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

天圣中,晏丞相 (1) 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②,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自公坐吕公③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解析:

原文: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译文:(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即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

原文: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译文: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

原文: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

译文: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

原文: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译文:那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原文:天圣中,晏丞相(1)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

译文:天圣年间,晏殊丞相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

原文: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

译文: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

原文: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

译文: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

原文: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

译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

原文: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

译文: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政权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太后去世,

原文:言事者希旨(2),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译文: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狠狠地惩罚她。

原文: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译文:先生却认为太后受老皇上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原文:宜掩其小,以全大德.……

译文: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

原文:自公坐吕公(3)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

译文:后来因吕夷简先生的事情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

原文: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

译文: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却一直坚持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

原文: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译文: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

原文: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译文: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

原文: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译文: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原文: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译文: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

原文: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译文: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

原文: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百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译文: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老婆孩子仅仅温饱而已。

~


#咸转依# 简短文言文帮我找下文言文,要简短的,附加练习题和答案(都不要太多) 帮我找3篇 - 作业帮
(18867106119):[答案] 一、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咸转依#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贼以骑三万来,公戎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翻译 速度速度 急用 -
(18867106119): 敌人以三万骑兵来争战,先生告诫诸将:作战后敌人撤走,不要过河追击.

#咸转依# “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可借以说明什么呢?
(18867106119): “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见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持重:谨慎,稳重.急:急于追求.近功小利:眼前微小的功利.这两句大意是:务必要保持谨慎稳重的态度,不要急于追求眼前微小的功利. 功利有远近大小之分,两者相比,当然应追求长远的、宏大的功利.而目光短浅者,性情急躁者,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不顾长远的大利.要取长远的大利,就应有稳重的处事态度,不急不躁,长远谋划,循序而求.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办事要有稳重的态度,要有长远的、全局的打算.

#咸转依# 《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并序》...
(18867106119): 王公名旦,字子明,是大名莘地人.年轻时好学,有文才.太平兴国五年,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任参知政事,王公因为自己是他的女婿,就避嫌请求辞官.太宗赞许他,改任他为礼部郎中.王公为人严肃庄重,能做...

#咸转依# 食不给,啖粥而读. “粥”字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吗?请帮忙解释下,谢~ -
(18867106119): 系呀,就是说吃不上饭,就算吃粥也勤奋读书 范仲淹自幼丧父,母改嫁. 据说范仲淹勤奋读书,寄居破庙,三餐不继,但是仍然手不释卷. 这个典故是说范同学读书的时候,老和尚留给他稀饭,冬天的时候冻硬了,他就把饭切成几块,一顿只吃一块,不管是否果腹仍然刻苦学习.

#咸转依# 《范文正公文集》序的翻译 -
(18867106119):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

#咸转依#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18867106119): 楼上有谬误. 1“啖粥而读”中“啖”字释义? 答:吃. 2“食不给”中“给”字释义? 答: 供应. 3“乃至被谗受贬”中“谗”字释义? 答:说别人的坏话. 参考资料. 【原文1】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

#咸转依# 帮忙翻译一句文言文 -
(18867106119): 原文出自于《欧阳修·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其大意为:左右的人都说了原因.

#咸转依# 形容稳重的诗句 -
(18867106119): 1、久避重罗稳处飞 唐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三首》 2、稳泛两重湖 唐 裴说 《湖外送何崇入阁》 3、转枕重思未稳诗 宋 陆游 《初夜暂就枕》 4、青云步稳名逾重 元 陈雷 《寄刘仲原经历》

#咸转依# 《范文正公文集》序的翻译 -
(18867106119): 庆历三年,我刚八岁,开始进入乡校读书.一天,有一位从京城来的士人,拿出鲁人石守道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老师阅览.我从旁观看,就能朗读记诵诗中的词句,并问先生诗中所颂的十一人是何许人?老师说:“小孩何必要知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