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初中三年的所有数理化公式整理出了。 初中数理化公式定律大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8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Ⅰ、化学用语
一、输记下列元素名称、符号:
1、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2、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 Fe2O3氧化铁 Fe3O4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3PO4磷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 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4)盐:
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ZnCl2氯化锌 CaCl2氯化钙 KCl氯化钾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AgCl氯化银 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AlCl3氯化铝 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 ZnSO4硫酸锌 CaCO3碳酸钙 BaCl2氯化钡 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 KMnO4高锰酸钾 K2MnO4锰酸钾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 Hg(NO3)2硝酸汞 NH4Cl氯化铵 NH4NO3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 NH4HCO3碳酸氢铵 NaHCO3碳酸氢钠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
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 CH3OH甲醇 CH3COOH乙酸(醋酸) CO(NH2)2尿素

三、熟记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1 +1 +1 +1 +2 +2 +2 +2 +2 +3 +2 +3
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 Fe(Fe2O3)
(2)
-2 -1 -2
O Cl S
(3)
+1 -1 -1 -1 -1 -2 -2 -2 -2 -3 -1
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 MnO4(K2MnO4) CO3 SO4 SO3 PO4 HCO3

四、熟记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1'、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11''、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1'''、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二)分解反应:
1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1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18、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CuSO4+5H2O
18'、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
(三)置换反应
19、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20、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1、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6、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7、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8、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四)复分解反应
31、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3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33、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34、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5、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36、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37、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38、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39、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40、碳酸钡和稀硝酸:BaCO3+2HNO3=Ba(NO3)2+CO2↑+H2O
4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4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
43、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44、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4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46、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
4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48、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五)其他:
49、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5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5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5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5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5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5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5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小结:1、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溶液的酸碱度——pH
石蕊试液 红 紫 蓝
—————————————————————————————
酚酞试液 无 无 红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中性——————————————→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pH试纸 红 黄 蓝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等:
红色:红P、Cu、Fe2O3
红褐色:Fe(OH)3
浅绿色:Fe2+盐的溶液
黄色:S、Fe3+盐的溶液
绿色:Cu2(OH)2CO3
紫黑色:KMnO4晶体
蓝色:Cu(OH)2、CuCO3、CuSO4•5H2O、Cu2+盐的溶液
紫红色:KMnO4溶液
黑色:C、Fe粉、CuO、MnO2、Fe3O4
白色:BaSO4、AgCl、MgO、P2O5、CaO、NaOH、Ca(OH)2、CaCO3、KClO3、KCl、NaCl、BaCO3、CuSO4、Na2CO3等
无色气体:空气、O2、H2、CO2、CO、CH4、N2、SO2
刺激性气味气体:SO2、HCl、HNO3等
无色透明:金刚石、干冰以及大部分酸、碱、盐的溶液和酒精、乙酸的溶液

四、熟记一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
Hg汞(水银) CO2二氧化碳(干冰) CO一氧化碳(煤气) CH4甲烷(沼气天然气) CaO氧化钙(生石灰) 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 NaCl氯化钠(食盐) KMnO4高锰酸钾(灰锰氧) C2H5OH乙醇(酒精) CH3COOH乙酸(醋酸) NaOH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 HCl氢氯酸(盐酸) CuSO4•5H2O五水硫酸铜(胆矾、蓝矾) (NH4)2SO4硫酸铵(硫铵) NH4HCO3碳酸氢铵(碳铵)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绿) NH4NO3硝酸铵(硝铵) K2CO3碳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

五、化学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C→A+B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初中化学计算题题型汇总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 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Fe∶O=56×2∶16×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100%
例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100%=35%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O22CO2
微粒比:2∶1∶2
质量比:2×28∶32∶88(7∶4∶11)
*体积比:2∶1∶2
(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可以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例用含Fe2O3 75%的赤 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解: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20吨×75%=15吨
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15吨(1-4%)x
x==12.5吨
3.选量(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在有些计算题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这时思考的范围就应大一些。
例 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氢气10克,氧气10克 (B)氢气2克,氧气18克
(C)氢气4克,氧气16克(D)氢气1克,氧气19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进行比较。
2H2 + O2 2H2O
4 ∶ 32∶ 36
1 ∶ 8∶ 9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若有1克氢气需要氧气8克;若有2克氢气需要氧气16克。本题中生成18克的水,则必然是氢气2克,氧气16克。故(B)、(C)选项都有可能。若按(B)选项会剩余2克,氧气没有参加反应;若按(C)选项会剩余2克氢气。故本题答案为(B)和(C)。这样会得出一个结论:若遇两个已知量,是按少的量(即不足的量)来进行计算。
4.多步反应的计算
从一个化学反应中求出的质量,用此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
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
KClO3 ~ 3Zn
122.53×65
12.25克x
x==19.5克
从以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系式是质量比,在一个题目中,最好用统一的单位,若试题中给出了两个量的单位不一样,可以换算成比较方便有利于计算的一个单位,这样可避免发生错误。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3.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如下:
溶解度 质量分数
量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 ①与温度有关(气体还跟压强有关)②一定是饱和溶液 ①与温度、压强无关②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溶解溶质的质量不能超过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单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运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换算公式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我是景雪哦~

化学的贴不下了 抱歉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一)
光、电、热、力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①声源处;②传播过程;③耳边。

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9.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典型光路图: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倍焦距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
12.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4.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15.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分度值。
16.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1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8.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1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0.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
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
22.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23.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液化的例子:云、雨、雾、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呵气”;烧开水时的“白气”。
24.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升华的例子:卫生球的消失;冻衣服晾干;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凝化的例子:雪、霜、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电学部分

25.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
①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提示: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6.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7. 导体和绝缘体:
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②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28. 电流:
①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③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
④电源: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⑤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及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及发电机。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
29. 电路:
①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③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④提示:第一,要求会画各种电路元件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导线是直线,弯折处一般成直角;各元件连接紧密,分布合理,无断离;导线交叉连接处要注意打上黑圆点。第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求: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相应的元件的接线柱上,避免导线交叉;认真检查,电路图和实物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要一致,连实物时,可采用“先干路后支路法”或“先通一路后补充法”均可。
30. 电流:
①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②单位:安培。1A=1C/s。其它单位有毫安和微安。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③I= Q/t" 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④测量仪器:电流表。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最小刻度分别是0.1A和0.02A。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线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31. 电压:
①作用:电压使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压用符号“ U”表示
②单位:伏特,用“ V”表示。其它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③常见电压:1节干电池1.5V,铅蓄电池每个2V,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④测量仪器: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接0~3V时最小分度为0.1V;接0~15V时最小分度为0.5V。
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电源的电压值。
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U=U1+U2,并联电路中U=U1=U2。
32. 电阻:
①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符号是“ R”
②单位:欧姆。其它单位有兆欧和千欧。1兆欧(MΩ)=1000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
③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的大小和温度有关。
④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
⑤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阻值范围及最大电流两个重要参数。使用前应将滑片调到电阻最大的位置。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33. 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⑴ 欧姆定律:
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使用公式时注意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和同一时间的电流、电压、电阻。
⑵串联电路规律: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几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时R串=nR,⑤串联分压分式。
34.并联电路的规律:
①I=I1+I2,②U=U1=U2 ,③ ,④n个相同电阻并联 ⑤两个电阻R1、R2并联: ,⑥并联分流公式: 。
35.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要求掌握,电路图,连接实物,实验步骤,故障排除等,它是电学中重要实验,必须掌握。
36. 电功:
①定义: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
②单位:除了焦耳外,还有“千瓦时(度)”。1kwh =1 度 =3.6×10 6 J
③计算式: 。前二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后二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④测量:电能表。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户消耗电能的度数。
37. 电功率:
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内所做的功。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②单位:电功率的单位除了瓦特外,还有“KW”,1KW=1000KW 。
③公式: 。前二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后二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④测量:用伏安法可测定用电器的电功率,原理P=UI.是电学重要试验,必须掌握。
⑤额定功率:铭牌上标出的功率值,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值。(如果一个灯泡上标有“36V25W”,则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6伏,额定功率是25瓦)
⑥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值。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无数个。
38. 焦耳定律:
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导出公式有Q=UIt和 。前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导出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热量的单位是“J”。
③注意问题:电流所做的功全部产生热量,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时有Q=W。电热器属于上述情况。
④在串联电路中,因为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焦耳定律 ,可知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即 。
⑤在并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 ,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
⑥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的设备,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都是常见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
39. 电热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注意事项:电热器主要由发热体和绝缘部分组成。发热体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让电流通过它时发热。绝缘部分的作用是将通电的合金丝和电热器的外壳隔绝起来,防止漏电。使用电热器时,主要应注意工作电压和额定电压是否相同。若工作电压过高,电热器产生的热量过多,电热器可能被烧毁;若工作电压过低,电热器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电热器的绝缘部分性能是否良好,要防止使用时发生触电事故。
40.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与地之间的电压是220V。零线是接地的。测量家庭电路中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电能表。它的单位是“度”。
41.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达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更换保险丝时,应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的保险丝。绝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42.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插座分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三孔插座顶端那孔一定要接地。
43.测电笔的使用是: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4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要警惕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应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
电磁
45.磁场
⑴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⑵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⑶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⑷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它里面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⑸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
⑹地球也是一个磁体,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⑺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⑻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永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软磁体(如软铁)。
46.电流的磁场
⑴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⑵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
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⑷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排水阀门等。
⑸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北极。
47.电磁继电器
⑴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⑵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48.电动机
⑴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⑵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⑶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动机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9. 电磁感应
⑴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⑵发电机的制作原理:电磁感应。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二)
力学部分
50.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 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1、调节平衡螺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2)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5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 ,通常用字母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一般不变,不同种物质一般不同,会查密度表。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1L=1dm3 1ml=1cm3 1g/cm3=1000kg/m3。
52.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53.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ρ=m/V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m =ρV求质量。 (3)利用公式V =m/ρ求体积。
54.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国际主单位是m。
55.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单位是m/s。
5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测力器。弹簧测力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弹性范围内)
58.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要会画力的示意图。
5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
60.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N/kg。
61.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且方向相同,则合力为F= F1 + F2 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若两力方向相反,则合力为F=∣F1 - F2∣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63.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4.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可能是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6.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67.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 P= F/S 压强的单位是“N/m2",通常叫“Pa”。1Pa=1 N/m 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68.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69.公式p=ρgh常适用于液体。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垂直距离。另外,该公式对规则、实心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70.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71.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72.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Pa(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
73.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7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
7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 =F下—F上)。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 =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
76.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 =G排 =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以浮于水面。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77.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分清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78.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79.杠杆分为三种情况: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如:镊子、理发剪子、筷子、钓鱼竿等。③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 = L2,为等臂杠杆,具体应用为天平,定滑轮。
80.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8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8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股数。
功与能
83.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是W=FS。功的单位是焦,1J=1N•m。
8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功的原理。将它运用到斜面上则有:FL=Gh.
85.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叫有用功,克服无用阻力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等于总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是η= W有用/W总。它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η永远小于1。
86.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公式是P=W/t 。单位是w,1w=1J/s,P= W/t =FS/t = F•v,公式说明:车辆上坡时,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速度(v)必减小。
87.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分两次发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物理的: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请将初中三年的所有数理化公式整理出来。~

邮箱留下,我发给你~~ 先给你化学的(注:不全)
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 2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 2H2O+ O2 ↑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电解水: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数学的: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扑愎�剑篖=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还有一些,大家帮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物理的: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


#万甄采# 求小学到初3的数学公式大全 -
(19613336735): 小学: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C =2πr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 πr+d 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万甄采# 初三数学三公公式手册 -
(19613336735): 长方体 V、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底面半径 c,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12月 小月(30天)的有:4\:1\底面积 r:57 热心网友 1;10\、长方形的面...

#万甄采# 数理化公式汇总(多多益善) -
(19613336735): F=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s=1/2vt平方 路程=二分之一乘速度乘时间的平方

#万甄采# 初中三年级所有物理公式 -
(19613336735): 初中三年的都在这了,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学有所成!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万甄采# 求初3的数理化资料! -
(19613336735): 如此之大工程.你不加分还有人性吗,折磨死我了,不清楚再发消息给我一元二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可化为...

#万甄采# 求初中理科所以公式! -
(19613336735):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

#万甄采# 谁把小学到高三所有数理化公式整理出来?
(19613336735):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

#万甄采# 有谁把小学到高三所有数理化公式整理 出来 -
(19613336735): 小学到高三所有数理化公式整理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rTDpqJ32Ot7grLYokZza9I_9rZSidvWuihmk3ybUdREB5FSjlMsPnn2xTCCrFv33_lnyeeznXY1m0aMnZO1bG1HurVpGD_fErOuhL5rq7e

#万甄采# 一本初中数理化公式的书“概括”初一,初二,初三的数学,物理,化学的所有知识吗? -
(19613336735): 概括公式,基础理论一本书当然够了,但是公式的应用公式的推到那可就是千变万化了,再厚的书页只能概括题型,要想掌握所有知识,怕是中考状元也不敢说,你只能买到概括大部分常用题型的书和知识点总结,但是知识点应用永远有新题

#万甄采#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物理、化学公式及定律
(19613336735):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g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