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背景分析:作者写作 岳阳楼记 的目的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情分别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背景:《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因文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而名留史册。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剥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由于范仲淹的举荐,滕子京在西北边境任职,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因受诬告被贬到岳州任知州。范仲淹很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第二年六月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而于这年九月十五日创作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但是,纵观全文感觉得到范仲淹并没有真正的到过岳阳楼,而是想像着写的。当时,他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目的:劝诫滕子京做一个像自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并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因文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而名留史册。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剥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由于范仲淹的举荐,滕子京在西北边境任职,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因受诬告被贬到岳州任知州。范仲淹很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第二年六月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而于这年九月十五日创作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但是,纵观全文感觉得到范仲淹并没有真正的到过岳阳楼,而是想像着写的。当时,他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作者为了答应滕子京的邀请而作此文,表达了对古仁人的赞美,对滕子京的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遭到贬谪的自勉。并借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我们语文老师说得,一定正确的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为了答应滕子京的邀请而作此文,表达了对古仁人的赞美,对滕子京的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遭到贬谪的自勉。并借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抒发自己的心情

岳阳楼记的作者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原文找依据)?~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迁客骚人的情是:以个人的得失而悲乐,以天气之变而悲乐;立足于个人的荣辱得失。文中原句为: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意思是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意思是(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而“古仁人”的情是: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对比,抒发自己的情怀,体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挥毫撰写的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都是看图写的。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该文的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本文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居江湖,但仍心忧国事;虽然遭遇迫害,但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封版乐# 岳阳楼记中,本文写作的目的及表现了怎样政治抱负
(17084495772): 目的:对滕子京的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遭到贬谪的自勉,劝诫滕子京做一个像自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政治抱负: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封版乐# 岳阳楼记 答案 1、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应景之作吗? -
(17084495772): 1.本文写作应该是有感而发.2.在看了一幅岳阳楼的图之后才写的.3.能感受到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像'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又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我的理解便是,都是由景而论情

#封版乐#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
(17084495772):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封版乐# 岳阳楼记作者的写作背景 - 作业帮
(17084495772):[答案] 《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北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作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

#封版乐# 《岳阳楼记》赏析从立意 结构 语言等方面来写.谢谢了明天就要交了. - 作业帮
(17084495772):[答案]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答: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

#封版乐# 岳阳楼记中,作者又写喜又写悲的目的是什么 - 作业帮
(17084495772):[答案] 突出当时社会的起伏不定

#封版乐# 岳阳楼记作者详写面对不同景色而产生的悲喜之情目的是什么 -
(17084495772): 前面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美景见出情真,看出悲、喜是一种真实的审美感受,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悲、喜情的美好进而衬托出先“忧”后“乐”之情的更加美好与高尚.(借景抒情.借情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封版乐# 《岳阳楼记》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用意是什么
(17084495772):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岳阳楼记》 这篇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

#封版乐# 岳阳楼记中,文章第一段是写作记的缘由,为什么要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之事? - 作业帮
(17084495772):[答案] 1、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 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

#封版乐# 岳阳楼记写作背景 - 作业帮
(17084495772):[答案]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 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