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结友爱的故事或事例 关于团结的小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1、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席勒与歌德

从1794年起,席勒与歌德开始密切合作,友谊日深。他们合作的10年中硕果累累,把德国文学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古典文学时期。席勒在歌德影响下,逐渐摆脱康德唯心主义哲学影响,焕发出文学创作的巨大热情,写出了古典文学的代表作。

其名剧《华伦斯坦》(1799)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1801)和《威廉·退尔》(1804)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席勒还写了叙事诗《潜水者》和《手套》等。1799年12月,席勒迁居魏玛,翻译W.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J.拉辛的《菲德拉》等剧,还与歌德一起从事舞台艺术实践。

席勒在魏玛剧院排演了歌德的《埃格蒙特》和G.E.莱辛的《智者纳旦》等剧,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3、管鲍之交

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北部。齐国称霸,与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开,齐桓公称霸主要靠了他的帮助。但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是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

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4、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

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5、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 

1938年夏,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在条件极其艰苦、医用药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白求恩同志克服困难,

指导根据地军民建立起“松岩口模范医院”和“流动医疗队”并着力培训医务人员。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大降低了伤员死亡率。在战斗生活中,白求恩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奉献、平易近人,和根据地军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就在被批准回国的前夕,白求恩主动要求到前线去工作。

在一次抢救伤员的手术中,由于情况危急,他的手指不小心被手术刀划破而感染,后转为败血症。白求恩大夫最后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毛主席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融让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席勒,J.C.F.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鲍之交 (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求恩大夫-中国革命史百年影视全纪录



三个兄弟折筷子
少年时的语文课本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其内容和意义对如今的中年人应该是耳熟能详的,说得就是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事。时光如水,物是人非。看官且不妨耐心听我复述一遍,何如?

那故事说的是古时(朝代不详),一个有不少于十个兄弟的家庭(那父母也确实能干,居然搞出了差不多一打的儿子),也不晓得是为了女人还是家产的事,闹得是兄弟不和,外人见笑。年迈的母亲看着儿子们像一盘散沙,心急如焚,赶紧把儿子们召集起来开会。会上,母亲拿出一大把筷子,先是分给每个儿子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个个都轻易折断了;然后,母亲拿出十根捆绑在一起的筷子,再让他们逐个折,这下谁也没折断。大家也用不着母亲说了,心里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起,才不受他人欺负。这会开得精短简约,但收效巨大。从此,兄弟一笑抿恩仇。

兄弟团结意义的成语,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等,都是一个道理。而《水浒传》就是一部有关兄弟的经典故事,我老觉得这书名和内容之间还是没有太大的瓜葛,水浒指的是水边呀。梁山是在水边,可水边上的事多着呢。它远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那样让人明了。倒是来自欧洲的洋人对《水浒传》的真意把握更直截了当。他们把《水浒传》翻译成外文时的书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说到了一根筷子或一把筷子的寓意。

细读《水浒传》,你就会越来越掂量出兄弟这含义的分量。梁山能够把众多好汉聚在一起的并非“替天行道”的政治旗帜,而是实实在在的兄弟义气。无论是经人介绍还是合伙投奔,都先看看山上有没有兄弟在。有兄弟,那就有义气;没有兄弟的,就找宋江。在山上,大家都喊宋江为哥哥。

面黑身矮的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的老大,就因为他是众家兄弟的“带头大哥”,书中写道: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如此仗义疏财,不是兄弟却比兄弟还亲。

在宋江领导的梁山,“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兄弟义气构成了最大的擎天支柱。

梁山的一百单八条好汉中,真还有不少是亲兄弟,虽然有了梁山这个大家庭,但同胞兄弟还是同胞兄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兄弟的内涵在山上更加丰富。宋江上山时就把他的弟弟宋清带来了,这上山可不像如今的官员调动,不带家属为得是有朝一日打道回府,上山带兄弟是避免株连他们的。尽管这个宋清没有什么本事,但还是安排了闲职,负责接待吃喝。

梁山中共计有十对兄弟组合。除了宋江宋清之外,还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孙立孙新,穆弘穆春,解珍解宝,孔明孔亮、童威童猛,张横张顺,蔡福蔡庆,朱贵朱富。这二十一人差不多占了梁山好汉比例的20%。其中天罡九人地煞十二人。最有意思的是梁山水军几乎都是兄弟组合,而其中水军头领三阮兄弟就是实力最大的亲哥仨了。这还得感谢他们的母亲,养育出了占三个天罡指标的兄弟。

中国传统的礼仪观中有两个字很重要,其为“孝、悌”。孝为孝顺父母,悌为敬爱哥哥。梁山上大家之所以以死报效宋江,除了义气外还有这个观念的影响。这些个亲兄弟们,为梁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三阮作为梁山水军的创始人,他们和林冲、宋江甚至吴用、史进不一样,贫困潦倒,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他们被吴用以一两银子的饭局就轻易地拖下水去。他们上山,却开创了梁山的新时代,王伦的梁山是没有水军的,而三阮和后来上山的李俊以及张横张顺兄弟、童威童猛兄弟一起,把水军训练成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这些个亲兄弟很懂得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朱贵为了营救被捕的李逵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还是弟弟朱富帮了他,为了哥哥放弃了小康生活,心甘情愿跟着哥哥走上那条不归路。再看蔡家二兄弟,如果不是弟弟蔡庆帮助出主意,那个糊涂哥哥蔡福恐怕要遭来杀身之祸。身为提辖的孙立虽说被弟媳逼上梁山,但也无怨无悔,并为梁山三打祝家庄献上里应外合之计。换了别人去赚他试试,不被他杀了才见鬼呢。可见亲兄弟的影响有多大。

关键时刻还是兄弟呀。那怕不是亲的,表亲的也行。解珍解宝被关押在死牢中,如果没有拐了两个弯的亲戚乐和的通风报信,那表姐顾大嫂还照样开酒店过活。虽然走动不算多,但顾大嫂却把表弟性命看得很重,不但坏了老公孙新而且还坏了老公的哥哥孙立的前程。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水浒传》里比比皆是。当然,像汤隆为宋江破呼延灼的连环马、去赚表哥徐宁上梁山算什么行为,则见仁见智了。

把一个血缘关系的兄弟发展到一个义气关系的兄弟,这是宋江的本事。无论在任何时代,一个人靠单打独斗是无法战胜一个群体的,更何况梁山面对的是一个政权。武松有本事吧,他除了杀一些人之外,还不是逃亡江湖:鲁智深有武力吧,打死一个镇关西就只能亡命天涯了;林冲有武艺吧,见了高俅你还有什么好结果,妻子自尽,自己发配;柴进有地位吧,丹书铁券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这些人即使在现在,也绝对算社会精英了,但他们靠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就像一根筷子,让人说折就折了。

兄弟抱成了团就像一把筷子的组合。宋江和武松结义为了异姓兄弟,林冲和鲁智深拜了把子,大家上梁山之后都称宋江为“哥哥”,兄弟多了,他们才有了靠山。一个个下山时都有了底气,我不再是孤独的大侠了,我只是大侠群中的一个。这样的力量谁见谁怕,最后连朝廷那样最强力的对手,也不得不和梁山沟通讲和了。

不过,这大哥却不是那么好当的。宋江是梁山上的第三代领导人,之前的王伦和晁盖都没有当好这个大哥,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一个急公好义、有勇无谋。王伦虽然开创了梁山的基业,但不能发展壮大;晁盖仅能带领梁山成长却无法率领梁山成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善于权谋、乐于交友的宋江终于被推到了大哥的位置上了。他懂得安抚各位兄弟,因人各异,有的施以小恩小惠,有的委以重任要职;有的赏个老婆,有的送点礼物,让大家感恩戴德。

尤其在安排职位上,他也没有像现在的官员一人当官全家升天把自己的亲弟弟安排在天罡的位置上,尽量做到利益合理化。他在人事安排问题上绞尽脑子,串通吴用公孙胜等人,想出了以天意的名义让所有弟兄都不敢妄言这样的高招。这高招就像十兄弟的母亲拿出筷子一样的聪明。“读罢(天书),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与众头领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弟兄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道:‘天地之意,理数所定,谁敢违拗!’”

冲这点不得不佩服宋江的能耐,你看现在多少单位因为人事的事情搞得是尔虞我诈,焦头烂额的。所以现在社会中,称兄道弟的形象比比皆是,这是不是大家都看了《水浒传》而受了宋江成功的启发,就不得而知了。

还是说《水浒传》中的兄弟事。除了上山的十对兄弟外,还有些头领也有兄弟,比如武松和李逵。他俩的哥哥虽然都没有上梁山来,但大相径庭。武松在阳谷县见到了哥哥武大。武大先把武松好一阵子埋怨,说他以前醉酒,“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受苦归受苦,但见到了兄弟,还是欢喜得不行,要他搬来家住。而武松也因为哥哥的惨死而踏上了不能回头的杀人逃亡之路。李逵的哥哥李达就远不如武大了,他也曾替李逵受苦,说“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而李逵回家接母,并劝他一起上梁山快活时,他竟然叫来庄客捉拿李逵。可见这哥哥也有不同呀。

长征故事

1.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团结的事例~

1、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团结与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的团结与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他们一起合作,亲密无间,《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团结合作一起努力地结晶。
2、抗战当前国共合作
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不共戴天之仇,国民党一直都在逮捕共产党员,但是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和国民党领袖蒋介石选择先放下仇恨联合抗日。

3、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齐心合力的科学家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 、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5、最经典的莫过于刘关张三兄弟从桃源结义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到古城释嫌到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率几十万大军攻打东吴.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种团结的兄弟精神永远被后人怀念.

拓展资料: 关于团结的名言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泽东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 奥尼尔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恩格斯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列宁

团结的小故事一: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顺着风游走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
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这时,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
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只有团结起来,这些蚂蚁才能绝处逢生。
团结的小故事二: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团结的小故事三:上帝分给两个家庭两把长筷子。第一个家庭把长筷子当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长了,他们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结果都饿死了。而第二个家庭却把食物往对方的嘴里送,他们互相喂食,互相帮助,他们一家就活了下来。所以这告诉我们: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团结进步。
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民却没团结合作起来。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战”。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一,但总分却非常落后。
团结的小故事四:两头驴,被一根绳拴住了,它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它们反向走各去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共同协作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草。它们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作,如果它们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
团结的小故事五: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她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互相协作。


#吴尚该# 团结友爱的故事 -
(17576806384): 蚂 蚁 的 壮 举 在南美洲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原突然起火,呼呼直蹿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的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乎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向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它们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吴尚该# 有谁知道生活中的关于"团结友爱"的小故事 -
(17576806384): 一个有不少于十个兄弟的家庭(那父母也确实能干,居然搞出了差不多一打的儿子),也不晓得是为了女人还是家产的事,闹得是兄弟不和,外人见笑.年迈的母亲看着儿子们像一盘散沙,心急如焚,赶紧把儿子们召集起来开会.会上,母亲拿出一大把筷子,先是分给每个儿子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个个都轻易折断了;然后,母亲拿出十根捆绑在一起的筷子,再让他们逐个折,这下谁也没折断.大家也用不着母亲说了,心里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起,才不受他人欺负.这会开得精短简约,但收效巨大.从此,兄弟一笑抿恩仇.

#吴尚该# 有哪些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故事? -
(17576806384): 玄奘西游,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小叶丹结盟, 金城公主,松赞干布,点苍山会盟,南诏崇圣寺三塔......

#吴尚该# 团结友爱的故事 -
(17576806384): 三个兄弟折筷子 少年时的语文课本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其内容和意义对如今的中年人应该是耳熟能详的,说得就是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事.时光如水,物是人非.看官且不妨耐心听我复述一遍,何如? 那故事说的是古时(朝代不详),一个...

#吴尚该# 关于团结的小故事 -
(17576806384): 秋战国时期,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蔺相如当时是一位赵王身边宦官的门客,被推荐完成送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做城的任务.当时秦国强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国...

#吴尚该# 团结的故事 - 关于团结小故事
(17576806384): 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

#吴尚该# 写同学们团结友爱的作文或事例一个事例也可以,我自己写 - 作业帮
(17576806384):[答案] 你可以写夏令营或你帅到了他服你起来

#吴尚该# 团结友爱的故事 -
(17576806384):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看到了蚂蚁的壮举: 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不会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