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识别时树皮的主要辨别特征有哪些 木头鉴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树皮指树干形成层以外的整个筒状组织。树皮特征是木材宏观识别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树皮特征来识别木材树种也是林场、伐木场、贮木场、制材厂等木材原料产销现场的优势和首选项。
一、外表特征
1、颜色:指树皮表面的颜色。
通常为混合色,以灰褐、暗褐色为主。
绿色:如梧桐、青榨槭。
白色:如白桦、灰木、白颜、橄榄。
黑褐色:如罗浮柿,外观似被烧焦状,故俗称“火烧木”。
枣红色:如乌饭树。
土红色:如闽楠等。
2、剥落:指外层树皮的自然剥离形态。
纸状:如桃属、桦属呈纸片状剥落,色白不反卷;枫桦呈纸状或小碎片状剥落,色红褐常反卷;黑棘皮桦呈纸状剥落,色黑略反卷。
块状:又称斑痕。如白皮松、悬铃木、黄肉楠。
条状:纵向剥落,如圆柏、杉木;横向剥落,如桦木、樱木。
鳞状:如鱼鳞云杉、黄连木等。后者鳞片向上反曲,故俗称“倒鳞甲”。
3、形态:指树皮表面呈现的各种形态。
平滑:皮表几近光滑者,如山茶科多数树种。
粗糙:皮表呈颗粒状凸起,如青冈、椆木。
纵裂:指大致沿树干轴向的开裂。微纵裂如拟赤杨,浅纵裂如漆树,深纵裂如麻栎。
横裂:指大致垂直于树轴的开裂,如桦木、樱木。
纵横裂:开裂方向纵横交错,如柿树。
乱裂:又称不规则裂,指无一定方向的开裂。如鱼鳞云杉、马尾松(多见于主干上部)等。
4、皮孔:指着生于皮表的缝隙状突起物。
圆形:包括椭圆形。如润楠、臭椿。
纺锤形:如泡桐。
线形:如桦木、樱属。
菱形:如毛白杨、响叶杨、青榨槭等。
5、尖刺:指着生于皮表或材身的尖锐突起物。
皮刺:由变态叶或表皮特化形成的尖刺,不与茎干连生。如刺楸、木棉。
枝刺:又称棘刺,由变态枝形成的尖刺,与茎干连生。枝刺分枝,如皂荚、枸桔;不分枝,如山楂、酸橙、木瓜等。
6、厚度:指树皮的厚薄情况。
皮厚:如栓皮栎、麻栎、泡桐。
皮中:如杨木、杉木。
皮薄:如龙眼、栾树。
皮极薄:如杜鹃、山柳、紫荆等。
7、气味:许多树皮都具有气味,通常生材较明显。
清凉油味:如桦木、灯台树。
碘酒味:如黄杞。
酸馊味:如壳斗科许多树种。
茴香味:如八角。
杏仁味:如野樱。
柏香味:如柏科许多种。
樟脑味:如香樟。
桂皮味:如川桂。
木姜油味:如山鸡椒。
药味:如榧木,有一种难闻的药味。
臭味:如润楠属少数树种,故俗称“狗屁樟”。
8、滋味:有的树皮具有某种滋味,通常生材较明显。
苦味:如苦木、水曲柳、黄波罗。
甜味:如糖槭。
咸味:如油柑等。
二、内部特征
1、内皮颜色:内皮颜色与皮表常不一致。
红褐:如罗汉松。
暗红:如厚皮香,色似猪血,故俗称“猪血木”。
黄色:如黄柏。
黄褐:如桑树。
浅黄:如梭罗木等。
2、皮底形态:皮底指树皮与材身接触的面。
压痕:如油丹、琼楠。
凹槽:凹槽底平者如椆木,底尖者如青冈,是故业内有“尖底冈、平底椆”之说。
3、韧皮纤维:指一类细长而柔韧的组织,详见“断面花纹”。
含量丰富:如构树、山黄麻、白木香、木棉、柚木、木兰。
含量少或无:如川桂、灯台树等。
4、韧皮射线:构成树皮的一种径向薄壁组织,详见“断面花纹”。
5、石细胞:构成树皮的一类厚壁组织。详见“断面花纹”。
含量丰富:如麻栎、蓝果树。
含量少或无:如桢楠。
黑褐色:如朴树。
棕红色:如厚皮香等。
6、木栓质:指质地轻软而有弹性的木栓组织,如栓皮栎、银杏、云南油杉等。
7、断面花纹:指由韧皮射线、韧皮纤维、石细胞等组织单独或组合呈现于树皮断面的图案。
辐射状:如密花树、长叶山竹、野茉莉属多种。
火焰状:如川桂、梭罗树等。
花篮状:如椴树、泡花树属多种。
锯齿状:又称三角状。如卫矛属多种。
方格状:如灰木属多种。
星散状:如杨桐属多种。
条状:长条状如海南覃树;短条状又称米粒状,如海南石梓、拟赤杨、五列木。
环层状:如紫树。
弦带状:如油丹、龙眼、核实树属。
混合状:如水青冈、青冈等。
8、针晶体:指针状结晶体,外观似白色纤毛,故俗称“白毛”。如荷木、油丹、野鸦椿、润楠等。
荷木树皮所含的草酸盐类结晶体,触之会使人皮肤痒痛。
9、分泌物:指树胶、树脂、黏液等有色分泌物。
树脂:如松属多种、油杉。
树胶:如杜仲、西南卫矛。
粘液:如刨花楠、榆木。
树液:黄色如山竹子属,红色如秋枫,乳白色如桑树、柘树、灯架、胭脂等。

1.木射线造成的特征因宽木射线或聚合射线而造成的凹槽。更多木材鉴别知识尽在木界公号。2.因树皮中的石细胞或厚壁组织在材身造成的浅凹槽称为压痕。3.韧皮射线和韧皮纤维组合成三角形、细锯齿或辐射状。4.石细胞或厚壁组织聚集排列的形状。5.白色针状晶体(草酸盐类,能刺痒皮肤)。6.韧皮纤维发达。7.皮色。8.皮厚。9.气味:刺激性臭味。10.滋味:苦味。11.分泌物(乳汁等)。12.树皮剥落,有纸状剥落,块状剥落,条状剥落,鳞状剥落,树皮开裂,皮孔形状,皮刺等。

木材识别~

木材的识别



我国的树木种类繁多,大约有七千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将近一千种。由于树种不同,木材的构造也不一样,材质差异很大,因而用途也就不同。木材识别就是木材树种的识别,正确地识别木材的树种,对贯彻按质论价、合理用材,节约木材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识别木材主要是以木材构造特征为依据,如果识别带树皮的木材,还能弥补木材特征的不足。

针叶树材的构造比较简单,构成木材的绝大部分是管胞。其宏观特征主要是树脂道、心材与边材(包括材色)、早材与晚材;其次是气味、木射线、纹理、结构、轻重、软硬等。

阔叶的构造特征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是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和木射线。其宏观特征主要是管孔和轴向薄壁 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分布和排列、木射线的粗细、材色和心边材的区别、波痕的有无等;其次是树胶道、气味、结构、纹理、轻重和软硬等。

识别树种的步骤,首先是根据木材有无管孔分出是针叶材还是阔叶材,如果确定是针叶材,再观察是否有树脂道,有树脂道的则属于冷杉、杉木、柏木等……一类。分出属于那一类以后再根据树脂道的大不、早材晚材的变化,心、边材的区别的明显程度及木材颜色、气味、硬度等,确定属于哪一种针叶材。

如果确定是阔叶材,则观察其导管分布情况,判定环孔材,散孔材还是半散孔材。然后再根据管孔排列、轴间薄壁组织的类型、木射线的宽窄和在材面上呈现的花纹图案、心边材区别是否明显以及木材颜色、气味、重量、硬度等等,最后确定为哪一种阔叶材。

原木的树种识别,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树皮到木质部),由简到繁(由肉眼观察到借助扩大镜观察),逐步深入。如果是带有树皮的木材,从树皮开始到材身表面其次是两端断面。不带树皮的木材,则从材身表面到断面。

对于具有特殊特征的木材,就不一定按上述步骤进行,抓住主要特征就可以判明,例如香樟有樟脑气味,是其它树种所没有的,因此气味就是识别香樟的特殊特征。又如黄波萝有较厚的木栓层,其内皮鲜黄色,呈纤维状剥落,这也是其他树种所没有的,抓住这些特殊特征,很快就可以判明。

识别木材的树种,通常是根据木材检索表去查对,它是总识别木材的指路牌。检索表里突出而详细地记载各种特征。在肉眼下观察的叫木材粗视构造特征检索表;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叫木材显微构造特征检索表。使用时,采用反正(有、无)对比方法,把最显著的特征,从主要到次要,依次查对,最后判明。一般来说,针叶材比较容易认出,而阔叶材则难以正确定名,最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作进一步的鉴定。

木材识别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十分熟悉木材的构造特征,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这面的经验,多看、多比、多嗅,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这将会有助于木材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
http://www.china-wood.net/syjs/list.asp?id=148

一般说来,木材识别方法可分为宏观识别、微观识别和辅助识别等方法。木材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准确识别木材的树种,应以微观识别特征为主要参考依据。
宏观识别,是指在肉眼下或借助放大镜,依据所观察到的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来识别木材,一般只能识别出木材类别。
微观识别,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材细胞组织的微观特征,据此微观特征来鉴定木材。
辅助识别,是指通过眼、鼻、舌、手等器官的作用,去观察研究木材的辅助特征来识别木材,如颜色、光泽、气味、滋味、纹理、结构、花纹、重量、硬度、树皮、材表等。
1木材切面的准备
木材具有三种相互垂直的切面,分别是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横切面是与树干垂直的切面;径切面是与射线平行并与生长轮垂直的切面;弦切面是与射线垂直并与生长轮平行的切面。
对于宏观识别,为了观察木材细胞的特点常常使用10x放大镜来看横切面,因此制作好的木材切面是重要的。为了制作好观察的切面,需要一把锋利的刀片以切断细胞。如果用一个钝刀片或者切得太深将导致木材纤维部分撕裂,形成的表面不光滑,看不清辨认的特点,并可能伤害到手和手指。好的大的切面不易获得,最好切几个小的切面以扩大观测视野。另外,用清水润湿表面有利于获得一个良好、清洁的切面。
2木材切面的观察
从伐倒树木的端头可以看到横切面,可以看到树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心材是位于树干中心颜色较深的部分。心材包括抽提物,抽提物是带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心材的颜色和气味是木材的特性之一。边材包围着心材,颜色较浅,边材的大小多少和宽度在树种之间变化较大。
生长轮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察特征。一个生长轮代表一年内形成的木材。一个生长轮内的变化是由生长季节引起的。早材在春季和初夏形成,当时气候温暖、湿润,促进木材快速生长。因此,早材细胞有较大的尺寸和较薄的细胞壁。晚材在夏末和秋天形成,干燥的环境减慢了新生木材的生长。晚材发生在生长轮的外部区域,有着厚壁和小尺寸的特点。
3区分阔叶树材和针叶树材
在对切面观察对比之后,第一步是判断树种是阔叶树材还是针叶树材。
针叶树材90%~95%的细胞是管胞,管胞的作用是水分输导和支撑作用。针叶树材细胞类型较少,使其更难分辨。
阔叶树材的结构比针叶树材复杂,不同树种之间变化大。大多数阔叶树材是由纤维细胞组成,用来支撑树干。在阔叶树材和针叶树材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有无导管,导管只在阔叶树材中出现,其主要作用是传输水分。不同树种之间,早材和晚材之间,导管在大小、数量上有很大变化。一些种类,如橡树的导管分子极大、数量较多;其他种类,例如杨树导管大小、数量比较一致,平均分布在生长轮周围。通过用放大镜,可以确定导管是否存在。
基于导管的存在与否我们可以确定该种木材是阔叶树材还是针叶树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其他细胞类型进行观察,以更进一步的识别。
4阔叶树材的识别
管孔类型
识别阔叶树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观察孔的大小,及其在一个生长轮内的变化。阔叶树材主要有三种管孔类型。
(1)环孔材。在生长轮中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大得多,肉眼下显著,并沿生长轮呈环状排列。在每一个生长轮内,很多早材的管孔明显,可以用肉眼看到,晚材管孔很小,需要用放大镜来观察。
(2)半环孔材。在生长轮中,管孔的大小及排列介于散孔材与环孔材之间。早材管孔直径很大,在进入晚材区域内逐渐减小,管孔从大到小的转变是逐渐变化的。
(3)散孔材。在生长轮中,管孔大小、疏密近一致,无早晚材区别。这些管孔通常大小一致,用肉眼很难看到。
管孔的排列
在横切面上,管孔可以通过他们的相对位置来描述。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排列:
单管孔:管孔之间互部相连——平均分布在横切面上。(枫树)
复合管孔:2个或5个管孔连在一起排列。
管孔链:只在射线方向分布。
管孔团:大量管孔在一起,径向和弦向两个方向都有排列。
木射线
当了解管孔的分布和排列之后,观察木射线的大小和排列是重要的。木射线是窄的线,从树皮到树髓心穿过生长轮。木射线在树木的径向传递营养物质和水份。
针对许多种类木材来说,木射线的大小和分布在横切面上是非常不同的。例如红栎、白栎有非常宽的射线,很容易肉眼看到。杨树、枫树有着大量极细的木射线分布。射线的分布也可以用来认别木材树种。例如山毛榉有大的明显的射线,在它们之间有着细微的射线。
当从径切面或者弦切面观察一种木材的时候,木射线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判别依据。射线不仅在宽度上变化,而且在高度上也不同。最好从弦切面观察射线高度,射线高度在树种之间变化很大,有的很小,有的有几英寸高。例如,红橡,射线高度从来没有超过1英寸,但是白橡射线高度总是大于5/4英寸。
侵填体
侵填体是在一些阔叶树材内形成的。因为侵填体只在一些阔叶树材中形成,对于木材识别是有用的。在管孔内呈泡沫状或膜状物质,为木材形成过程中,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被挤压进导管腔内而形成;常具白色的光泽。红橡木材可能没有侵填体或者分散分布,而在白橡和刺槐中稠密且多。侵填体阻塞导管,因此阻碍了水分的运动,这是用白橡木材制作酒桶的原因。
轴向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是由小的、细胞壁薄的纵向细胞组成,能贮存营养物质。这些细胞在针叶树材中分布稀少,而在阔叶树材中常很显著。但是,有许多树种具有可以看到的、排列独特的薄壁细胞,是木材识别特征之一。
有两种基本的薄壁组织:傍管型和离管型。两者之间主要的不同是傍管型薄壁组织和管孔导管相连,而离管型薄壁组织则是和管孔分开。
颜色、气味和密度
木材其他的特点包括:颜色、气味和密度。这些明显的特点在阔叶树材中有明显变化,经常提供辨别木材的第一线索。阔叶树材有很多颜色和花纹,所以不容易导致误辩。要想到紫檀木的深紫红色,乌木的黑色,黑胡桃木的深酱色,还有枫树的白色。
许多阔叶树材有独特的天然气味。例如,红木中的花梨就具有令人舒适的奶香气味,酸枝木生材时具有酸香气味,香樟木具有樟脑气味。
阔叶树材也在密度上变化较大。世界上最硬的木材之一——蛇桑木,其密度高达1.2g/cm3以上,世界上最轻的木材是轻木,其密度只有0.2g/cm3,真是“轻如鸿毛”。木材的密度和硬度、强度有关。硬度在辨认软硬枫树时比较有用。软枫可以轻易的用指甲剪或者刀刃轻易的划痕,但是硬枫难以划痕。
5针叶树材的识别
树脂道
当确定一种木材是针叶树材之后(无管孔),下一步是观察横切面有无树脂道。树脂道大多数在晚材附近。松科的松属、油杉属、黄杉属、银杉属、云杉属、落叶松属木材具正常树脂道。正常树脂道有轴向和径向之分,除油杉属仅有轴向树脂道外,其余5属均有轴向树脂道与径向树脂道。
生长轮:早材和晚材
在针叶树材中,早材和晚材的特点可以提供辨认木材的信息。特点是:(1)早晚材转变,急变或渐变;(2)晚材在生长轮中所占的比例。
生长季节对管胞生长的影响导致早晚材之间的不同。早材区域管胞细胞壁薄、大。晚材管胞细胞壁厚、小。因此,对于大多数树种,早材相比晚材浅,晚材颜色通常较深。
对于早材颜色浅、晚材颜色深的木材,早晚材的转变明显,为急变。其他木材,早晚材变化不明显,为渐变。一些树种早材和晚材的转变介于这两者之间。
颜色、气味和密度
针叶树材的颜色气味和密度对于辨别木材很重要。一些树种有独特的颜色,而其他的没有,如红桧有独特的深红色。气味,如松树的松香,红桧的柏木香气,云杉等的相关气味。
针叶树材密度变化也很大。许多树种密度大、强度高,如落叶松,通常作为建筑材料。杉木、白松和红桧等的密度相对


#扶祁看# 木头的特点怎样识别木头 -
(19114814068): 木材识别的方法主要分为宏观识别和微观识别.宏观识别指用肉眼(包括使用放大镜)观察木材,按其解剖特征来判定或区分树种.这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应用价值很大,但准确性较差.微观识别是指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木材的微...

#扶祁看# 怎么样辨别木材 -
(19114814068): 欲辨别木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利用树木的花果叶特征进行识别,主要适用于树木生活生长阶段.一个是利用木材构造特征(宏观或微观)进行识别,主要适用于在树木采伐后直至加工和利用的阶段. 有三个网站,可能对从花果叶角...

#扶祁看# 如何鉴别木材的好坏 -
(19114814068): 眼下,适用于家具、装饰的树种主要有:水曲柳、东北榆、柳桉、樟木、椴木、桦木、色木、柚木、山毛榉、樱桃木、紫檀、柏木、红豆杉、红松、柞木、黄菠萝、核桃楸、木荷、花梨木、红木、苦楝、香椿、酸枣等.为了准确识别树种,恰如...

#扶祁看# 如何鉴别木材的密度 -
(19114814068): 楼上说的是,得看重量,一般密度大的如黑檀什么的,那木头非常硬,也重,放水里能沉下去,因为那不是纯粹的木头,说白了是是快变成煤了的木头,听声音,密度大的一般声音脆,声音发硬,密度小的闷,软,还有一个是温度,密度大的你摸着就发凉,密度小的就没那么凉,一般木材密度大传热就快,触摸的一瞬间会感觉比较凉;相比密度较小的木材传热慢,手感温度也较高.

#扶祁看# 樟木有什么特征?樟木分为多少种?如何鉴别樟木的真假? -
(19114814068): 樟木,中文学名香樟.俗称小叶樟、樟树、红心樟.樟木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全株具有香气,其叶互生,卵形.树径大、宽,树皮呈黄褐色,有纵裂纹.该木材的特征为:心材红褐色,边材灰褐色.横切面见年轮,质硬,纹理细、错综无序.切面光滑.干燥后不易变形,耐久性强,可以染色,易于雕刻.樟木家具樟木的鉴别要点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一、看色1、优质樟木(黄樟、红樟)颜色为淡黄色、红色.2、如果木料颜色发黑通常为次品或假品.二、闻气味正宗樟木的气味是淡淡的,切割开后,香味略浓.长期放置,香味转淡,但再次切割后,仍有香味.假樟木通常香味特浓、刺鼻.这是因为浸泡在香精水或樟脑油精中所致.切割后,香气很淡.

#扶祁看# 如何鉴别木头 -
(19114814068): 你所说的“鉴别木头”,我理解应指“对木头的树木种类进行识别”,简称木材识别. 木材识别主要是通过对木材的宏观和微观构造进行观察,根据木材解剖特征(即组成木材的细胞与组织的形态和排列方式)进行分析、检索并做出初步判断,...

#扶祁看# 如何辨别红木中的白皮. -
(19114814068): 白皮是红木家具的天敌,红木国标有明确规定,必须使用红木心材制作的家具方能称之为红木家具,关于白皮含量不得超过本部件的10%,白皮是树木的边材部分,颜色和密度以及质量均不能和心材相提并论,且易腐朽虫蛀变形,不适宜制作高...

#扶祁看#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木材的识别与鉴定 -
(1911481406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1、黑桃木:木质纤维均匀中细,轻重; 2、桦木:年轮明显; 3、槐木:摸起来质感坚实; 4、榆木:纹理比较粗犷清晰; 5、樱桃木:纹理细腻; 6、橡胶木:橡胶木有杂斑、黑点; 7、松木:具有色泽天然,纹理清晰; 8、杉木:密度比较低; 9、榉木:木材坚致,色泽兼美. 更多7条

#扶祁看# 铁杉原木的宏观识别特征 -
(19114814068): 年轮非常明显 树皮厚壳的

#扶祁看# 怎样区分实木、木皮与贴纸家具? -
(19114814068): 楼下是种方法,但是不可取. 首先怎么区分实木和木皮. 实木家具都是用木块拼成的,实木有结疤和虫眼,当然虫眼的位子他会特殊处理,不容易分辨,但是结疤很好分辨,他是树在长枝干的部位形成的,会贯穿实木家具的正反面,打个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