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平仄格式(需要押韵的标上韵) 七律,五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格式。标明平仄和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元稹《行宫》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端《听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涯《闺人赠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扩展资料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一共有以下几种:
1.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中平声是指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仄声指的是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绝句押韵格式不是绝对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是灵活的,但第二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
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属于平起首句押韵的。

扩展资料: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它源于汉魏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绝句的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文献记载,当时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绝句一词在六朝初起时,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唐代由于音乐曲调的变化,旧的乐府诗往往不能配乐,于是乐工们常将文人创作的绝句拿来合乐歌唱,这是绝句盛行于唐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五言绝句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

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近体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1、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4、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扩展资料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参考资料:五言绝句_百度百科



五言绝句:


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平起首句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绝句:


仄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表示可平可仄)


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起首句不押韵 五言绝句格律: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扩展资料

五言绝句诗体格律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绝句



1、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2、平起首句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扩展资料:

1、仄起首句不入韵

对照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平起首句不入韵

对照诗:李端《听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参考资料:五言绝句-百度百科



五言绝句的押韵规则是什么?~

五言绝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例词参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 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五言绝句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律诗一般8句,中间4句须为对偶句。
绝句一般4句。
乐府诗是典型的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的诗歌。


#丁溥昆# 绝句具体要求 -
(17368595632):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首尾、前二、后二、中二).绝句起源...

#丁溥昆# 五言四句,如何押韵?以及有什么硬性要求? -
(17368595632): 五言,平仄如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丁溥昆# 谁知道五言诗的格式要求 -
(17368595632): 律诗格律包括几个方面:一、平仄格律,二、押韵,三,对仗,四、附带的粘连、拗救等一些特殊格律.也就是说,律诗格律最核心的还是平仄格律.而平仄格律最核心的就是“平仄交递”. 平仄格律的线索是:单音节平仄→双音节平仄→两...

#丁溥昆# 绝句的平仄如何使用 -
(17368595632):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丁溥昆# 五言绝句怎么写 -
(17368595632): 五言绝句写作要求 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讲究平仄.在“...

#丁溥昆# 关于古诗中的平仄语音是发展的,当我们诵读古诗词时,怎样区别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 - 作业帮
(17368595632):[答案] 古诗规则——平仄规则 平 仄 规 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 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 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

#丁溥昆# 绝句古诗怎么写 -
(17368595632): 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律句有四种基本句型...

#丁溥昆# 作诗高手进:五言诗一首,麻烦看一下平仄和押韵情况 -
(17368595632): 楼上几位说得对.不仅有韵律问题,有几句的诗意也显牵强、欠精练.请参考如下修改, 风雨江湖里,(平仄平平仄) 夜酌忆今昔.(仄平仄平平) 旦彻休诉倦,(仄仄平仄仄) 擎樽论高低.(平平仄平平)

#丁溥昆# 五言律诗格式 - 请问:五言和七言古诗应怎样押韵?有格式吗!谢谢!
(17368595632):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七言诗 诗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