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丰田/日产1月销量分析:中国市场份额近23.5%,增速傲视大盘 日产中国1月销量:日产“稳中求胜”,启辰“破而后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近日,乘联会公布全国1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数据为169.9万辆,同比跌幅21.5%,环比跌幅20.8%,创下了数年来1月份销量新低。

但其实1月份销量下滑也没必要过分解读,主要是因为2020春节提前到1月24日,1月份的有效销售时间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销量下滑20%也无可厚非。另外,关于大家讨论最多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1月份销量的影响非常小。

在厂商销量榜单TOP15中,只有5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除长安汽车(同比增2.9%)和北京奔驰(同比增18.8%)以外,剩下是3家毫无意外的是广汽本田(同比增1.3%)、广汽丰田(同比增1.6%)和东风本田(同比大增21.3%)。

另外,一汽丰田1月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微跌2.0%,而位列第五名的东风日产则同比下滑10.9%,虽不及丰田、本田表现突出,但也称得上发挥稳定,依然大幅度跑赢大盘。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乘联会数据显示,日系品牌在2020年1月份市场份额提升至23.5%,而2019年、2018年的相应数据只有21.9%和19.6%。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日系品牌仍然取得了逆势上涨的好成绩,仍然是车市寒冬中带领整个市场出走困境的助推器。

“老大哥”东风日产销量92158辆,同比下降8.1%

根据日产中国公布的数据,1月份日产汽车在华销量11.8万辆,同比下滑11.8%,其中东风日产销量9.2万辆,同比下跌8.1%。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头一个月里,东风日产表现仍然是“稳”字当头,虽然不及两田亮眼,但也足够优秀。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轩逸、天籁、奇骏、逍客等明星车型的稳定发挥。

轿车阵营中,全新轩逸+经典轩逸组合,1月终端销售39926台,同比略有下跌,但表现依旧非常强势,在轿车阵营中是仅次于朗逸的存在;第七代天籁ALTIMA终端销量8821辆,同比增长44%;SUV阵营中,奇骏和全新逍客1月份销量分别达到15031辆和14094辆,虽同比下跌16.8%和18.9%,但表现依然稳定,在SUV排行榜依然占据了第10位和第14位。

除明星车型以外,蓝鸟1月销售3771辆,同比增长7.7%;小型SUV劲客1月销售3,711辆,同比增长11.9%;楼兰1月销售1,277辆,日产途达销售1079辆。

本田——两家合资车企双增长的日系品牌

根据东风本田公布的数据,1月东风本田共售出73597辆,同比逆势增长21.3%,成为1月份为数不多实现增长的车企,也是1月份TOP15车企中,增速最快的。

东风本田依靠CR-V和思域撑起多半边天。CR-V在1月份共售出22,332辆,同比大涨42.1%。轿车方面,思域销量达到22,051辆,同比增长14.4%。

定位小型SUV的本田XR-V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只不过今年1月份未进SUV TOP15榜单。

2019年随着东风本田享域、艾力绅混动、X-NV纯电的加入,东风本田实现了轿车、SUV、混动、MPV、纯电动的全覆盖,在帮助东风本田完善产品体系的同时,也有利于规避过度依赖思域/CR-V带来的风险。

广汽本田方面,其1月份销量达到76650辆,同比增长1.1%。

与东风本田不同,广汽本田则是多点开花。轿车方面,第十代雅阁月销22118辆,其中雅阁锐混动车型4501辆,全新凌派销量达到15023辆;SUV方面,缤智销量14392辆,同比大涨30.6%,去年11月份上市的皓影取得了9539辆的成绩,随着产能的释放,仍有上涨的潜力。

除明星车型外,中大型SUV冠道1月销量达到5893辆,两厢小型车飞度销量4207辆,MPV奥德赛销量为3723辆,其中奥德赛锐·混动的销量3069辆。

丰田——轿车是销售主力,RAV4荣放冉冉升起

广汽丰田1月份共计销售新车6798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6%。旗下雷凌、C-HR、致炫、凯美瑞双擎多款车型保持着同比两位数增长。

广汽丰田在轿车市场占据绝对的优势,其中,雷凌1月销量23,983辆,同比增长11%;凯美瑞销量17357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YARIS L系列1月销量11,561辆,其中致炫销量8,814辆,同比增长30%。

SUV方面则相对薄弱一些,丰田汉兰达1月销量为8,340辆,继续领跑大中型SUV市场;C-HR销量同比大涨33%,定格在6335辆。

一汽丰田今年1月销量达到62,653辆,同比下跌2.0%,但仍跑赢国内车市大盘18个百分点左右。

旗下的当红SUV——丰田RAV4开始出现热卖,1月份共售出13,664辆,同比暴涨21.9%,成功跻身国内SUV销量榜单TOP15;卡罗拉仍然为一汽丰田的销量中流砥柱,1月份共售出27,637辆,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名。

“日系三强”2020年的机会和挑战

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肆虐,成为2020年一只“黑天鹅”,对车市的影响显而易见:车市销量下滑、车企、供应商、经销商复工日期被一再推迟。

疫情的漩涡在湖北,2019年湖北地区的汽车产量高达224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8.8%,可以简单估算出该地区2月份预计会损失20万辆左右的产能,首当其冲的便是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

随着拐点的临近以及企业逐渐恢复生产,相信挺过1季度后,疫情对车市的影响将逐步降到最小。放眼全年,日系三强的比拼也将会进一步加剧。

2020年,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将会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

东风本田方面会通过全新两厢思域和中期改款CR-V,进一步强化这两款支柱车型的地位,同时,油电混动版享域和插电混动版CR-V的推出,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在家族中的比重。

广汽本田方面,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去年11月份上市的皓影会逐渐成长为企业的销量担当。另外,广汽本田将在2020年推出3款新车,分别为第4代飞度、凌派锐·混动和中期改款冠道,将多点开花的车型布局做到更强。

南北丰田则要在2020年重点弥补它们在SUV领域的相对弱势。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势必进一步释放产能,促进销量上涨,同时一汽丰田版源自TNGA架构的汉兰达姊妹车大概率会在2020年投产,目前一汽丰田已经注册了“陆泽”、“陆放”两个名字,供这台全新的B级SUV使用;广汽丰田2020年的重磅同样是两款SUV,已经开启预售的威兰达和即将全新换代的汉兰达。

东风日产方面,稳字当头。

2020可能会为中国市场带来全新换代奇骏(X-trail)和全新阳光(美版Versa),但以上只是推测,目前官方并没有针对两款重磅车型放出风声,所以2020年即使全新奇骏和阳光会引入的话,也要等到下半年或四季度了。

总体而言,日系三剑客的市场份额还会在2020年进一步得到提升,尤其当市场承压大环境下行的时刻,日系品牌往往更容易凭借稳定的品质、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追求极致的口碑脱颖而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1月车企销量,四家车企下滑超30%,东风本田逆势大涨21%~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2.1万辆,同比下降20.4%,环比下降19.6%。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月乘用车零售端销量降幅较大主要受到春节因素和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春节假期造成了有效销售时间和有效生产时间均低于往年同期。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让原本定于1月31日复工的车企持续延后,使得1月的零售增速低于预期。另外,对于2月市场展望,乘联会表示2月车市预计要下滑30%以上,1-2月累计下滑在25%以上。开年不利,对于本不明朗的车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具体来看,排名前十五的车企大部分呈现同比下滑趋势,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依然位列前三名,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跌幅超过了40%;东风本田和北京奔驰均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另外,自主品牌吉利、长安、上汽乘用车排名没有明显变化,长城汽车则跌出前十名。

一汽-大众1月销量达到18.7万辆位居榜首,领先第二名上汽大众4万辆。事实上,自2019年开始,一汽-大众逐步完善SUV市场布局,并增加主打入门的捷达品牌,在销量上逐步呈现出领先之势。2019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达到204万辆,成为销量最高的车企。上汽大众1月销量为14.6万辆,除了受到春节和疫情的影响外,帕萨特销量大跌也是重要因素,预计未来几个月帕萨特的销量还将持续低迷。

上汽通用依然排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之后,销量为12.4万辆,相比同期下滑30.5%。纵观2019年全年上汽通用都处于下跌状态,旗下没有热销车成为上汽通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过近期有消息称,上汽通用有望在全新英朗和全新科鲁泽上启用四缸发动机,预计会带来不错的销量提升。
除了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1月份销量为12.4万辆,同比下滑42.4。消费升级廉价车边缘化是必然,宝骏510、310、730纷纷跌下神坛,而焕新升级的新宝骏的品牌力不足,产品力不强,也让宝骏何时回暖成为未知数。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上汽通用五菱将生产线转产口罩,用实际行动诠释的责任二字。

日系车方面,除东风日产外,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销量情况均好于车市整体水平。其中,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销量均实现同比销量增长,东风本田凭借同比21.3%的升量成为榜单中上涨最高的车企,但因为东风本田第三工厂位处武汉,其2月份的压力着实不小。

北京现代位列榜单第十二位,排名不变,但销量下滑40.1%,成为当月销量下滑最大的车企。近年来,由于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德系、日系价格下探使得北京现代品牌力影响力逐步下降,目前仅剩ix35、领动两款车销量过万,生存处境愈发艰难。
北京奔驰1月份销量为6.7万辆,位居销量榜单第十一位,相比去年同期上涨幅度达到了18.8%,旗下奔驰E级、奔驰A级、奔驰GLC销量均出现增长。

自主品牌方面,吉利、长安、长城、上汽乘用车四家车企上榜。其中吉利汽车1月份销量为1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5.1万辆下滑27.6%,跌幅明显但并没有影响吉利的市场份额。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为7.5万辆,同比微增2.9%,是自主品牌中唯一正增长的车企,这主要归功于长安PLUS战略的成功,尤其CS75?PLUS?1月份销量近2.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54%。

长城汽车1月销量6.4万辆,同比下跌34.8%,哈弗H6仅2.6万辆的成绩蝉联SUV榜单第一名。目前长城汽车在国内已完成入门到豪华的SUV市场布局,其未来将把重心转移到全球化领域,继俄罗斯图拉工厂后,长城汽车今年又先后收购了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岗工厂和泰国罗勇府工厂,为“全球车全球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上汽乘用车1月销量同比微跌6.5%,其中荣威RX5系列单月销量为1.5万辆,同比大涨21.9%。

小结:受多种因素影响,2020年1月车市开局即达到历年最差水平,除了以日系为代表的的5家车企实现同比上涨,大部分车企都是以下跌为主,最大跌幅突破40%。另外,随着2月疫情防控的持续,整个汽车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乘联会原本预计2月零售能够出现正增长,但其目前谨慎的给出了下滑30%以上的预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1月下旬全面爆发,并且1月份又包含了传统春节假期,整个汽车行业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迎来了“至暗时刻”,连日产这种一线车企也没能例外。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月,日产中国的销量为118143台,同比下降11.8%。除了轻型商用车板块大幅下滑20.4%之外,在乘用车领域,日产也出现了些许降幅,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的合计销量为101300台,同比下降10.9%。

东风日产:“稳健”依旧是它的关键词
具体来看,东风日产1月销量为92158台,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1%,在外部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之下,这一表现其实并不算差。
轿车方面,轩逸仍然是东风日产的支柱车型,1月销量达到了39926台,虽然相比去年同期的42188台略有下滑,但仍然高居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列。此外,去年第十四代轩逸正式上市之后,终端优惠并不大,很多地区甚至在年底收回了优惠,尽管如此,其市场表现仍然不俗,在去年12月份实现了单月销量6万多辆的高峰(含经典轩逸)。可以说,在合资家轿市场,轩逸如今的市场影响力已经不逊于朗逸,愈发强大。

而与轩逸截然不同的是,天籁的市场表现就差了很多。1月8821台、同比增长44%的成绩看似不俗,但实际上是去年同期的基数太低所致。2018年12月,全新一代天籁正式上市,次年1月正处于产品换代的过渡期,并且没有终端优惠,所以天籁在去年1月的销量仅仅只有6000多辆。
放眼目前的合资中型车市场,天籁的表现只能算得上是二线,销量比不过雅阁、凯美瑞,终端优惠却大得多,2.0L车型的优惠在3万左右,2.0T车型的优惠还更多一些。事实上,新一代天籁在产品上并没有太多问题,但一方面入场时机太晚,错失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戈恩前些年推行的“低成本”战略又让日产的品牌价值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了天籁的式微。

SUV方面,奇骏和逍客两大主力车型都保持了不错的成绩,1月销量分别为15031台和14094台。不得不承认,奇骏当下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本以为在丰田新一代RAV4荣放、本田皓影、大众探岳等全新车型的攻势下,已经“廉颇老矣”的奇骏会扛不住如此凶猛的进攻。但奇骏胜在了“天时”,皓影、荣放目前都牢牢的守着终端价格,还未展现出冲量的能力,探岳虽然优惠也不小,但奇骏的价格仍然有一定优势,加之目前的舆论优势正转向日系品牌,奇骏最终艰难的扛了过来。

逍客在去年中期改款之后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一来其产品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均衡,颜值高、空间大、配置丰富,可靠性也比较出色,优惠后的价格又比主流合资小型SUV贵不了多少,相较同级产品有较大的优势;二来逍客的用户基数大,口碑也好。产品适合家用,又是一线品牌,其销量自然也不会差了。

东风启辰:谋求“破而后立”
相较于日产,启辰的抗风险能力就要弱得多了,其1月份的销量仅为9142台,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32.1%。
启辰旗下的产品本就不算丰富,只有D60、T60、T70、T90四款燃油车,而其中三款车型在1月份销量都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主力车型D60的销量下滑了35%至4636台、T70的销量更是下滑了71.4%至885台。

2010年成立至今,启辰已经走过了十年,但产品销量和品牌知名度一直都没有什么长进,如今下行的趋势还愈发明显。虽然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是启辰销量下滑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很显然,它那“廉价日产”的套路如今已经不太受消费者的待见,如果不谋求转型,启辰的未来将不会太明朗。
好在启辰还没有坐以待毙,去年广州车展,启辰发布了全新车型——启辰星。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命名体系,产品上也没有再一味的依赖日产,而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VSA架构,动力上则使用了来自沈阳航天三菱的1.5T发动机。从静态来看,启辰星的颜值、质感、配置等相比启辰此前的产品提升了很多,动态性能预计也会有所提升,其产品力的进步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缺少了日产光环之后,启辰星能否让启辰重获新生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写在最后
近两年来,日产虽然没能像两田那样迎着逆势高歌猛进,但也守住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市场份额还有所提升,依旧不容对手小觑。不过,天籁的式微以及多数车型需要靠大幅优惠才能维持住体量也为日产敲响了警钟,在未来的竞争中它还需要做得更多。
而启辰则处于“破而后立”的关键阶段,销量的下滑以及品牌存在感的进一步降低让其愈发边缘化,全新车型启辰星未来的市场表现很有可能决定启辰的存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边房环# 本田跟丰田?? -
(13178389876): 丰田是日本的第一大汽车公司,第二是日产,而本田只是第三名.虽然本田的雅阁和飞度销量很好,但丰田的产品多,总销量自然是丰田多. 但是这是在日本,在中国本田的销量更大~~本田来到中国更早.而且本田在中国发布的车子时间比较接近日本,可以说本田更看重中国市场地位.

#边房环# 日系车到底怎么样? -
(13178389876): 觉得日系车有好有坏吧,就拿一些在中国比较知名的日系车来分析吧,日系在中国最好的品牌有4个:本田、丰田、尼桑、三菱.本田——就拿本田雅阁来说,大概30W.感觉到了夏天车子会特别得耗油,基本上是100公里12.5升.但外形很好看...

#边房环# 日系车为什么那么多人买? -
(13178389876): 我国合资车企有两大派别,一个是以大众为首的德系车,另一个就是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这两个车系占据了合资车销量的半壁江山.在今年,日系车销量集体大涨,如果评选2017年最成功的汽车企业,大部分日系车企都可上榜.先来给大家看...

#边房环# 丰田在中国销量占总销量多少 -
(13178389876): 丰田在中国的年销量80万辆左右,近两年在中国的汽车销量是1800万辆左右,所以丰田能占4.4%.

#边房环# 日产 本田 丰田哪个好 -
(13178389876): 如果只讲品牌影响大小,要看世界汽车销量情况,丰田列世界第一,本田和日产各有多少,但多数年份还是本田靠前.

#边房环# 丰田,本田,日产销量均破百万,到底哪个是最好的日系 -
(13178389876): 其实销售量未必可以是哪个最好的指标.例如﹕丰田,本田,日产销售量肯定高于奔驰、宝马,但不代表这三个品牌的日系比奔驰、宝马好.又例如楼主所指丰田,本田,日产销售量均破百万,但未知到底哪个是最好.日系车销量高基本上在于性价比、油耗方面.以上这三个日系品牌,要论质量好非本田莫属﹕2017年全球十大汽车发动机故障率最低排行榜,本田第一名.把丰田、奔驰、路虎都抛在后面.

#边房环# 为什么尼桑(日产),马自达,三菱销量不好,而本田,丰田销量不错? -
(13178389876): 个人认为日产销量不好是没有过硬的产品,外形一般、动力总成还那样,毫无新意. 马自达卖得不好和其定位有关,运动、年轻化、不向舒适妥协,同时因为不具备宝马那种品牌豪华度,势必无法获得家用向及豪车向用户的认同,购买群体相对较小,销量自然不高. 三菱和马自达差不多,但新技术创新能力和整车质量的差距造成了马自达凭借创驰蓝天高歌猛进,三菱却退出了小型车市场,话说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三菱的整车也不多,整车质量实在不怎么样. 丰田和本田最大的优势是进入市场较早,品牌的认可度较高,加上产品线的丰富,以及新车型的不断更新,销量自然不错.

#边房环# 本田、丰田和尼桑这三个汽车品牌那个最好 -
(13178389876): 建议买尼桑,在日系车4S店呆过的都知道,对日本车的评价是:技术的日产,营销的丰田.丰田是所有日系车里召回批次最多的.本田的CRV是时时四驱的,在城里开开还行!

#边房环# 请问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铃?
(13178389876): 丰田有一款“世纪”是最豪华的,但只在日本本土销售,并且只买一些显贵人士,中国有一辆,是北京市和东京市友好姊妹市10周年时东京市政府送给北京市政府的.日产有一款车要比无限豪华的多,是“总统”,其水准不比奔驰差,现在好多日本政府高官的坐车都是这款.本田的阿库拉的确属于高端车型,但都是些侧重于运动的车,没有大型豪华车,尤其是“NSX”,号称日本唯一的超级跑车,但现在已经停产了.马自达本身针对的就是中高级车、中级车和经济车,全系列来看,马自达“千年”算是最高端的车型.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