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有人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 ,北通巫峡 通向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 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古文观止》的作者总评本文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这一评语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精神实质。

~


#甫阎树# 岳阳楼记的归纳文学常识,一词多义,全文翻译,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 作业帮
(15541005923):[答案]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祐四年(1052 年).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

#甫阎树# 《岳阳楼记》一词多义 -
(15541005923): 一词多义 观 通 和 极 空 或 一 古今异义 明年 作文 去 国 微 集 进 退 是 气象

#甫阎树# 登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1 夫 2去 3开 4则 5观 6极 7和 8薄 9胜 10或 11具 12属13备 14为 - 作业帮
(15541005923):[答案] 1,观夫:那 若夫:语气词,无义 2、去国怀乡:离开 3、 连月不开:放晴 4、此则:就是 5、观夫:看 大观:景象 6、南极潇湘:到达 此乐何极:顶点 7、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晴朗 8、薄暮:接近 9、胜状:壮美 10、而或:有时 或异:也许 ...

#甫阎树# 登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 -
(15541005923): 1,观夫:那 若夫:语气词,无义 2、去国怀乡:离开 3、 连月不开:放晴 4、此则:就是 5、观夫:看 大观:景象 6、南极潇湘:到达 此乐何极:顶点 7、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晴朗 8、薄暮:接近 9、胜状:壮美 10、而或:有时 或异:也许 11、百废具兴:全都 12、属予:嘱托 13、 前人之述备矣:详细 14、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甫阎树# 岳阳楼记的一词多义 -
(15541005923): 一字多义: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

#甫阎树# 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等 - 作业帮
(15541005923):[答案] 岳阳楼记-字词解释 (1)注音 谪(zh6) 郡(j)n) 属(嘱)(zh()予(y*) 浩浩荡荡(sh1ng) 潜(qi3n) 冥(m0ng) 顷(q!ng) 汀(t9ng) 皓(h4o) 宠(ch%ng) 偕(xi6) 耶(y6) 噫(y9) 嗟夫(ji5)(f*) (2)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

#甫阎树# 国,或,观,极,一,以,为,则,夫,之,的一词多义,是岳阳楼记的. - 作业帮
(15541005923):[答案] 1、国 guó ①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 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 ③国都;京都.《肴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

#甫阎树# 岳阳楼记一词多义以 -
(15541005923): 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甫阎树#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就一课跟岳阳楼记有关的一词多义,但要勾连其他初中文言文.比如说“极”字翻了好多参考书都没有,故发此帖求助.老师要求了:“极... - 作业帮
(15541005923):[答案] 《岳阳楼记》一字多义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 此...

#甫阎树# 《岳阳楼记》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 -
(15541005923):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