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一些词` 关于中国象棋的诗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卧槽马:象棋术语,指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以抽车,是常见的一种凶招。
挂角马:象棋术语,指的是一方的马在对方九宫的两个上角中的任意一个对还没有移动位置的将(帅)形成叫将的局面。
屏风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立马:你若拱卒,对方完全可以拱卒和你换卒,因为这时象可以吃掉卒,然后出马,这种出马,只能走出吃掉你的中兵的步,这时你的马应该早就跳起了,中兵应该吃不到。然后就是平步过河上卧槽.
拐子马:拐子马,就是飞象局常采用的一种马的走法,这种马开始也说过,攻防兼备,但是对自己方的其他子的牵制太大,降低炮的威力,一般不建议使用。
倒槽马,前面也提到过,这种马主要是防守,防守绝对是一流,因为这种马有根,象护到的,在急攻不下时建议使用这种马缓和一下局势。
连环马,连环马的精髓就在于,过河之后分两边,一边跳卧槽,一边跳屏风,而且这种马在过河之后对方车对马防守的威力也会降低很多,但是这种马的缺点就是两匹马的互相牵制,一匹跳后另一匹就得跟着路线跳,直到过河,不建议使用。
盘河马,这种马现在配合士角炮是一种很流行的走法,因为这种马对对方的车的牵制力实在太强了,因此倍受广大棋友的青睐。这种马的走法就是跳立马,然后拱卒,出马,配合士角炮,牵制对方的车。
跳倒槽马(反卧槽马):有了这种马,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做好一切防守,然后出车劫杀他的马。

QQ中国象棋积分规则是怎样~

【游戏界面】

一.游戏简介

中国象棋是中国一种流传十分广泛的游戏。下棋双方根据自己对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对棋艺规律的掌握,调动车马,组织兵力,协调作战在棋盘--这块特定的战场上进行着象征性的军事战斗。

二、规则介绍

以下一些名词是中国象棋的一些棋盘与棋子的说明:

1、棋盘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整个棋盘就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2、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3、各棋子的走法说明

将或帅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

士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一点。

象移动范围:河界的一侧。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两点,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马移动范围:任何位置移动规则: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再按对角线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动。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车移动范围:任何位置移动规则: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任意个无阻碍的点。

炮移动范围:任何位置移动规则:移动起来和车很相似,但它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来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

兵移动范围:任何位置移动规则:每步只能向前移动一点。过河以后,它便增加了向左右移动的能力,兵不允许向后移动。

三.关于胜、负、和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吃掉;2、己方发出认输请求;3、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四.记分与级别

草民=0县丞=50县令=150都尉=350校尉=750常侍=1550中郎将=3150太守=6350刺史=12750将军=20000太尉=30000大将军=40000王=50000

计分方法:赢方得1分,输方得-1分。10步内结束,赢方不得分。

描写中国象棋的诗句 :
一,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 千时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笙歌过楚城。 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残枰。
二,二国争雄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 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 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 等闲识得军情重,一着功成见太平。
三,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 一去无还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 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逸群。 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
四,敲棋终日兴偏幽,谁道今朝结父仇。 兵卒下河车不救,将军落水士难留。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渡三江逐水流。 炮响一声惊霹雳,卧龙投起碧云浮。
五,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六,架炮横兵马过河,红黑七子对干戈。双车断后金瓯固,两卒当先玉镂磨。弈海航行三万里,棋林窥看一千河。问津胜败存亡事,罕见疆场乐讲和。
七,将军元帅两称雄,卫士相丞护九宫。象越方田跨南北,车冲直道任西东。马驰捷径迂围合,炮隔重城利远攻。勇卒精兵无畏缩,过河前进可横冲。
八,棋林翘首赞红兵,弈海单枪战楚营。壮志凌云惊汉界,突围救主尽忠诚。

扩展资料: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
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薛面珊# 征求中国象棋古词棋谱曾经看到过一首词是描写中国象棋的现在记不清楚
(13492183347): 好词啊! 整军队,排雁行,运筹惟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谋士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荒,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枰场.” 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

#薛面珊# 征求中国象棋古词棋谱,高分,追加分 -
(13492183347): 整军队,排雁行,运筹惟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谋士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荒,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枰场.” 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

#薛面珊# 下象棋可以用什么生动的词语 -
(13492183347): 不相上下,旗鼓相当,棋逢对手飞象过河,飞象平车,将帅常捉,楚河汉界 重炮将——无子垫 马回头——不如驴 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过河卒--没有退路 马后炮--事后明白

#薛面珊# 求象棋成语! - 每日加分!
(13492183347): 除了上面朋友说的,象棋中的成语、俗语实在太多.如果加上经常借用的和残局名谱《适情雅趣》中的,那就更多.至少能有好几十个.

#薛面珊# 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有马后炮,生活中类似的词语有哪些 -
(13492183347): 马前卒

#薛面珊# 求中国象棋的规则 -
(13492183347): 以下一些名词是中国象棋的一些棋盘与棋子的说明: 1、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

#薛面珊# 象棋里的卒是什么意思 -
(13492183347): 卒就是兵的意思,黑方代表的是楚霸王项羽的兵,红方的棋子是汉高祖刘邦的. 汉族棋类益智游戏,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

#薛面珊# 多乐中国象棋里的术语怎样看的懂
(13492183347): 象棋术语,又称" 弈语".是我们在实战对局中或阅读棋谱时,经常遇到的一种专用语.了解象棋中的基本术语并正确的使用会让我们显得更专业,更有内涵,和一些专业...

#薛面珊# 介绍中国象棋.
(13492183347):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和发展史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有的认为起源于传说中的黄帝;有的认为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

#薛面珊# 中国象棋理论的术语我想阅读一些有关中国象棋理论书籍,可是上面最基
(13492183347): 虽然我也不懂这些术语.但是照字面意思想一想就知道拉! 比如:你是红方,你观棋的视角就是从下往上看的. 车三平四,就是 从棋盘右数第三条线上的车,向左平移到第四条线上,(也就是向左移动一格)这就是车三平四了! 马四进三,就是 从棋盘右数第四条线上的马,向右前跳到第三条线上,(马是"日"字型跳跃,)这就是马四进三了! 其他的你再想一想就明白了, 引用小游戏,一虎下山 攻略:兵二平三 将6退1 兵六进一 士5退4 马五进六 士6退5 兵三进一 左边是说你的行棋路线,右边是对手(电脑)的 兵2平3,就是右边第2条线上的兵,向左平移到第3条线上 将6退1 就是从左数第6条线上的将,向后退一格...... 说了这么多够详细了,你也该明白了