,而今而后,余自不能再问人间事,余白手创起之‘止郊山庄’,今后全部交托于--”她语声突又一顿,深深地吸了口气,面上忍不住泛出惊诧之色,叶曼青柳眉微扬,侧首道:“交托给什么人?” 叶曼青柳眉又自一扬,朗声道:“丹凤门下,岂有这般卑鄙之徒?会做出这等卑鄙之事。” 叶曼青不禁一愕,动也不动地木立半晌,转身走到南宫平面前,一言不发地将掌中的“叶上秋露”,插在他面前地上,冷冷道:“剑柄上还另有一封密函,你可取去自看!”纤腰微拧,转身而去。 南宫平目光愕然,只觉她这一笑,竟比叶曼青的笑容还要动人,叶曼青笑起来虽有如百合初放,牡丹盛开,但只是眼在笑,眉在笑,口在笑,面庞在笑而已,而这棺中丽人的笑,却是全身、全心全意的笑,就连她的灵魂,都似已全部浸浴在涟漪中,让你的呼吸,也要随着她笑的呼吸而呼吸,让你的脉搏,也要随着她笑的跳动而跳动。 哪知叶曼青听了他的呼声,竟也有如不闻不问,动也不动地坐在地上,南宫平心头大奇,将掌中托着的战东来轻轻倚在一堵残垣旁,目光左顾右视,只见这对面枯坐的两个绝色女子,竟全像是中了魔似的,有如两尊石像。 叶曼青秋波中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但仍是动也不动地坐着,也不回答他的问话,他仔细端详几眼,只见她仍是一身翠衫,眉字间仍是那般高傲而冷艳,全无半分被人点中穴道的迹象。 她两人外貌虽然有如静水,心绪却仿佛狂澜,寒冷的夜风,吹过来,又吹过去…… 月黑风清,四野荒寂,一觉醒来,突然发觉自己身置此间,身旁党坐着两个国色天香的绝色女子,面色一片木然,四道眼神也木然望着他,对于他的问话,谁也不曾答理,就像是根本未曾听到似的,他纵然心高胆大,此刻也不禁心惊肉跳,疑神疑鬼,呆了半晌,身躯一转,高唤道:“玉儿,丹儿……”突又回转身来,大声道:“这究竟是什么地方?我究竟怎会到了这里?” 云破云合,月去月来,大地忽明忽暗,风声忽轻忽重,但这两个美到极点、也神秘到极点的绝色女子。却仍然动电不动,甚至连秋波都不再望他一眼,战东来心底忽地升起一阵寒意,“莫非我撞着了鬼么?否则怎会好生生地就从‘慕龙庄’到了这里?” 战东来仰天笑道:“原来你两人并非聋子,哈哈……我本来还在为你两人难受,年纪轻轻,漂漂亮亮,若真的是聋子哑巴,岂非教人可惜得很!”他笑声一顿,面色一沉,冷冷道:“你两人既然不聋不哑,怎么不回答本人的话,难道是不愿理睬本人?难道是瞧不起本人么?” 战东来负手走了几步,望了望梅吟雪,又转身望了望叶曼青,目光连转数转,忽又仰天大笑起来,道:“好好,我知道了,只怕是老天怜我一人孤身寂寞,特地送来了两个美娇娘给我。”他一望梅吟雪:“是么?”又一望叶曼青:“是么?”又哈哈笑道:“想来是不错的了,你两人不是都默认了么?” 战东来突地一拍额角,顿住笑声,两条眉毛,紧紧皱到一起,像是十分烦恼地长叹着道:“老天呀老天,你对我虽厚,可是又太恶作剧了些,这两人俱是一般漂亮,你叫我如何是好,我只有一个身子,她两人总要分一妻一妾,一先一后的呀!那么谁作妻?谁作妾?谁是先?谁是后呢?” 他装模作样,喃喃地自语,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伸手一摸叶曼青的娇靥,长叹道:“这么年轻,这么漂亮,教我怎舍得以你作妾,教我怎忍心要你先等一等呢?”他又装模作样,喃喃自语,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在梅吟雪娇靥上摸了一下,道:“可是,这个又何尝比那个差呢?” 梅吟雪、叶曼青面色凝重,四道秋波,却已开始随着南宫平的身形转来转去,突听战东来一声大喝,右掌一穿,掌势如龙,加入了战圈,他本以单掌对敌,此刻双掌连环,掌式更是连绵不断。 只见梅吟雪、叶曼青四道秋波,齐地瞟了他一眼,突又齐地拧转娇躯,向战东来扑去,这眼波之中,充满关切的深情。 感叹声中,梅吟雪、叶曼青两条婀娜的身影,已有如穿花蝴蝶般将战东来围在中间,她两人实已将这狂傲而轻薄的少年恨入切骨。 此刻四只莹白的纤掌,自是招招不离战东来要害。 只因他这狂笑而言的三两句话中,已突然发觉这两个娇柔而绝美的女子,招式之间的犀利与狠毒。 只见她两人衣袂飘飞,鬓发吹拂,纤纤的指甲,更不时在或隐或现的星光下闪动着银白色的光芒,像是数十柄惊虹掣电般的利剑一样,十数招一过,战东来更是不敢有半点疏忽,数十招一过,他额上不禁沁出汗珠。 叶曼青柳眉一扬,银牙暗咬,扬臂进步,一连攻出七招。梅吟雪咯咯笑道:“好武功,好招式──好妹妹,我可不是说你武功不行,但是你要对付他‘昆仑’朝天宫传下来的功夫,可真是还差着一点,你不如听姐姐的话,退下去吧!” 叶曼青冷“哼”一声,道:“她若是对你不好,怎会对你的安危如此关心,什么事都不能叫她动弹一下,但见了你……咳咳……”话声未了,忽然想起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轻咳两声,垂下头去,如花的娇靥上,却已泛起两朵红霞。 叶曼青缓缓自怀中取出一封信笺,秋波一转,轻轻放到地上。 叶曼青柳眉一扬,道:“若是与我无关,我就走了。”一理鬓发,大步前行。 叶曼青大步而行,走过他身侧,突地拧腰转身,一把将纸笺夺去,口中冷冷道:“令师曾叫我与你一同观看,你纵要违背师令,我却不忍违背他老人家托咐我的话。”她一面说话,一面目光移动,才只看了两眼,已是红生满颊,方才在面上冷若冰霜的森寒之气,此刻全不见了。再看两眼,她突地“嘤咛”一声,将一只莹白如玉的纤掌,掩住了红如樱桃的娇靥,颤声道:“你……你……” 南宫平木立当地,满面尴尬,讷讷道:“我……我……”心中只觉既是羞惭不安,矛盾痛苦,却又有一种温馨甜意,粼粼荡漾,忍不住瞧她一眼,只见她一双秋波也恰巧向自己飘来,两人目光相对,叶曼青突又“嘤咛”一声,放足向前奔去。 叶曼青右腕一伸,将南宫平紧紧抱了起来,突觉南宫平全身竟在颤抖不已,她不禁奇怪,秋波一转,才知道原来是那奇服秃顶的怪人,也已将南宫平紧紧抱住,他全身不住颤抖,南宫平也不禁受了传染,此刻转目瞧了叶曼青一眼,心中亦不知是惊恐?是诧异?抑或是一种能够保护他人的得意快乐之感,也许是这三种情感都有一些。 哪知她纤掌方自劈出,南宫平已轻轻扯着她衣袖,道:“且慢。” 第二日午后,南宫平便已痊愈,到了黄昏,他已可渐渐走动,叶曼青轻轻扶他起了床,这风姿冷艳的女子,此刻是那么疲劳和憔悴。南宫平目光不敢望她,只是垂首叹道:“我生病,却苦了你了。” 语声之中,只有轻蔑与讪笑,而无同情与怜悯,叶曼青柳眉一扬,腾身而起,低叱道:“谁?”叱声方了,她轻盈的身躯,已落在屋脊上,只见一条人影,有如轻烟般向黑暗中掠去,带着一缕淡淡轻蔑的语声:“为谁餐风露立中宵?” 然后,他又听到门外院中有一阵衣袂带风之声,自屋脊上掠下,风声甚是尖锐轻微,显见此人轻功不弱,他心头一凛,一步掠到窗外,右掌扬处,窗户立开,惨淡的夜色中,那云发蓬乱、目带幽怨的叶曼青,正呆呆地站在他窗外。 两人目光相对,这一刹那间,有如火花交错,叶落波心,他心潮之中,立刻荡起一阵涟漪,亦不知是否该避去她含情脉脉的秋波。 叶曼青杏眼一张,厉声道:“你说什么?” 叶曼青柳眉一扬,只觉南宫平轻轻一拉她衣袖,便不禁将已到口边的怒喝压了回去,只见黑衣人已俯下身子,轻拍着这猛犬的背脊,道:“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他们再也不敢碰你的了。”神态间也宛如奴才侍候主子一般。 这猛犬本来就十分高大,双足人立,白牙红舌,恰巧对准了叶曼青的咽喉,四下人群惊喟一声,眼见如此清丽的女子,刹那间便要伤在森森犬齿之下。 “是”字尚未说出,已见一道乌光自人群中击来,南宫平身形一闪,华服老人大喝一声,举手一掌,将那道乌光击得斜开一丈,双肩一耸,向人丛中飞掠而去。叶曼青一言不发,纤掌一穿,也向人丛中掠去,恰恰和华服老人不差先后同时到达了暗器射出的方向。 “铁戟红旗震中州”司马中天不由自主,一把将之接住,叶曼青却已亭亭玉立在他身前。 突然,有人目光一亮,轻轻道:“看,好漂亮地一对人物,老板,看来你的大买卖要上门了。” 哪知他话还没有说完,这一双少年男女已笔直向他走了过来,那青丝翠衫、姿容如仙的少女,自怀中取出四枚制钱,轻轻道:“买四文钱的饼。”所有的人一齐呆住了。 翠衫少女的一双秋波,骤然明亮了起来,像是两粒方被洗过的明星,因为她目中的阴霾,此刻已被情感的雨露洗净。 一只纤纤玉手,缓缓自小藤间穿出,山风乘势吹开了重拂的山藤,朦胧的星光便笔直地映入了山藤后的洞窟,映在一张冷艳而清丽的面靥上。 她身上的衣衫,被星光一洗,更见苍翠,微颦的双眉,似愁似喜,她明亮的秋波,半带羞涩,终于轻轻转到她身后的少年身上──南宫平斜倚着潮湿的山壁,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和叶曼青之间的距离,似乎很近,又似乎颇为遥远。 叶曼青星眸微合,轻轻又道:“你看,这山藤就像是珠帘一样,这山岩也像是一座小楼,小楼珠帘半卷,确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所在。” 叶曼青柳眉一扬,道:“你要做什么?” 南宫平大喝一声,翻身坐起,满头冷汗,涔涔而落,抬头一望,哪有烈火、恶魔、钢刀……柔和的灯光下,只有两个姿容绝世,面带惊惶焦急的绝色少女,并肩卓立在他身边。 叶曼青斜倚在床边,云鬓蓬乱,她芳心也正如鬓发一样,“他爱的还是她,我又何必在当中苦苦折磨。”幽幽一叹,霍然站起,在室中缓缓走了两圈.一步走到窗前。 船上画栋雕梁,锦幔珠帘,高丽堂皇,炫人眼目,船上的船夫,身上穿的俱是片锦碎缎拼成的七彩锦衣,头上短发齐肩,仔细一看,竟然全都是女子,只是人人筋骨粗壮,身手娇健之处,比起一般大汉,犹胜三分。 两位容光照人的明眸少女,自舱中并肩行出,一人浓装艳抹,身上穿的亦是七彩锦衣,头上青丝,高高挽起,环佩叮当,在风中不绝作响,看来有如初为人妇的新娘子一般。 另一人却是淡扫蛾眉,不施脂粉,更显窈窕。 这两人一清一艳,装束虽不同,但眉宇间却都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只是那艳装少妇神色间喜气未消,那青衣少女目光中却含蕴着无限的幽怨与焦虑。 青衫少女柳眉一扬,冷漠的面容上,突地泛起了一阵激动的红晕之色。 青衫少女秋波一触南宫平的目光,身子便不禁为之颤抖起来,垂下了头,轻轻放开了紧抱着南宫平的手掌,晶莹的眼波中泛出了喜悦与娇羞。 叶曼青感到他们的幸福,也感到自己的孤单,但觉有一阵不可抑止的悲哀,涌上心头,一双秋波中,也不禁贮满了晶莹的泪珠。 夜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之声,树影掩映中,另一个孤瘦的身影悄悄地伫立在南宫平身后。 南宫平霍然转身,身后那人竟然是叶曼青,面上流露着些微的惊愕,她那秋水般的明亮双眸里,充满了幽怨而又关注的复杂情感。 他在“诸神岛”上幽居一年,潜心养性,非但功力大进,轻功更是进境多多,眨眼之间已和前面两人追成首尾相衔,凝目望去,在前一人是个劲装汉子,在后的那人身形瘦小,长发飘拂,正是叶曼青! 叶曼青娇靥飞红,讪讪道:“你也不早说,谁知道……” 叶曼青柳眉微皱,不解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叶曼青见他答非所问,不由柳眉紧蹙,说道:“任风萍原在西北,此刻怎会跑到江南来了?” 叶曼青腹背受敌,险象环生,掌中剑疾封而出,娇躯向左闪去!但她早已真力不继,气血浮动,身形一个踉跄,被长孙单一剑刺中右肩,闷哼一声,龙吟剑又被长孙空双剑斫中,虎口一麻,脱手飞出! 长孙空剑交左手,欺身上前,伸手间,连点中她“大赫”、“商曲”二穴,叶曼青两穴受制,娇躯随之倒地不起。 叶曼青冷冷道:“没什么好解释的!纳命来吧!”话声中,娇躯微闪,展开“丹凤”食竹女史的独门绝技,一阵抢攻! 忽地!一双纤纤玉手,轻轻地扶住他的双肩,耳边只听一声娇唤:“平哥!”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当波金斯盲人学校的亚纳格诺先生以惊讶的神情读到一封海伦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后,这样写道:“谁也难以想象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这时,海伦才9岁。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每一条出口都已向他紧紧关闭。但是,海伦是个奇迹。她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上天堂,不过,这段历程的艰难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她学发声,要用触觉来领会发音时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为此,海伦不得不反复练习发音,有时为发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失败和疲劳使她心力憔悴,一个坚强的人竟为此流下过绝望的泪水。可是她始终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刻苦努力,终于可以流利地说出“爸爸”“妈妈”“妹妹”了,全家人惊喜地拥抱了她,连她喜爱的那只小狗也似乎听懂了她的呼唤,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没过几个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语交谈;不到一年,她便读完了德文作品《威廉•泰尔》。教法语的教师不懂手语字母,不得不进行口授;尽管这样,海伦还是很快掌握了法语,并把小说《被强迫的医生》读了两遍。在纽约期间,海伦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马克•吐温为她朗读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说,他们建立了真挚友谊。霍姆斯博士在梅里迈克河边幽静的家里为她读《劳斯•豆》诗集,当读到最后两页时,霍姆斯把一个奴隶塑像放在她手中。这个蹲着的奴隶身上的锁链正好掉落下来,霍姆斯对海伦说:“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伦的心中一阵激动,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海伦从小便自信地说:“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还得了优等成绩,海伦怀着热切的心情开始了大学生活。

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的一块匾额上的幕布,由海伦用颤抖的手揭开了,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麦西。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匾额,而是为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突出篇章的人们所设立的。的确,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这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鲜花包围中告别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往往提到一个地方,就会想起一个人,比如提到集美,就会想到陈嘉庚。

在去集美的路上,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说他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勤俭节约,把赚来的钱和省下的钱都捐给祖国文教事业,得到人们的尊敬。毛泽东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学子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匀的涛声,像先生均匀的呼吸。

嘉庚路145号为先生故居。“陈嘉庚故居”七字为廖承志手书。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陈嘉庚手植的龙眼树,枝叶茂密,生机勃勃,让人思念先生的奋发精神。故居为两层小楼,陈列着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和感人的事迹。走近一排陈列橱,看到他用过的一把布伞,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他不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的故居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先生17岁去南洋学商。他说:“财由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集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1913年他创办集美小学,以后又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学校。集美解放时,周恩来曾下达命令:“集美学校是陈嘉庚创办的,一定要保护好。”

先生热爱和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于1940年冲破国民党的阻挠,到延安慰问抗战军民。他在1910年就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橱窗里陈列着他于1911年12月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他创办的集美学校被称为“民主堡垒,革命摇篮”。

先生一生献给文教事业的款项,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万元,临终时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他的墓地在附近的鳌园。在去鳌园的路上,经过“归来堂”,关于这座建筑,有这样一段故事:陈嘉庚是位多子女的父亲,弥留之际曾嘱咐家人,建一座小祠堂,让海外回来的子孙有个聚会的地方。周恩来知道他的遗嘱后,指示有关部门为他动工兴建了这座“归来堂”。堂前有先生的铜像,高2.3米,一手执杖,一手拿帽,行色匆匆。铜像背后的墙上,有毛泽东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先生的墓地在鳌园靠海的一端,面对大海,背倚“集美解放纪念碑”。墓成马蹄状,由13块青石组成,青石护栏上刻有20幅浮雕图像,概括了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