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小朋友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早教心理问题? 上早教和不上早教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3-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有这些:
1)强烈的好奇心理
3-6岁儿童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愿望。比如,问一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雪为什么是白色的,苹果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简单新奇而又饱含深刻道理的问题;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拼插,同时也希望大人看着他插,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这种表现欲隐含着期望大人的监护,好奇而脆弱,简单而执着,但这种好奇、简单、脆弱、执着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创造性。
2)突出的群聚心理
3-6岁儿童的社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渴望融入各种人群,与他人友好地交往。3-6岁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他人交往,特别是愿意和同伴交往。他们很乐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和小朋友过家家、打卡片、拍手弯腰做游戏,在家里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是大人,
爱管别人的事,常把小朋友之间的事回来告诉妈妈,或其他大人。当今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家中无兄弟姐妹当伙伴则显得孤独与寂寞,儿童需要进幼儿园,除家庭生活之外又过一定的群体生活。幼儿园的生活把儿童带入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子。让儿童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发展能力。因此,3-6岁幼儿如果能够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两个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3)无意识模仿心理
3-6岁儿童模仿性的活动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显性活动或动作。比如,在家里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活动和动作,装模作样打电话,有板有眼翻看电话本,用成人的口吻接电话;学包饺子、擀面皮;模仿看书看报、写字画画;男孩子模仿成人站着尿尿,全不管裤子是否被尿湿等等。再如语言上的模仿,接受了东西说“谢谢”,遇到不如意用“讨厌”,命令别人“你不该怎样怎样”。总之他们仿佛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一下。因此不可低估3岁儿童的模仿性,他们正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这也是这个年龄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模仿,他们尝试经验,学习经验。所以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做出好的模仿榜样,在儿童周围的成人说话用语、声调、行为举止、爱好、姿势、习惯、情绪等无不被儿童所模仿。如父母的饮食偏爱就会无形中直接影响儿童,母亲情绪无常,也影响孩子情绪反常不听规劝。如果善于利用这年龄的模仿性则能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模仿学习而巩固,所以成人要检点自己,一些不介意的行为小节,常会被儿童模仿而形成种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4)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
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而且行为受情绪支配,更多是无意性的。比如一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一些儿童不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消极的情绪。3-6岁儿童有时还要哭闹,就是情绪的波动表现。比如,明明吃完一块冰糕还要妈妈买,不买他就站在马路旁哭,坚决不走;看到一个并不可笑的人,孩子却笑翻了天,让大人难堪,却不能制止。
同时,3-6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所谓依恋就是指儿童对经常和他生活在一起,经常照料他的亲人的依恋,时刻离不开他们。像在家对母亲、父亲或对祖父母的依恋,一般在3岁入幼儿园时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为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种依恋很使家长伤脑筋。我们认为依恋感受的产生是自然的,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6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不要指责,也不要割断,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关心疼爱儿童出发,慢慢地度过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另外,有的儿童刚入园是总要追随一位教师,教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并且还要老师总领着他,这些表现是由儿童羞怯心理以及害怕离开亲人的依恋心情所致,如老师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关心他满足他渐渐可消除他的不安感,用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使儿童忘却孤独而投入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变消极的情绪为积极的情绪。
这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身体,语言能力也突飞猛进;时间概念发展,也学会了简单计数;合作意识开始萌芽。你要制定严密的教养计划,少用责备、负面的词和孩子沟通,可以多讲故事,多阅读。
希望能给予您帮助!

早教中心好不好?~

早教究竟好不好?

1、知识不同
在趣味性与孩子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背诵经典、建立数学概念、识字等等;
2、思维不同
要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允许孩子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与看法;
3、心理不同
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与爱,父母情绪稳定愉悦,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4、身体不同
多带孩子进行室外大动作训练,以及加强手指细小动作训练。



扩展资料:
研究结果发现:接受早教的孩子,在3个月,6个月,甚至到了12个月和没有接受早教的孩子相比,去除容差值后几乎没有区别,智商上也没有表现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直到第15个月后的测试,一个让人等待已久的结果终于出现了,就像:真理可能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测试结果证明:等到第15个月后,接受早教的孩子学习新事物的速度明显高于同龄人,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强,逻辑开始清晰,最重要的是智商数值比正常同龄人高25%到45%。
到了5岁左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这批接受早教的孩子进入教育体系后,明显表现出高适应性和智商突出优势。直到他们成人工作过程中,这批孩子基本都获得了高学历,以及较好的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教


#王虏畏# 学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哪些 -
(15959806299): 1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2训练中心模式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内有专职或兼职的特殊...

#王虏畏# 幼儿教育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
(15959806299): 孩子教育中有哪些常见问题? (一)问:我在带班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出现攻击性行为,通过暗示心理教育会对这位小朋友有帮助吗? 答:问题行为的出现要具体分析是发生在何时何地,周围有什么人出现的情况下,是在上课时还...

#王虏畏# 不同年龄段幼儿都有哪些心理特点 -
(15959806299):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

#王虏畏# 3至6岁儿童心理特点 -
(15959806299): 3-4岁儿童心理特点------ 3-4岁儿童的智力发育很快.就记忆而言,读书给孩子听时,只要多读几遍.孩子就能完全记住,如果一旦中间说错了一点点就会给你指出来.唱歌也如此,学得好、记得牢,教几遍以后就能唱.就这样,3-4岁儿童不但...

#王虏畏# 幼儿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点 -
(15959806299):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

#王虏畏# 2~3岁幼儿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哪些?
(15959806299): 如果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大发脾气、大声吆喝,会影响孩子今后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王虏畏# 学龄前幼儿在托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15959806299): 怕见陌生人,不适应陌生环境.大多数宝宝一到陌生环境如果不适应会反应剧烈,大... 记得先要教会他分享和防抢. 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

#王虏畏# 关于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教问题. -
(15959806299): 妈妈们越来越重视早教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妈妈想选择一家早教机构来让宝宝接受早期教育,但要知道,选择了一家正规、适合自己的宝宝的早教机构并非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宝宝在早教机构上早教课是否能够达到效果,父母的作用也是不...

#王虏畏# 学期儿童常患的心理疾病,如何防治 -
(15959806299): 你一定是个优秀的爸爸或妈妈,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 孩子常常有的心理问题(不一定是疾病,不要过于紧张,多多体验挫折也有好处,只是要让他学会正视问题) 1. 胆怯,不自信 (鼓励他勇气地和小朋友玩,常常带他出门,别老在家里窝着...

#王虏畏# 如何最迅速的发现并判断幼儿存在心理问题? -
(15959806299):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较为常见,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个别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